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兩市小幅回落 滬指低開0.13%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1月15日訊:前日普遍反彈后,周三早盤,滬深兩市小幅回落,滬指報2024.23點,跌0.13%,成交2.3億,深成指報7660.66點,跌0.07%,成交5.7億。在板塊方面,圖們江、新三板、出口退稅、建材、家居用品等板塊上漲,倉儲物流、超導概念、互聯網、文教休閑等板塊下跌。
訊息面:上交所規範資產重組信披工作 ;本月買入逾20億元 兩因素刺激QFII逆勢“抄底”A股;首批非上市券商2013年報出爐 安信賺5億日信虧6900萬;500億國庫定存昨招標 資金面2014年首“放水”; 全國能源會議部署治氣荒:未來6年煤制氣達500億方;農業部推糧食生產供應鏈試點 選10個縣與信托公司合作;
外圍股市:亞太股市周三開盤普遍上漲,其中日經225指數開盤報15649.07點,漲1.47%;韓國首爾綜指開盤上漲0.53%。
市場分析:
申銀萬國:市場資金面依然失衡 不必在乎2000點得失
本周股市一個很大的看點就是2000點是否能夠守住。周一股指一度下行到2000.40點,但此時中國石油(行情,問診)和中國石化(行情,問診)這兩個權重股聯袂上漲,止住了股指向下破位的勢頭。昨日再度拉抬“兩桶油”護盤,力保2000點不失。
其實,理性的投資者不必太在乎2000是否守得住的問題。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2000點是在2000年的7月份,如今13年半過去了,指數仍然徘徊在這個位置,當然很令人失望。但反過來說,這么多年來,市場還是發生了很多積極的變化,無論是市場的深度還是廣度,現在都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只是從指數這一個維度來評判市場,在理論上是不科學的,在實踐中也是有害的。客觀而言,自從今年1月份以來,股指不斷下行,步步逼近2000點。其運行趨勢就是探底。2000點作為一個整數關位,一些人對它看得比較重是很自然的,在此附近出現一定的震盪拉鋸也並不奇怪。問題是,如果股指在2000點一線盤整了一段時間,是否就說明大盤探底成功、行情轉好了呢?換言之,如果股指重回1時代,能否就表明后市將一敗涂地呢?顯然,在這里幾十點乃至十幾點的波動,不可能對行情走勢具有實質性的提示作用,所以,對於2000點的得失,投資者不必要太在乎。關鍵是要看趨勢以及最能夠影響趨勢的因素。
所以,大家現在應該關注的是,從1月份以來形成的新一輪下跌趨勢,什么時候、依靠什么力量能夠改變?這輪下跌,顯然與供求矛盾的進一步尖銳有關。很明顯,時下市場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新股上,導致市場流動性進一步缺乏,成交萎縮嚴重。幾個權重股稍有拉升,雖然能提高指數,但無法真正活躍市場。進一步的問題是,這種權重股的拉升是否能夠持續呢?恐怕誰也不敢這樣說。去年下半年,“兩桶油”的股價多次發生尾盤異動,被人稱之為“暴力哥”,但最終還是沒有阻止股市下臺階。所以,只要供求矛盾依然尖銳,市場資金流向仍然偏重於新股,那么股指早晚還是要向下破位的,在技術上2000點也是無險可守。當然,如果接下去市場能夠迎來一段擴容的寬鬆期,供求矛盾得到緩解,新股熱也相應降溫,那么股指還是有望止住跌勢、有所企穩並展開反抽的。事實上,在一個供求失衡的市場上,要穩定行情,恢復市場活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資金供應,減少股票供給,改善兩者之間的矛盾。
這幾年來,股市是在缺乏增量資金供應的背景下運行的,因此走勢一直不太理想。去年盡管沒有新增的股票供應,但也是步履維艱。而今新股大量涌現,對市場是個考驗。眼下的市場是以退一步來尋求平衡。問題在於,畢竟現在新股發行才剛開始,潛在的發行規模很大,在不考慮增量資金進入的背景下,大盤很可能還要再下臺階才能夠站住腳。也因為這樣,以2000點作為市場運行的表征,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相反,供求關係的好轉,也許才是更為關鍵的,也是決定后市有沒有機會的核心因素。有關部門一直在研究吸引長線資金入市的問題,在筆者看來,它比2000點能否守住,或者權重股護盤有無效果更加值得關注。這方面的實質性突破,才是股市企穩的真正契機。
科德投資:2000點保衛戰依然嚴峻 短期震盪反復難免
在IPO重啟后首批新股申購來臨前,市場出來了大幅調整。股指從2250點附近連續下跌到2000點附近,下跌超越200點,跌幅明顯超過10%。而在首批新股申購出來時,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轉機,股指開始出現了止跌企穩走勢,有利空出盡便是利好的韻味。然而剛沒兩天,在發行價高達72.99元,市盈率達67倍--創業板新丁奧賽康(行情,問診),更新了本輪IPO重啟后的發行紀錄。再次為市場帶來一定的恐慌,因為奧賽康還觸發了老股發售,唯一有資格轉讓老股的控股股東南京奧賽康一舉套現31.8億元,比本次擬募集資金7.9億元增加了四倍左右。簡直就是給新股新政“打臉”,於是證監會緊急叫停奧賽康IPO。然而經此一役,市場對新一輪IPO的信心再度下滑。在12日發布的《措施》就是監管層為IPO新政打的緊急補丁。措施發布后,從企業角度來說,由於網下收購從5天加長到了30天,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估計大家都不會往高處發,而觸犯高壓線,被視窗指導,或者中止發行。1月份IPO重啟之后,IPO出現了瘋狂的上市發行,個股上市的家數遠超出了市場預期,這直接導致了市場的持續低迷,對於本來資金緊張的A股市場可謂是又一次打擊。不過好在證監會開始意識到了IPO發行節奏的重要,《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暫時打住了IPO“井噴”。IPO暫緩有利於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以及場內資金的分流。而周二由於新股發行暫緩,並無新股申購,市場有望在IPO暫緩的行為操作下,形成止跌企穩。可惜屋漏偏逢連雨夜,IPO發行節奏得到了緩沖,但外圍市場卻迎來了美國大跌,所以A股的2000點守衛戰顯得更加嚴峻。不過最終多頭以微小的優勢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可惜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成交量暫時無法跟上來,所以短期仍有反復可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