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中國互聯網的機會比美國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華南新聞中心 段婷 發自香港
和訊網訊息 第七屆亞洲金融論壇今明兩日(2014年1月13日-1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論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 合辦,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關於“中國機遇”的對話中表示,未來對於醫療、教育更加根本性的涉及到國計民生的產業也會受到互聯網巨大的沖擊,這一點對中國是非常獨特的機會,這個機會在美國是沒有的。美國互聯網一直是相對獨立的行業,不斷在創新,發明新東西,然后占領市場。對於中國來說不是簡單的發明新東西,是對於線下各個行業進行非常大的改造和沖擊,中國互聯網的機會比美國要大。
互聯網將沖擊傳統行業 投資機會比美國大
李彥宏指出,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互聯網對於中國的醫療體系、教育體系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更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是在財富上的重新分配和創造,更多的是對於人們的生活,對於整個社會的形態和文化都會有巨大的影響。這個機會是給中國的,不僅是給中國互聯網的從業者、創業者,也是給中國所有的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如果他們能夠很好的擁抱互聯網,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那么那個行業,那還是有很大機會的。他說:“機會對大家是公平的,如果你學得快一點就多做一些、多占一些空間,我學得快就我多占一些。我覺得這個機會是給所有人的,很多該做的事情沒有做。”
他還表示,中國的市場經濟總共只有30多年的歷史,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真正市場化運作的中國公司歷史都不長,長的幾十年,短的甚至十幾年、幾年,沒有經過真正市場化訓練的中國公司,當面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沖擊的時候,實際上是非常難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做互聯網的從業者就說,如果你作為傳統行業如果不做這些事情我來做,我來做這個機會我就占住了。垂直網站,汽車網站、金融網站、旅遊網站他們都做了一些工作,他們的價值非常大,增長也很快,而這一類的公司在美國我們看到的並不多。
中國電子商務占零售的比例會大幅度超過美國
李彥宏並不擔心美國互聯網公司跑到中國來跟自己競爭,他認為有競爭是好事,這樣大家的競爭能力會更強,水平會更高。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其他沒有太多成功的外國公司。最主要的原因他們過去沒有真正把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來研究,很多做法是想當然。中國互聯網領域有一個很流行的詞是“接地氣”,如果不能夠知道本土的東西具體的情況,你是很難在這個市場上站住腳跟的。
李彥宏預計,再過3至5年,甚至再過10年、8年,電子商務占零售的比例會大幅度超過美國,那時候再看中國互聯網市場,或者整個中國的經濟形態都會有很大、很大的變化。除了零售之外,幾乎所有中國講傳統行業,或者主流行業都會受到互聯網巨大的沖擊。金融受互聯網的沖擊也很明顯,不管是基金、保險(放心保)、銀行、旅遊,ota,線上的對線下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從對趨勢的判斷上,李彥宏表示,中國,或者說百度跟美國的互聯網公司的判斷是一致的,他們認為整個社會都會向云計算這個方向去發展。但是就技術水平而言,美國當然很先進,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不弱的。從實際市場上能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做一下比較,在美國如果想要云存儲,想要幾十gb的云存儲,每個月要付幾十美金。在中國百度提供2tb的云存儲,免費。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2tb的云存儲空間。可以用更多的成本提供,不是因為人便宜,而是技術更先進。
談到百度的國際化發展,李彥宏表示,“一定會出去,而且已經出去了”,只不過走的路子不是說一出去就打美國市場,美國公司有非常強的互聯網公司在那里,但其他國家沒有非常強的市場。百度目前在泰國、埃及、巴西、印尼等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分公司,有些國家市場占有率已經不低了,滲透率能到20%-30%的水平。所以未來很多年百度一定會走出中國,在其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對於百度未來的發展,李彥宏還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的公司是完全靠收購做起來的,絕大多數成功的公司都是靠自主發展的。百度也愿意考慮收購,在發展過程中發現有些公司非常適合百度發展,跟百度的發展方向契合,會愿意收購。去年收購91,19億美金,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收購。絕大多數百度的東西是自己開發、自己發展的。最主要的中文搜尋,自然語言理解方面的技術最近發展非常快,這些技術都非常有意思,技術含量很高,都是百度的自主創新。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