它竟打敗AI成貿易鏈數位轉型首要!渣打揭:8成跨國企業靠「外包」加速升級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渣打集團今(24)日發布《貿易的未來:數位化》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全球貿易鏈加速數位轉型的浪潮中,AI 不是首要,雲端運算架構以壓倒性優勢,被企業認定為未來三到五年內數位轉型的首要驅動力,且有近八成受訪企業正與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合作,將數位轉型工作部分或完全「外包」。

報告結果明確指出,約 70% 的全球跨國企業(年收入逾 2.5 億美元)高階主管或決策者,將雲端運算視為數位化基礎設施的首位優先。相比之下,近期熱門的人工智慧(AI)僅以 55% 的比例位居第二,而數位資產則以 50% 居於第三。這份數據確立了企業在強化營運韌性與物流透明度時,首重基礎架構的雲端化,其重要性暫時領先於 AI 等創新應用技術。
渣打集團全球交易銀行部門負責人 Michael Spiegel 表示,全球貿易正在經歷深層變革,企業當前的最優先考量在於建立穩固的基礎設施,包括互聯互通的數據流、合規性和一致性。他強調,只有當這些基礎,尤其是雲端架構穩固時,以負責任且高效的 AI 和數位資產為基礎的創新,才能加速並發揮效用。
儘管雲端已是共識,但企業在推動貿易數位化時,仍面臨嚴峻挑戰。報告顯示,近六成的受訪企業認為,缺乏系統互通性與整合性,是實現貿易數位化的最大障礙。由於當前數位環境破碎化,資訊孤立在不同系統,跨境買賣家、製造分銷商和金融機構難以採取統一標準,導致許多貿易流程仍需仰賴低效的紙本模式。
此外,跨境法規監管方面的挑戰,也是企業數位化難以全面拓展的主要擔憂。這突顯了要全面釋放數位貿易的潛力,需要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服務提供商和監管機關共同合作,為資料格式建立起串聯整合平台。
為克服勞動力短缺與高昂成本,大多數企業選擇透過建立策略夥伴關係來擴大數位轉型。調查指出,近八成受訪企業正與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合作,其中五分之一的企業更已將數位轉型工作完全外包。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企業暨投資銀行事業總處負責人朱佳玲指出,面對複雜多變的貿易條件,數位化已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這場轉型是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朱佳玲提到,超過八成的企業希望其往來銀行能就創新科技的應用提供建議,未來渣打將持續發揮市場領導作用,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端到端的貿易流程,走在產業趨勢的最前端。
- 全球需求崛起,掌握原物料投資未來藍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再駁「台灣病」!龔明鑫:半導體是拉動轉型火車頭 高科技紅利將擴散至百工百業
- 美商GMI Cloud攜手輝達 在台打造5億美元AI資料中心
- 〈焦點股〉騰雲前三季獲利逼近去年全年 股價亮漲停燈
- 繼微軟後再下一城!Nebius與Meta簽5年合約、股價今年飆漲逾250%
- 講座
-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