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受AI與OpenAI佈局影響!股價自高點下跌40%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隨著對於人工智慧(AI)估值過高的擔憂持續升溫、交易員日益將軟銀視為 OpenAI 的代理指標,軟銀集團(SoftBank)股價正面臨壓力。

根據《彭博》報導,市場擔心在 Alphabet (GOOGL-US) 推出 Gemini 3.0 後,OpenAI 將面臨新的競爭壓力,使軟銀站在全球 AI 股拋售的前端。
自 10 月底以來,軟銀股價已下跌約 40%,市值蒸發超過 16 兆日元(約 1020 億美元)。而與此同時,創辦人孫正義正積極加碼投資 OpenAI 及相關基礎設施。
軟銀在全球 AI 投資熱潮中快速布局,其持有的 OpenAI 股份已帶來約 146 億美元收益,使公司在第二財季意外實現 2.5 兆日元淨利,有望創下年度高獲利紀錄。
週三(26 日),軟銀股價一度上漲 8%,此前公司宣布完成對美國晶片設計公司 Ampere Computing LLC 的 65 億美元收購。
然而,軟銀仍須在 12 月支付對 OpenAI 承諾的 225 億美元款項(為其對 ChatGPT 開發商承諾的 320 億美元的一部分),同時還需籌措 54 億美元收購 ABB Ltd. 的機器人部門。
但正因軟銀對 AI 產業的高度曝險,以及投入的數十億資金,也使其容易受到 OpenAI 可能失去領先地位的任何跡象影響。市場對 AI 相關公司的高估值擔憂仍在持續。
本月早些時候,當被問及該行業是否陷入 AI 泡沫時,與孫正義一同經歷多次繁榮與衰退週期的軟銀財務長 Yoshimitsu Goto 表示無法確定,他說:「這種事情只能事後才能明確知道。」
《彭博》分析師 Kirk Boodry 與 Chris Muckensturm 指出,軟銀股價的大幅下跌凸顯其對 OpenAI 的高度敏感性,而非整體 AI 市場疲軟所致。
自 Google 推出並獲得正面評價的 Gemini 3.0 以來,軟銀股價已下跌 24%,市場對競爭加劇可能壓迫 OpenAI 的成長目標感到憂慮。
他們估計,若 12 月投資完成且 OpenAI 估值達 5000 億美元,軟銀持股將占其淨資產價值超過 20%。
由於 OpenAI 估值上升及相關投資,軟銀股價在 8 月至 10 月曾大幅上漲,但隨著市場對競爭與風險的擔憂,股價近期出現回落。
孫正義的 AI 生態系統布局與 Arm 策略
孫正義的目標是讓軟銀成為 OpenAI 領導的 AI 生態系統中的核心玩家。為籌集資金,他出售了對輝達 (NVDA-US) 與甲骨文 (ORCL-US) 的持股,並投資 AI 晶片設計公司,堅信未來設備將需要高能效 AI 技術。
軟銀目前擁有 Arm (ARM-US) 近 90% 股權,Arm 架構支撐從手機到伺服器的大部分現代科技。此次收購的伺服器處理器製造商 Ampere Computing,亦是 Arm 的客戶之一。
不過,Asymmetric Advisors 日本股票策略師 Amir Anvarzadeh 表示,在全球科技公司也紛紛設計自家 AI 晶片之際,軟銀推動晶片製造可能引發疑慮。
他指出:「除了盲目全力投資 OpenAI 外,市場忽略了 RISC-V 在 AI 晶片核心設計的崛起,甚至連輝達也在採用。」
RISC-V 是與 Arm 架構競爭的開源晶片架構,因擔心未來對西方技術依賴受限,在中國市場尤其受重視,可能威脅到 Arm 晶片的市場地位。
日本 AI 概念股面臨輪動調整
受 Meta(META-US) 計劃採用 Google Gemini AI 晶片消息影響,市場對輝達業務的擔憂加劇,可能引發日本 AI 相關個股的股票輪動。
一些分析師指出,Google 的舉動可能對 Ibiden Co. 造成負面影響,該公司為製造輝達晶片基板的主要供應商,本週股價下跌約 4%。
與此同時,Toppan Holdings Inc. 本週上漲約 11%,部分原因是市場認為其將從與 Google 合作設計 AI 晶片的 Broadcom Corp. 業務中受益。
日精資產管理首席分析師 Maito Yamamoto 表示,日本晶片設備製造商如 Advantest Corp. 也可能受益。
大和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 Tatebe Kazunori 指出:「盲目買入 AI 相關股票的階段已結束,未來選股將更加嚴格。」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 Gemini 3模型強勢崛起 軟銀因「過度押注」OpenAI暴跌
- 軟銀出售輝達全部持股!孫正義套現58億美元
- 半導體AI成吸金主力!園管局今年共促成166案招商1745億元
- 路透:台美正洽談投資協議!台積電或協助培訓美國半導體與AI廠員工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