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視點:滬港通催促復活的“601軍團”卷土重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的“一聲令下”,封閉運行了23年之久的中國股市,終於將通過香港這個橋頭堡向世界敞開了大門,雖然還帶著半遮半掩的羞澀,但這一次A股將以較為徹底的方式接受世界投資文化的洗禮。在我看來,“滬港通”絕不僅僅只是帶來了A、H股之間投資套利的機會,並且還蘊含著中央政府“以開放促改革”的良苦用心,面對還有“六個月”保護期的倒逼,A股市場將不得不在一系列制度、產品改革創新上加快進度拼命追趕,否則一旦打開大門,僅憑目前這點拿不出手的家當,恐怕不僅很難實質性吸引海外資金進場,連如何有效留住既有的存量資金都是一個大問題。
事實上,正在落實的“滬港通”更像是07年曾經討論過最後又急剎車的“港股直通車”的雙向版,而07年港股直通車之所以在最後關頭被緊急叫停,核心的原因在於,管理層擔心港股直通車將會在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上鑿開一個洞,萬億資本會失控從境內流失,國內的金融體制還經受不住這樣的沖擊,尤其是在制度上相當不健全同時估值還高高在上的A股市場。
但從當前情形來看,此次由國務院總理這樣層級來推動“滬港通”的成行,一方面是A股市場當前的估值,在經歷了六年的熊市之后,相對H股來說具備一定的“合理性”,而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國債期貨等部分制度、產品創新的推出,也使得A股頗具“國際元素”,與港股的對接更加順暢,不至於引起太大的行情波動,另一方面,經過與“熱錢”多年的博弈,外管局的戰斗經驗與控制能力都得到了加強,由QDII與QFII的“雙Q”政策也將由審批轉為備案制,A股敞開胸懷擁抱國際資本的環境與條件已經成熟。
我也更傾向於認為,由於在制度構架與投資主體上有較大的差異,A股在投資文化方面的重構或更加深刻。港股目前不僅不設每日漲跌幅,同時也是T+0交易,以權證為代表的各類金融交易衍生品更為豐富,但同時香港的各項監管也更加嚴苛。作為更加開放的港股,市場的波動不僅受到國際經濟、金融變化的影響,並且對匯率變化的敏感程度也更高。加之博弈的“對手盤”來自海外投資者,A股傳統的“跟莊”、“炒題材”等法寶在這里將不在適用,價值投資的理念將通過港股市場的力量“反哺”A股。
這實質上,也是為何中央高層要急匆匆要求A股盡快打開大門的原因,希望以對外開放的方式來倒逼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加速。一旦資金雙向相對自由進出的隔閡被打通,那么我們不難想象,一個還在實施“T+1”交易制度,並且有著漲跌10%限制,沒有個股期權的A股市場,能夠有巨大的吸引港股資金魅力,相反各項制度完善、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香港股市,足夠讓A股的存量資金玩的“樂不思蜀”,顯然留給中國股建制與補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從投資機會來看,如果當下有渠道能搶在“滬港通”開閘前,率先登陸香江買入相比A股大幅折價的H股,將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套利”契機。否則,券商當前的狂歡當然也是有道理的,畢竟中介機構是“滬港通”的加油站。況且,即將大修大補的各種制度建設,或令失魂已久的藍籌股“601軍團”復活。在歷經了5年的守候與期待之后,處在制度變革當下的A股市場與港股的對接,更應該有一份自信與緊迫感,而不僅僅是妄自菲薄!(嚴浩)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