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解凍 券商2014年新股業務收入將破百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A股IPO解凍,暖春乍現。德勤預計,A股2014年將有200至230家在審企業可以完成發行,總集資額約1500億元至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如果按照7%的費用比例計算,券商投行今年在新股首發業務上的收入將達到105億元至119億元,與2013年的「零」相比,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轉折。
中新網報導,進入2014年以來,A股IPO正在進入「快車道」。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今年以來已經先後有50家公司宣佈啟動IPO程式。數據顯示,上述50家企業共計劃發行股份26.14億股,募集資金總計263.28億元。其中,預計募集資金總量最大的依然是陜西煤業,達到了98.33億元。
數據顯示,在上述50家企業中,從IPO家數來看,國信證券、民生證券和廣發證券是最大的贏家,其主承銷的數量分別達到了6家、4家和4家,其餘券商當中,海通證券、華泰聯合、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也各有3家入賬。但若從募集資金的金額來看,聯合主承銷陜西煤業的中金公司和中銀國際則明顯更勝一籌。
統計數據顯示,IPO暫停前的2012年,A股市場共計完成了150宗IPO,計劃募集資金686.90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則為995.05億元。在上述150宗發行中,作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的券商共計收取了54.35億元的承銷及保薦費用。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目前已經啟動IPO的50家企業中,券商有望獲得20.86億元的承銷及保薦費用收入。
不僅如此,今年1月份IPO的火熱場面,很有可能是全年的一個預演。按照普華永道此前的預計,2014年A股IPO數量有望接近歷史最高水準,將超過300宗,融資規模可達2500億人民幣。德勤則預計,A股2014年將有200至230家在審企業可以完成發行,總集資額約1500億元至170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7%的費用比例計算,券商投行今年在新股首發業務上的收入將達到105億元至119億元,與2013年的「零」相比,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轉折。而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券商整體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達到177.44億元,貢獻了16%的營收;而在2013年上半年,這一比例下降到8.9%,這類收入甚至被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趕超,落到券商主營業務收入的第4位。
來自證監會的最新統計數顯示,截至2014年1月2日,在主機板和中小板排隊審核的企業中,上交所共有178家,深交所共有304家,在創業板排隊候審的企業家數則達到了260家,共計有742家企業仍然在排隊的通道中。按照業內的預計,一旦新股發行真正實現註冊制的話,整體發行速度將大大加快,儘管可能會給二級市場帶來壓力,但對於券商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利好。
民族證券預計,IPO開閘後,投行業務收入將實現同比的大幅提升,增幅將超過40%,佔券商總收入的比重將達到20%。廣發證券則預計,2014年投行收入受益IPO重啟將顯著回升。預計19家上市券商2014年可新增承銷及保薦收入84億元。相當於2012年19家上市券商合計收入的12%。華融證券則表示,IPO重啟意味著新一輪較大規模的新股發行潮或將開啟,券商業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行業務迎來了繼續發展的時期。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根據修訂後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結合市場運作的實際情況,配套制定和發佈8項業務制度,配套修訂6項業務制度。新三板和新股IPO兩箭齊發,證券業盈利能力或將迎來拐點。
對於證券業本身來說,IPO的重啟,也將改變不同券商間的盈利格局。從2012年的投行收入格局來看,前五大券商分別為國信信證券(8.63億元)、中信證券(7.28億元)、平安證券(4.34億元)、廣發證券(3.90億元)和華泰聯合證券(3.02億元),而正是由於2012年11月以來的IPO暫停,上述券商的投行業務收入受到的影響最大,因此這次IPO的重啟,對於上述券商來說,其利好程度最為重大。
Wind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3季,中信證券實現凈利潤36.97億元,同比增長26.58%;海通證券則實現凈利潤36.91億元,同比增長了51.25%。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的凈利潤規模差距僅為600萬元,而從凈利潤增速來看,海通證券則遙遙領先於中信證券。而從去年第3季單季度的財務數據來看,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15.87億元和10 .26億元,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36 .29%和147.28%,海通證券也超過了中信證券。
分析人士認為,在IPO開閘之後,在投行業務上具有優勢的中信證券將有望重新奪回凈利潤排行第一的龍頭寶座。實際上,此前業內就有傳言稱,為了彌補在投行業務尤其是在IPO業務上的短板,縮小與中信證券的差距,海通證券此前一直在籌劃收購一家未上市券商--因萬福生科事件而元氣大傷的平安證券。
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的上市券商中,IPO項目排隊數量前5位的分別是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金證券和華泰證券。在所有擁有保薦資格的券商當中,按照其IPO項目的初審中和落實反饋意見階段之和計算,項目儲備數量在30家以上的分別為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包括華林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國金證券、華泰聯合證券、齊魯證券和中金公司則排在第二梯隊。
- 技術分析變簡單了!化繁為簡實戰學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