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憂經濟打擊 反核光說不練 日本廢核之路舉步維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今天是日本311大地震3周年,地震引發的福島核事故至今仍未尋得解決之道。日本放送協會(NHK)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認為必須減少使用核電甚至完全廢核的日本民眾多達8成,但反核人士指出,社會未能將反核聲音轉化為實際行動。而增加石油進口已令日本能源成本上升,控制參眾兩院的自民黨政府目前亦正積極推動重啟核電站,日本要走上廢核之路似乎舉步維艱。


香港《明報》報導,NHK於去年11至12月成功透過電話訪問2459名16歲以上的國民。對於福島核電站出現污水外泄等狀況,多達95%受訪者感到不安或相當不安,87%受訪者對其他核電站一旦發生事故而影響周邊居民感到安或非常不安。問及對日本未來核能發展的看法,認為必須全面廢止核電的受訪者佔30%,較兩年前增加近10個百分點,認為必須減少核電站的則有46%,而認為應維持現狀(22%)及支持必須增加核電站(1%)的人數則有減少趨勢。

不少日本人在福島核事故後質疑政府與東京電力的處理手法,憂慮各核電站安全,群起參與反核運動,藥劑師椎名宏吉是其中之一。他表示,福島核事故令其了解能源業界與政府的的巨大利益關係,最終犧牲的是國民健康。他對家人特別是幼子的未來深感到憂慮,於是加入關注核電的家長組織,迄今每逢周五均在首相官邸前參與反核集會。

椎名指出,日人向來不喜喧鬧,再加上1960年代反美日安保條約浪潮中,部分示威者的激進行徑令日人對示威集會有負面印象。但「311」大地震後,日人重新以和平示威作為表達訴求的手法,由個人自發參與的示威聲勢曾經相當浩大,例如2012年6月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行的反核示威有多達17萬人參加,規模為反安保示威以來最大。椎名承認,雖然日本社會普遍反核,但未能化為實際行動,反核運動規模亦有縮減。

民主黨政府在福島核事故後曾提出逐步停核,但自民黨回朝後不斷強調廢核不切實際、損害經濟。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講師張望向本報指出,日人擔心反核將令日本需向海外增購石油,阻礙經濟復蘇,是反核運動失去動力一大原因。

他又指出,首相安倍晉三巧妙誘導輿論,亦令日人淡忘反核。例如安倍在申奧會議上聲言核災已受控,雖然受質疑,但他事後堅稱,這樣說是要「消除關於福島的不公謠言」,強調要振興經濟才能支持災區復興,這番說法似已為日人接受。

上月舉行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中,在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支持下、高舉「零核電」旗號出選的前首相細川護熙雖然落選,但張望稱,此次選戰中開創了將反核作為政治議題的先河,今後地方選舉可能出現是否允許興建核電站等討論。他亦指出,政府內對安倍一意孤行推動重啟核電已有不滿聲音,其獨斷或引發國內反彈,長遠日本反核仍有希望。

椎名亦相信,反核運動仍對日本社會有一定影響力:「由於停用核電需時,而期望重新推動核電的勢力亦在靜候人們忘記核事故,此後的反核運動將成時間競賽。」

經過福島核災的日本,未能像德國般放棄核電,安倍政府現在更試圖重啟核電站。日本紀錄片導演想田和弘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這跟日人選擇以逃避和遺忘來應付福島核災大有關係。他認為,這種心態令日本民主社會受威脅。

想田2007年的「完全選舉手冊」記錄了神奈川縣川崎市一場市議會選舉,片中主角山內和彥在自民黨支持下競選勝出;在「311」震災1個月後,山內再在同一選區出戰,但打著反核旗號獨立參選,想田再拿起攝影機跟著他。當時福島核電廠情況還未受控,社會瀰漫著對輻射的恐懼,雖然人們都戴上口罩,朋友聚首對話也透露著對輻射污染的擔心,但奇怪的是,市議會10多個候選人拉票時如常在街頭反覆叫喊自己的名字,雖然也強調支援災區復興,但對近在咫尺的輻射威脅卻完全避而不談。

想田憶述,當時其實不曉得眼前一切的意義,直至2012年12月,一直支持核電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大捷,他才恍然大悟:「川崎市選舉跟該場眾議院選舉幾乎一模一樣,同樣反映出日本人對那場災難怎樣反應、怎樣無動於衷。」他開始影片剪接工作,去年參議院選舉前在日本公映。

福島核泄漏仍未完全解決,福島核電站周邊地區仍受輻射影響。想田指出,「311」本可成為改革契機,不少人也因而覺醒,試圖改變現實,但仍屬少數。他認為,大部分日本人對社會及政治的弊端選擇袖手旁觀的態度,不想面對,結果讓政客為所欲為,這不單局限在核電存廢的議題上,安倍政府去年強行通過秘密保護法,又試圖改變和平憲法,限制言論自由等等,都威脅日本的民主社會,但人們卻視而不見。

想田的紀錄片「完全選舉手冊2」下月將於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想田稱,紀錄片或者可以解釋,為何日本經過福島核災後沒有廢核,反而容許政府推動支持核電的政策。「現在看來,可能早在福島核事故發生時,我們就已決定要把那場災難忘記。」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