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春:2014年的出口增長應該好于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孫明春
馬年伊始,中國經濟、企業界和股票市場都熱鬧非凡。在經濟領域,一方面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不停地暗示中國經濟可能依然沒有擺脫增長下滑的軌道,另一方面1月份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出口、進口、利用外資、銀行信貸、社會融資總量等等)卻頻頻強於預期,令人懷疑前述的擔憂是否過慮了。在企業界,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兼並收購不斷,bat之間在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移動互聯網應用領域“搶地盤”、“收編隊伍”等方面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傳統企業“觸網”、“觸電”的行為出現了明顯加速的勢頭,令人聯想起上世紀末發生在美國的“互聯網泡沫”。而在股票市場,a股也一洗節前的悲觀情緒,走出一輪不錯的上漲行情。雖然這輪上漲難免會有反復,但也算給投資者送上了馬年的第一個紅包。
2014年的出口增長應該好於預期
2014年1月份,我國的出口增長超出預期。有些人認為數據中有水分,也有人認為這是得益於數據的波動性,不一定可持續。但我們不這么認為。我們認為,2014年的出口增長應該明顯恢復,這主要得益於三個因素。
一、全球經濟的穩步復甦會推動中國的出口增長。雖然國際經濟形勢還存在很多變數,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的勢頭日趨明顯,確定性日益增強。這種同步的經濟復甦不但會在發達經濟體之間產生“共振效應”,而且有可能帶動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復甦。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無疑會受益匪淺。
二、中高階產品的出口比重會進一步提高。眾所周知,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匯率升值等原因,中國在低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正迅速喪失國際競爭力,此類產品的出口增長日漸乏力。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在迅速推進。在中端(及某些高階)的資本密集型、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行業里(如家電、汽車、電子、電氣設備、醫療設備、資訊技術、清潔能源、建筑器械、高鐵設備、航空器皿等),由於國內市場提供了巨大的規模經濟效應,導致中國企業的成本曲線迅速下降、技術質量迅速提高,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性價比更優的中國產品正日益受到海外客戶(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青睞。
三、在過去一年里,中國政府通過“高鐵外交”、“清潔能源外交”、重建通往西亞和南亞各國的“絲綢之路”、建立針對東盟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簽署更多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等一系列努力,試圖為中國的出口打開更廣泛的市場,幫助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另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設立、以及2014年在國內其它地區可能進一步推廣的類似的對外開放試點視窗,都反映了新一屆領導人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方面的新思路。估計2014年中國在對外開放領域還會有更多新進展,它們對促進出口及拉動國內經濟的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過去一兩個月,中國企業界發生了一系列“觸網”、“觸電”及收購兼並、“合縱連橫”的舉措,雖然其中不乏一些炒作的成分,但我們認為,它們更主要地反映了新經濟(310358,基金吧)與傳統經濟之間的正反饋效應。無論互聯網企業的很多行為在傳統企業看來是多么的不規範、不理性,那些享受了多年壟斷地位的傳統企業卻不得不正視互聯網企業所帶來的市場沖擊和商業威脅。那些更具遠見的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則順勢而為,開始借助互聯網企業的思維、技術、營銷渠道和客戶基礎,力圖把自身的經營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顯然,這印證了我們一直以來所提出的新經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判斷(博道投資2013年11月宏觀經濟觀察《翹首以待》,2013年11月5日)。我們重申,在2014年,以新技術、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和新生活方式為代表的“新經濟”會延續其高成長的軌跡,並對整體經濟增長起到更大的支撐作用。
我們認為,經過過去十多年全球各國(包括中國在內)在諸多高科技領域(如3d列印、納米材料、云計算、生物晶片、量子通訊、大數據、基因科技、生物制藥、頁岩氣開發、機器人、煤制天然氣、分散式發電、4g網絡、智慧電網、直流電技術等)不懈的研究與開發,一些核心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能力已大幅度增強。與此同時,對於核心科技成果的推廣至關重要的一些配套性、輔助性的科技成果也日趨成熟,使得這些科技成果得到商業應用和推廣的可行性越來越高。因此,我們認為,在全球范圍內,我們正處於一場新技術浪潮的開端。幸運的是,過去多年中國政府和企業在諸多高科技領域所做的投資和推廣、以及在相關基礎設施方面所作的大量投資有可能恰逢其時地在今後數年開花結果,從而帶領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真正的“新經濟時代”。舉例來說,很多人把2013年視為“互聯網金融”的“元年”;果真如此的話,我們認為,這個新紀元的開始應該不是偶然的,而是過去多年多方面投入的結果。
當然,由於技術進步的步伐不斷加快,新興科技層出不窮,許多新技術也許只是整個技術進步過程中的暫時性、過渡性的安排,它們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就會被更為成熟或更為有效的新技術所取代。因此,許多基於這類技術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應用也許只是曇花一現,難以持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不能抹殺這些過渡性技術(比如90年代使用互聯網時所需要安裝的外置的調制解調器(modem))對於整個科技進步的貢獻。雖然這些技術、商業模式、及相關的企業最終被科技進步的歷史浪潮所淹沒,它們也沒有能夠顛覆掉傳統行業的那些壟斷企業,但是它們卻為顛覆掉傳統行業的傳統思維、迫使傳統企業引入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思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場看起來鬧哄哄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大戲恰恰是一個新時代揭幕的序曲。
對股票投資者而言,我們重申,這種快速的技術進步意味著成長股高估值的合理性(博道投資2013年12月宏觀經濟觀察《槍聲響起》,2013年12月3日)。由於科技進步快,高科技公司或者基於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成長型公司本身的業務發展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對優質成長股的證實和證偽相對於優質價值股或成熟行業的股票來講更難。如果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采取一種更類似於vc或pe的投資方式,即不是單純投資於某只個股,而是要在同一行業或概念里適度多投資幾個股票(當然最好是龍頭股票),以分散風險。只要對行業成長的整體判斷是基本正確的,即便其中有個別股票被證偽,總體的股票組合應該也會帶來不錯的收益。” (博道投資2013年12月宏觀經濟觀察《槍聲響起》,2013年12月3日)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經濟正在步入一個真正的新經濟時代,那么當前創業板的高估值也有其內在的合理性。不過,這一判斷也意味著,如果按照這一投資模式的話,創業板股票中必然有相當一批股票的價格會被高估,將來一旦被證偽后其股價也會跌的很慘。這些都是投資者應該心里有數的。(孫明春現為博道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合伙人,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 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
--關於我們--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歡迎關注<善財有道>微信公眾號scyd82995448。《善財有道》由資深股市和期貨界人士攜手推出,傾力打造中國投資界影響力最大的實戰投資微信公共號。每日精選若干條對資本市場影響重大的文章或者股票、期貨專家訪談,周末更是特別推出獨家宏觀經濟和實戰戰略指導等文章,幫助投資者提升投資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高度。資深投資人士最關注的股市和期貨市場投資動態和名家觀點,每日定時分享。投稿或推薦文章,請發送到郵箱scyd8848@126.com同時請附上機構名稱或者您的名字和職務。
善財有道微信二維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