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路透:台美正洽談投資協議!台積電或協助培訓美國半導體與AI廠員工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五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與台灣磋商一項可能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可能促使台灣向美國投資,並培訓美國工人,以發展半導體製造和其他先進產業。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路透:台美正在洽談投資協議。(圖:Shutterstock)

根據《路透》報導,根據這項安排,包括台積電 (TSM-US2330-TW) 在內的台灣公司,將投入新的資金與人力,以擴展其美國業務並培訓美國員工。協議中涉及勞動力培訓的部分此前並未被報導。


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面臨 20% 的關稅。我國一直在與美國進行談判,希望作為一項全面協議的一部分,降低這一稅率。

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作為各種高科技產品的關鍵組成部分,在美國建立國內產能期間,目前暫時享有免關稅待遇。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台灣承諾的美國總投資金額將低於其主要區域經濟競爭對手,且其中將包括協助美國建設科學園區基礎設施的支援,並借助台灣的技術與經驗。

此前,南韓和日本已分別承諾在美國投資 3500 億美元和 5500 億美元,作為將美國對其多數商品的關稅從 25% 降至 15% 的協議內容。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台美協議何時能達成,也無法確定最終協議的具體細節。他們提醒,在談判最終確定之前,任何協議條款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白宮發言人 Kush Desai 也提醒:「在川普宣佈之前,關於潛在貿易協議的報導都只是猜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未回應評論請求。

此前,川普曾表示,在尖端工廠中,可能需要一些技術熟練的外國工人來培訓美國人。

台灣望複製成功經驗:提供科學園區「台灣模式」

根據《路透》,台積電拒絕對貿易談判發表評論,但該公司在美國的項目一直面臨難以找到合適工人的困境。

台積電總裁暨董事長魏哲家在一月曾表示,亞利桑那州新廠的建設耗時至少是台灣的兩倍,原因在於熟練工人短缺和供應鏈存在缺口。例如,台積電從德州調動了一半的建築工人到亞利桑那州,就增加了搬遷和住宿的成本。

台灣經貿談判辦公室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團隊正繼續根據「台灣模式」與美國討論供應鏈合作。

我國從 1980 年代開始發展科學園區,集中半導體製造,並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以實現無縫生產。

行政院長卓榮泰週三(26 日)在台北對記者表示,雙方正處於交換文件以確定某些細節的階段。

他補充道:「其他國家很難做這種工作,因為只有我們有科學園區的概念、實踐和服務記錄,這讓我們能夠在美國開展此類項目。」

上個月,負責協商降低川普對台灣出口產品關稅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她樂觀地認為雙方能夠就擴大在美投資達成共識。

上週,川普承認外界對引進熟練外籍工人計畫的批評,但他也表示,這是主導關鍵產業所必需的。

川普指出說:「我們的員工必須接受教育。這是他們從未做過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允許那些在廠房和設備上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人帶大量他們國家的人來讓工廠開工、運營和運轉,我們就不會成功。」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上週還表示,該公司正尋求與美國和其他國家合作建設科學園區,並希望這能有助於貿易談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寶塔翻紅

#一紅吃三黑

#動能均線獲利股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