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該不該為證監會主席肖鋼申冤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特約

近日,有傳言稱,證監會可能再度換帥,而現任的證監會主席肖鋼或將出任國安委金融部委員。雖然傳言的真實性難以確認,但是此訊息也令市場熱議紛紛。


多年來,證監會主席被稱為最難當的職位。以肖鋼為例,自2013年3月中旬以來,他開始擔任證監會主席。不過,任職不足1年的他卻“白了頭”。有評論感慨,證監會主席一職不僅難當,而且還會加速了衰老。

縱觀近幾任的證監會主席,均在任職期內推行了不同的舉措,也對中國證券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以尚福林為例,他是任期最長的證監會主席,即2002年12月至2011年10月。對普通老股民而言,尚福林對證券市場影響最深刻的是推行股權分置改革。實際上,早在2001年,尚福林在就任證監會主席之前,就開始明確強調了股權分置的問題。而經歷了多年的研究后,即2005年,中國證券市場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於是,中國股市最終進入了全流通時代,而長期並存的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問題,也獲得了實質性的解決。

遺憾的是,雖然股權分置改革獲取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卻逐漸暴露出一些致命性的問題。一方面,股權分置改革逐漸解決了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流通兌換問題。另一方面,卻加劇了大股東與中小投資者的成本差異性。於是,在隨后的限售股解禁期內,上市公司大股東憑借著極其低廉的持股成本以及巨額的持股數量,對上市公司擁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同時,因其掌控著資金優勢、成本優勢以及資訊優勢等條件,最終深刻影響著整個資本市場的常規運行,而過往基金機構壟斷市場的格局也被逐漸打破。直至現在,限售股解禁壓力依然沖擊著a股,此舉也是a股長期走熊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郭樹清為例,與任期最長的尚福林相比,郭樹清的任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郭樹清的任職時間是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不足18個月,也是歷任證監會主席中任期最短的主席。不過,郭樹清給投資者最大的印象當屬頻繁的改革項目。

據統計,在郭樹清任期內,其提出的制度改革項目多達70多項。其中包括,強化上市公司分紅制度、完善新股發行改革制度、退市制度、內幕交易“零容忍”、降低市場交易費用等。“郭樹清新政”雖然終以匆匆收場,但其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談及肖鋼,其最重要的工作思路是“輕審批、重監管”。自2013年3月17日擔任證監會主席以來,肖鋼也推行了一系列的舉措。其中,在去年的4月3日,對ipo在審企業實行了財務專項檢查;5月10日,對萬福生科(300268,股吧)造假案開出了“史上最嚴的罰單”;11月15日,對“816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事件”作出了正式行政處罰的決定;11月30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確立了逐步推行股票發行向注冊制過渡的重要方向等。

另外,針對今後的工作任務,肖鋼進一步強調了“輕審批、重監管”的思路。即在未來注冊制過渡期內,將逐步取消多項的行政審批事項、強化資訊披露的法律責任、深化查審分離體制改革等。

為何肖鋼式改革不受市場歡迎呢?的確,在肖鋼任期內,對應的股市表現非常不佳。以滬市為例,自肖鋼上任以來,呈現出迭創新低的走勢。期間,還創出了1849點的近年新低點。

本來,肖鋼式改革意在削弱審核機構的權力,逐漸向市場化邁進。同時,擬加快推進監管轉型,通過一系列的舉措促使市場最終形成“輕審批、重監管”的市場化趨勢。不過,針對肖鋼式的改革,筆者認為,其不受市場歡迎的最大原因是,在不恰當的時機作出了加劇市場恐慌性的改革。

推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是市場化的最高體現。不過,在股票發行注冊制實行的同時,卻沒有設置強制退市、強化處罰等措施,最終形成了股票市場“寬進嚴出”的被動格局。於是,在股市容量大幅提升之際,增量流動性卻沒有得到同步性擴張,股市下跌也成為了大概率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肖鋼擬在未來大幅削弱審核機構的權力,加快推進市場化的進程。同時,通過監管轉型等措施來維系市場化的有序推進。這里又涉及了一些問題,即在執行效率備受質疑的大環境下,改革會否終以變味式的方向發展?在改革進程中,因深刻牽涉到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改革又能否順利推進?而在肖鋼鐵腕執法、強力改革的大背景下,股票市場又能否承受巨壓,普通投資者又能否接受這樣的改革呢?

如果從長遠的角度分析,肖鋼式改革符合了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但是,從中短期的角度來看,肖鋼式改革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或者是一種災難。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縱觀近幾次的管理層更換時點,幾乎存在著這樣的共性。即每當改革政策將要進入實質性的開展階段,相關的人事調動卻在離奇地上演。於是,因前任的改革政策缺乏了連續性、緊密性,而新官上任又有新的改革模式,前者的改革終以失敗告終。或許,這也是中國股市屢改屢敗的直接因素。

    (和訊理財特約財經評論員:郭施亮)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