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痛失中國最大買家!字節跳動狂囤GPU卻無法上架 陷百億美元困局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全球 AI 晶片霸主輝達 (NVDA-US) 失去了最大的中國買家,字節跳動數月前還在瘋狂掃貨只為構築 AI 護城河,但囤積的天價晶片如今卻面臨無法部署的尷尬,百億美元的巨額算力儲備瞬間變成燙手的「滯留資產」。

這場突變源自於多重因素交織。美國可能收緊的出口禁令,加上中國對關鍵基礎設施自主可控的要求,使得字節跳動新規劃的資料中心遭禁用輝達高階晶片。
知情人士透露,儘管字節跳動今年曾是輝達中國業務的頭號買家,但監管政策的變化讓這批高性能 GPU 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更嚴峻的是這些晶片可能淪為「滯留資產」,既不能投入實際應用,又難以轉手變現。
對字節跳動而言,這不僅是簡單的供應鏈調整,更是關乎 AI 發展節奏的策略挑戰,字節跳動原本打算藉由輝達晶片加速大模型迭代,如今被迫在高速奔跑中「換發動機」,將算力底座遷移至華為昇騰等國產晶片。
儘管中國國產晶片進步顯著,但從輝達 CUDA 生態切換至國產生態,必然伴隨龐大的工程磨合成本。短期內,這種「強制切換」恐致模型訓練速度放緩,在與 OpenAI、谷歌的全球競爭中暫時「降速」。
同時,百億美元等級的資金佔用和錯失的時間窗口,更給這家科技巨頭帶來沉重的財務壓力。
然而,危機中亦暗藏轉機。儘管硬體算力受限,中國 AI 產業在軟體和模型層面展現出驚人韌性。麻省理工學院 (MIT) 與 Hugging Face 的聯合研究顯示,中國在開源 AI 模型領域已超越美國,過去一年中國製造的開源模型下載量佔比達 17%,超過美國 15.8%。DeepSeek 和阿里巴巴 Qwen(通義千問)模型成為主要貢獻者。
這種反差源自於美中企業的策略差異,美國企業傾向閉源保護商業利益,而中國企業在先進製程晶片受限的背景下,透過開源建構生態,並以更高頻率的模型迭代,每周甚至每兩周發布新版本)和技術創新 (用更小算力實現更強性能,如 DeepSeek 的 R1 推理模型) 實現彎道超車。
字節跳動的困境折射出輝達在中國市場的「至暗時刻」。作為今年輝達晶片頭號買家,字節跳動的訂單歸零直接導致輝達在中國的高端資料中心業務幾近崩盤。
輝達發言人說:「我們無法在中國提供有競爭力的資料中心 GPU,不得不將這塊巨大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更致命的是,輝達先前推出的 H20、RTX 6000D 等「特供版」晶片策略性完全失效。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劇烈,隨著谷歌、亞馬遜等大客戶轉向自研晶片,加上中國市場的流失,輝達在中國 AI 晶片市佔率從 2022 年的 95% 暴跌至接近 0%,股價近期一度月內跌幅達 10%,投資者對輝達的高成長神話的永續性產生嚴重質疑。
上述事件標誌著中美 AI 產業正式進入「平行宇宙」時代。對字節跳動而言,這是必須跨越的「陣痛期」,必須證明即便沒有輝達的算力支持,依靠國產晶片和極致的軟體工程能力,中國科技公司仍能訓練出世界級 AI 模型。對輝達而言,這不僅是營收的損失,更是失去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 AI 應用試驗場,以及未來可能孕育出的、不再依賴 CUDA 生態的強大競爭對手。
當字節跳動的機房不再閃爍輝達的綠光,一場關於算力自主的攻堅戰才剛開始,這場博弈的終局恐將重新定義全球 AI 產業的權力格局。
- 想參與美股動能?懶人也會的被動投資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報導:中國科技巨頭將AI訓練轉移至東南亞 繞道規避美國晶片限制
- 字節跳動退出遊戲市場?沐瞳科技傳被拋售 沙國基金搶買
- 輝達強烈反駁市場疑慮:力辯非「供應商融資」 否認財務造假
- 從被唱衰到封神!谷歌AI戰略見效 專家:靠自研晶片+Gemini 3 沉睡的巨人已全然甦醒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