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鮑卡斯出任美駐華大使 現年72歲 與中國多次打交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月28日就提名馬克斯·鮑卡斯為美國駐華大使舉行聽證會。
圖片來源:中新網
 
美國國會參議院6日以96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馬克斯·鮑卡斯(Max Baucus)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提名,自此鮑卡斯完成全部官方程式,正式成為美國第11任駐華大使。

據中新網報導,本週稍早,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已先期批准鮑卡斯出任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1月28日在出席提名聽證會時表示,「發展對華經濟關係、造福美國企業和工人」將成為其大使任內第一大目標,另一大目標是隨著中國崛起,「與中國合作,鼓勵中國以負責任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尊重人權,保護環境」。


鮑卡斯稱,今後他將努力構建更加強健均衡的美中經濟關係,推動兩國實現共同利益,也令世界更加安全繁榮。

現年72歲的鮑卡斯是民主黨人,1978年當選參議員,是迄今蒙大拿州任職時間最長的聯邦參議員。他迄今已8次訪華,曾支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

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利說,鮑卡斯出使中國的「戰略優勢」體現在兩方面。第一,鮑卡斯與白宮關係親厚,與歐巴馬有私交,2012年歐巴馬競選連任總統,鮑卡斯一名長期副手和老友曾擔任歐巴馬競選團隊的經理,鮑卡斯與副總統拜登是「鐵哥們」,這有利於鮑卡斯今後更好拓展中美關係,及時與華盛頓就敏感議題進行溝通。

第二,作為分量舉足輕重的參議員,鮑卡斯出使中國後,可以幫助自己的國會老同事更好地了解中國現狀,尤其是影響一些鷹派議員對中國的片面看法。如果鮑卡斯在中國學得很快,他可以幫助國會制定更多對華有利、促進雙贏的政策,這一點或許將成為鮑卡斯出使中國的最大貢獻。

另一方面,雖然鮑卡斯出使中國的戰略優勢明顯,但戴利認為不應過高估計這位美國駐華使館新主人在中美事務中的分量。

「中美關係是很成熟的雙邊關係,在很多重要問題上,大使不是政策制定者,只是一個溝通協調者。對於鮑卡斯來說,他的說話風度、溝通的藝術、在中國的公眾形象等都很重要,關係到其出使中國的第一步能否走好。只有在中國樹立了正面的形象、被證明是一個良好的溝通者,華盛頓才會更加倚重他在中美關係上的分量。」戴利說。

此外,圍繞鮑卡斯的並不全是溢美之詞,華盛頓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鮑卡斯出使中國的最大短板是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經驗不足」,他是一位長期活躍在美國財政、稅收、醫療保險、貿易領域的參議員,對地區安全問題涉獵甚少。在提名聽證會上回答關於東亞地區問題的提問時,鮑卡斯曾坦言自己並非中國問題的真正專家,儘管這一表態事後被其助手解釋為「一種蒙大拿式的謙虛」,但也有不少美國媒體認為「這確實是鮑卡斯的短板」。

在當前東亞地區關係趨於緊張的背景下,美國如何推進所謂的「地區戰略合作」讓人頗費思量,顯然也在考驗鮑卡斯未來出使中國的政策水準。(接下頁)

[NT:PAGE=$]

鮑卡斯在美國政壇縱橫多年,是一名政界「老將」。他雖不會講中文,但曾和中國打過多次交道。

馬克斯• 鮑卡斯1941年12月11日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海倫娜。現年72歲的他縱橫美國國會近四十載,是迄今蒙大拿州任職時間最長的聯邦參議員,也是參議院中第三位任職時間最長的議員,現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

鮑卡斯獲斯坦福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當過律師,1974年進軍政壇。1973年,鮑卡斯當選蒙大拿州眾議員,次年當選美國聯邦眾議員,並在1976年連任。

1978年,鮑卡斯當選聯邦參議員,連任六屆至今。鮑卡斯的本屆參議員任期將在2014年結束,他曾表示自己在任期結束後將退出參議員競選,不再尋求連任。

鮑卡斯先後在國會關聯農業、食品、林業、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財政、金融、稅務等領域的委員會任職,是法律和政策專家,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個人生活上,鮑卡斯有過三段婚姻,與首任妻子育有一子。現任妻子梅洛迪•哈內斯曾經是他的辦公室主任,兩人在2011年結婚。

鮑卡斯還是一名長跑健將,曾經參加過50英里(約合8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成為新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鮑卡斯也將創下兩個「第一」--他不僅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上任時年齡最大的駐華大使,還將是13年來首名不會說中文的駐華大使。

雖然不會說中文,鮑卡斯也曾和中國打過多次「交道」,尤其是在經貿領域。他曾8次訪華,包括1997年陪同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訪華。2010年,他以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身份訪華,並與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

在對華問題上,鮑卡斯既發揮過建設性作用,也有態度強硬之舉。

上世紀90年代,鮑卡斯支援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接觸」政策,支援無條件延長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主張把人權問題與貿易問題脫鉤。他2000年協助推動參議院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美談判過程中,鮑卡斯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在擔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期間,他推動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向歐巴馬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對中國的所謂「不公正貿易手段」採取強硬態度。2013年7月,他和其他三名有影響力的國會議員致信歐巴馬,要求華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此前美國媒體分析稱,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名鮑卡斯出任駐華大使,原因之一就是鮑卡斯具有多次與中國打交道及在經貿方面的豐富經驗。

同時,鮑卡斯與白宮關係密切,與歐巴馬私交匪淺,更與商界相熟,多年來是民主黨處理經貿事務的主要人物。其在白宮、國會以及民主黨內的廣泛人脈有助於他今後更好拓展美中關係,及時與華盛頓就敏感議題進行順暢溝通。

也有分析認為,鮑卡斯的提名,代表歐巴馬政府在美國運作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時,對兩國經貿關係的重視程度。

分析指出,鮑卡斯出使中國後,會設法為美國農產品開拓中國市場,還可能會尋求中方提高勞工、人力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標準。同時,鮑卡斯熟悉中國政府及其行事方式,出任駐華大使會更有手腕,方式更成熟、穩重,從中美關係的大局來處理有爭議的議題。

考慮到鮑卡斯的年紀,預計出使中國將成為其政治生涯「最後一站」。與其前任駱家輝相比,鮑卡斯身上雖沒有那麼多「中國元素」,但更豐富的政治經歷將成為鮑卡斯使華的「最優資源」。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