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重慶上億的停車費去哪兒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公園變身停車場

與新牌坊小學一街相鄰的天一桂湖花源,位於新牌坊三路,是天一桂湖小區配套的社區公園。公園圍湖而建,每天都有很多周邊小區的居民來此釣魚、散步和跳舞。


此外,這個社區公園里還有兩棟老年公寓,住著300多名老年人,其中不乏耳朵失聰和腿腳不方便的老人。

但於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車停在社區公園的道路上,還有專門負責收費的工作人員。4月6日,記者以新租客的身份來到天一桂湖社區公園。

據天一桂湖小區保安介紹,天一桂湖小區配套的300多個地下停車位早已沒了空位,有的業主把車子停在社區公園里。

渝北區桂湖老年公寓停車辦李姓工作人員說,“我們這個停車場有100多個停車位,你盡管放心,我們還有專人巡邏”,他向記者介紹,如果需要經常停在這里,每月260元,可一次性支付一年的費用。

“這么多老人,肯定有安全隱患。”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年公寓工作人員說,這個停車場由政府批準,是合法的,就算有意見也沒有辦法。

“以前這個公園到處都停放著車輛。”李姓工作人員繼續對記者說。在開辦停車場之前,很多人都把車輛停在公園門口,造成新牌坊三路特別擁堵。后來由市政部門牽頭才成立了現在的停車場。

當記者為辦理停車卡猶豫的時候,之前那位李姓工作人員再次發言。“放心,我們這個是合法的,停車線都是市政劃的。”說著,他便指著發改委發布的停車場收費標準公示牌。

在這個公示牌上標示著2元/1小時、4元/2小時、5元/3小時和6元/4小時的收費標準。同時,牌上還有:渝北區桂湖老年公寓停車場和重慶市川成物業有限公司。

據李姓工作人員介紹,川成物業有限公司管理著天一桂湖小區和社區公園。但他們是屬於桂湖老年公寓停車辦,工作時間兩班倒,確保停車場隨時有人值班。談到工資,他告訴記者:“我們只有一千多的工資。”

公園本來就是市民休閑娛樂場所,其用地應屬公共用地,“合理合法”劃為停車位背后蹊蹺,屢遭爭議。

停車位添新堵點

比起“公園車位”,主城部分街道上的停車位,已經成了部分街道交通擁堵主要原因之一。

收費員吳德鳳每天來回要花3個小時往返於家與新牌坊之間,遇到上班高峰期僅過新牌坊就要花費二三十分鐘。

她這么早出晚歸,只為看管在新牌坊附近加新路邊的19個車位。在這條長度不超過500米的街道上,吳德鳳供職的重慶天邦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擁有渝北區停車辦劃定的32個車位。

在加新路與龍湖東路連接的路口,高高地矗立著一塊綠色公示牌。公示牌一面標明收費的價格和收費的時段,另一面則標明停車位的編號、車位數目、所處地段、監督單位和電話。

“公司在這附近總共有108個停車位。后來附近的住戶提意見,停車位太多影響出行,被鏟掉了幾個。”吳德鳳說。

按照重慶市物價局核定的價格,19個停車位在早上8點到晚上9點都有車停著,吳德鳳可以收取1088元。

“公司曾經為剮蹭賠過好幾百塊錢。”過往的車輛與停在車位上的車發生剮蹭是吳德鳳最擔心的事情。因為街道不寬,停車辦在劃定車位時,車位的長度比核定的標準要短上十幾公分。劃出的停車位幾乎占去街道路面的1/4,加新路與龍湖東路經常堵車。“嚴重時,會堵到新牌坊轉盤。”在附近開餐館的朱麗蘭對記者說。

離新牌坊約2公里遠的嘉州路地段,渝北區停車辦也在道路兩邊都劃定了停車位,豎立在道路邊的收費公示牌顯示,該地段劃定的停車位為220個,收費時間段為上午8點到晚上9點。

“整個路段共分為三段,由三個人看管。我和我妻子兩人負責附近30個車位。”上了年紀的收費員老李對記者介紹。老李說,自己負責看管的停車位處在機關事業單位集中的地段,由於路兩邊的停車位占去路面7米寬,上下班高峰時段,這里也經常堵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停車位造成主城新堵點的問題已被各方質疑,一度還被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議取消。

“為了緩解部分繁華路段的交通壓力,2013年市停車辦就取消了10多個停車點。”重慶市停車辦的劉李青告訴記者。

停車費“糊涂賬”

據重慶市停車辦提供的數據,重慶主城區登記備案的停車場有3722個,擁有停車位63.05萬,其中室內停車場有2317個,停車位49.56萬;室外停車場有823個,停車位8.84萬;占道停車點582個,停車位4.64萬。

依照目前每小時4元的標準計算,全市63.5萬個車位,即使算12小時一天,年收繳費用將近百億,停車場內部人士測算,僅公共區域占道停車的4.64萬個車位,每天停車6小時,每個車位一年平均繳約1萬元,一年就是5億元。

然而,這樣一筆龐大收入收支去向以及監管,卻看起來像是一筆“糊涂賬”。

“占道停車位的收費全部交由當地的財政部門。”市停車辦專職副主任武濤說,大多數停車點的收費員工資很低,工資與績效掛鉤。在發改委規範停車位收費之前,占道停車費往往是由收費員收3元到5元不等。

在記者調查時,財政局卻表示,實際上並未收取停車費這筆錢。

“經營性行為,使用的是稅務發票,扣去稅和人員工資后,入不敷出,目前基本沒有上繳。”在擁有17688個占道車位的渝北區,區財政局工作人員對重慶青年報記者確認,“如果有盈余,應該上繳”。

17688個占道車位,每天按2小時計,一個車位每年繳費約3000元,全年繳納近5000萬元;以每天12小時計,一個車位每年繳費約1萬元,全年繳納約3億元;以每天24小時計,一個車位每年繳費約2萬元,全年繳費約6億元。

數億元的巨額資金,除去繳稅以及車場工作人員微薄的工資,最終還出現入不敷出,其收支流程,頗讓外界不解。據渝北區停車辦趙姓主任介紹,停車費用上繳流程大致為,停車場收費員收費,上繳停車場所屬公司,公司上繳給區停車辦,然后,區停車辦將相關費用繳納給區市政局。

整個收繳流程中,按經營性行為運作,財政局等單位不具備監管職能。

停車費收繳后,停車辦並未直接交給財政局,而是交給了港建市政建設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歸區政府國有獨資的重慶市空港新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直屬。

“停車費我們並不管,還是由停車辦管,掛靠空港新城建設集團而已。”4月9日,港建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停車費收支與掛靠集團無關。

“每年、每月的數目不確定,記不清了。”渝北區停車辦趙姓主任對重慶青年報記者說。

上述負責人表示,部分費用用於支付勞務工人工資,但對於這筆估算年近2億元的資金,有沒有結余,並不知情。

“停車費都是上繳財政局,實行收支兩條線。”4月8日,市停車辦專職副主任武濤的說法,顯然跟財政局的說法明顯不符。

針對上述問題,4月9日,市停車辦政工科工作人員以“確實上繳財政,歷史欠賬較多”給予回復。

在各級停車辦拒絕對外透露停車費收繳以及支出項目前提下,這筆巨額資金似乎成了一筆沒有監管的“糊涂賬”。

規劃亂象待理順

“停車場申請備案登記證有三個類別”,武濤介紹說,新辦、換發和變更的程式都不一樣。

其中,最繁瑣的是新辦停車場的流程。必須要有業主委員會的委派書牽頭,commit申請的資料包括:停車場合法使用證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書和車庫設計方案。commit了材料后,還要由市政部門現場勘察,勘察合格后,才能發備案登記證。

然而這只是針對業主物業,對於公共區域停車場如何劃定,目前並沒有相應法規。

“沒有上位法支撐,是開展工作的瓶頸”,武濤說,停車辦為了這個法規,每年都去市人大排隊,申請立法的愿望很強烈。“市停車辦對停車場的管理主要是尾端管理,前期不參與規劃。”

法律界人士李榮認為,既然沒有明確關於停車位的法律,那么也沒有劃定停車位的依據。而在國內其他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都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據介紹,在對停車場進行日常管理中,一些區縣停車辦只有一兩個兼職人員在做這個事情。“缺乏法規帶來的一個直接問題就是到編辦批不了編制。另外,依據目前的《重慶市市政管理條例》,屬於備案登記證制。”武濤表示。

在市停車辦管理中,占道停車位因為環境、地理位置的多變,管理的難度也最大。其中占道停車位占的是公共資源,引起的非議較大。

在江北區北城天街,從九街高屋到紅鼎國際這條街道的兩旁,都被江北區停車辦劃為占道停車位。觀音橋商圈本來就堵,“劃為占道停車位也是我們充分考慮后才做的決定”,江北區停車辦的工作人員如是說。但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設立的占道停車位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對於把公共區域劃成停車位的說法,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隨著城市的發展,車輛越來越多,交通更加擁堵,使得停車位成為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公共區域的停車位,已經逐漸影響交通以及居民生活的情況下,車位規劃權,到底應該由哪些機構參與,是否應該由附近居民參與聽證,似乎已是解決症結的一個瓶頸。

“公用地塊劃為停車場要論證但不需要聽證,論證時會有多部門參加,如市政、交管、街道和部分群眾代表等”,武濤介紹說,目前是由各個部門一起與市停車辦一起論證的。

然而,在記者采訪中,街道辦、規劃局、國土局均表示,車位劃定主要由停車辦主管,並非本部門主管,而周邊民眾也表示並未聽說過相關論證。

顯然,公共區域車位規定以及收費收支等問題,依然需要一場從上至下的理順調整。

(來源:重慶青年報)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