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傳港滬交所網絡互通達共識 惟受額度限制 商機待觀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傳港交所與上交所已就網絡互通達成共識,但港交所回應稱僅在洽談階段。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昨(2)日有消息指,港交所(0388-HK)與上交所已就網絡互通達成共識,未來上交所可承接大陸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直接買賣港股;同樣地,海外投資者亦可望透過港交所投資A股。市場憧憬港交所或成內地投資資金的指定平台,消息刺激港交所午後急升逾5.439%報126元後停牌。雖然港交所昨傍晚回應指,有關洽談並未達成任何結論,但投資者熱情高漲,至昨晚11:45,港交所在海外OTC市場再多升5.03%,至132.33港元,即港美兩地一日共升10.74%。


香港《文匯報》報導,港交所昨晚公告表示,注意到昨日有關港交所與上交所可能建立市場互聯互通的報導,港交所方面一直與內地相關機構,就大陸與香港市場可能建立互聯互通作洽談,而截至昨日,有關洽談並未達成任何結論,港交所亦未能確認有關洽談,將會達致建立市場互聯互通的協議。港交所將於今(3)日復牌。

港交所指出,在建立大陸及香港股市互通機制一事上,一直是該所2013至2015年的戰略規劃之一,未來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上交所昨晚也發布消息稱,注意到相關報導,而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已就相關信息對外作出披露,上交所認為,港交所的信息披露符合實際情況。

有接近港交所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兩地交易所的互通一直是既定目標,惟據悉港交所董事會尚未收到任何相關資料,故預計有關的磋商屬相當初步的階段,相信距離落實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昨日指,港交所與上交所已就網絡互通達成共識,上交所日後可承接內地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的買賣要求,集中報送至港交所執行。同時,海外機構亦可通過港交所直接投資A股,由上交所負責執行買賣盤,但投資額度則未有定案。據悉,上交所已加緊籌備相關的技術研發工程,並已列入上交所今年的工作計劃。

不過,有關報導昨日下午被多個媒體轉載後,《21世紀經濟報導》的原文網址就未能再開啟。港交所午後飆逾5%後,於約3時12分突然停牌,停牌前報126元,升6.5元或5.439%,成交急增至14.68億元。但港交所的股價昨晚在外圍仍升勢未止,截至昨晚11:45,港交所在海外OTC市場再升5.03%,報132.33港元,連同昨日本港的升幅,港交所昨日港美兩地一日共升10.74%。

有香港及大陸證券界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港滬交易所的合作難以有實質進展。其中,內地的宏源證券策略分析師徐磊指,目前內地的外匯管理制度仍未開放,但現時境內居民境外投資仍然受限,境外資金也未能自由進出內地,在國家層面的政策未有開放前,兩地交易所難以達成實質性合作。加上兩地交易所在開戶、交易、資金交割方式的差異,在技術層面上也仍存有障礙。
 
對於大陸傳媒指港交所與上交所就兩地股市網絡互通達成共識,港交所昨發聲明確認一直與大陸就此作洽商,但有關洽談並未達成任何結論及協議。據接近港交所消息人士稱,兩地交易所的互通一直是既定目標,惟據悉港交所董事會尚未收到任何相關資料,故預計有關的磋商屬相當初步的階段,相信距離落實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接下頁)

[NT:PAGE=$]

消息人士續指,有關的政策需要多方面配合,例如中央及中證監的看法及評估,兩地的結算技術問題也要解決。另外,有關措施料受QDII及QFII的額度限制,故需要商議的項目應有很多,措施何時實現料未有時間表。

消息令市場憧憬兩地資金加強融通,將讓港交所受惠,從而刺激該股急升並停牌。但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昨日的確有不少投資者見港交所急升,即市買入相關窩輪短線炒作;而港交所的突然停牌,令相關輪證亦要暫停買賣,導致部分本來希望短炒的投資者不能沽貨,要「坐貨」過夜。由於在港交所停牌前,相關期權及窩輪的引伸波幅已抽升了2%至4%,故若港交所復牌後股價仍波動的話,估計相關窩輪的引伸波幅或會繼續上升。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指,即使港交所與上交所的商討只是初步階段,但兩地股市融通是兩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大勢所趨。不過,有關的網絡互通要透過QDII及QFII,由於擁有相關額度的都是較大型券商,當中很多是中資券商,故即使兩地股市互通,對本地中小型券商可謂沒甚幫助。

他續說,目前境外人到內地居住一段時間已可買賣A股,而外地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不是相當大。相反,本港業界一直希望爭取內地投資者來港買賣港股,若一旦兩地股市網絡互通,內地人可直接透過內地券商參與港股市場,本港券商是難以爭取到內地股民的市場。

图片说明 
李大霄認為,上交所與港交所互連互通將極大促進兩地市場的融合。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上交所與港交所倘實現互聯互通,這對於港股和A股而言均是重大利好消息,這樣兩地市場和資金互通步伐大加快。估計剛開始國家還會有額度控制,但當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後,會逐步取消額度控制。

李大霄稱,港股較A股便宜的股票有很多,其紅籌股和H股將會因此受惠,而中移動(0941-HK)、騰訊(0700-HK)、匯控(0005-HK)、長江實業(0001-HK)等將受大陸投資者青睞。大量的北水將南下香江,從而大幅活躍港股市場,提高其交易額,穩定香港亞太金融中心地位。

對於A股受惠方面,他稱,港人和海外投資機構將優先選擇包括銀行股在內的藍籌股,包括上證50指數和上證180指數的成份股。同時他認為,此舉對QDII帶來一定的衝擊,因許多大陸投資者將可直接在線上投資港股,避免去基金公司開戶和去銀行贖回的麻煩。此外,A股的題材股和創業板將面臨衝擊。

深圳一知名證券投行部總經理黃先生認為,深交所雖然與香港近在咫尺,卻是近水樓台先失一步,不過,未來深交所將奮起直追,加快尋求與港交所的合作,在相互掛牌、交易互連互通、創業板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對於滬港交易所擬推網絡互通的傳聞,有內地專家直言「看空」,因QDII2等事宜並非兩個證券交易所就可解決,若無國家層面的制度創新與政策突破,滬港交易所幾乎無可能實現任何實質性合作。

在宏源證券策略分析師徐磊看來,滬港交易所擬推網絡互通,「沒有多大意義」。他指出,若要達到期望的效果,需要修改外匯管理制度,但現時境內居民境外投資仍然受限,且「港股直通車」亦遲遲未有說法,「QDII2等事宜怎麼可能是兩個證券交易所說了算?一定要國家層面有制度、政策的突破,才可以實現實質性合作。」 (接下頁)

[NT:PAGE=$]

至於傳聞稱,未來上交所將承接內地QDII2買賣單需求,但考慮到港交所交易款項方式為T+2,上交所則為T+1,兩者之間的結算或有障礙。徐磊認為,正因為兩地交易所在開戶、交易、資金交割方式的差異,上述合作方式幾乎很難實現。此外,傳聞亦透露海外機構或可通過港交所直投A股,徐磊指這並不是「稀缺產品」,僅僅是海外機構多了一個投資渠道而已,「現時QFII、RQFII額度都有結餘,所以海外機構通過港交所直投A股,對A股市場不會有多大提振作用。」

徐磊認為,滬港交易所的網絡互通,更可能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合作,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開年以來上交所多次提及藍籌股戰略,與港交所合作,或與大戰略有關。「若與香港交易所實現網絡互通,可能會令兩地同時上市的股票、特別是金融股,議價空間有所收窄,」徐磊說,而今在上交所上市的金融藍籌股,估值處於歷史最低,兩大交易所的合作可能將帶動上交所的相關藍籌股股價向港股看齊。

此外,在徐磊看來,近年來與深交所相比,上交所競爭優勢不足,故一直想在國際化與制度創新方面有所突破,海外機構或可通過港交所直投A股等措施,表明上交所可能想借力港交所,確立國際化地位。至於此消息是否意味「港股直通車」好事將近,他認為至少近期完全無可能,「推出『港股直通車』,A股更加沒戲。」

市場憧憬俗稱「港股直通車」的QDII2(內地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機制2)很快開閘,刺激港交所股價在港美兩地大升,連帶昨日香港的券商股也受惠,一同大升。其中,國泰君安(1788-HK)升11.298%、申萬(0218-HK)升10.8%、第一上海(0227-HK)升11.864%、海通國際(0665-HK)升7.143%、海通證券(6837-HK)亦升3%。

事實上,有關「港股直通車」一事目前仍一直只聞樓梯響。去年7月底,中國證監會當時公開表態稱,中國境內個人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的新渠道正在逐步打通,正在配合央行等部門研究境內個人投資者的境外投資事宜,計劃盡快推出相關制度。中證監當時並補充表示,沒有推出該制度的具體時間表。

QDII2是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的簡稱,最早在央行2013年年度工作會議上公開露面。在部署2013年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時,央行提出要開展跨境個人人民幣業務,穩妥推進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積極做好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試點相關準備工作。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在去年6月時曾表示,央行已同意廣州、深圳作為QDII2業務試點,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待批。

目前對大部分境內個人投資者而言,參與境外市場投資只能以購買基金等方式,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實現資金「出海」。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本周一公布,截至3月28日,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3月與2月份持平,共有119家QDII累計獲得865.93億美元額度;另有241家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合計獲批535.7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較上月底凈增12.6億美元;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3月來增加201億元人民幣,總額度達2005億元。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