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股市泡沫 Fed應有所行動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聯準會(Fed)總是經歷著一項重大風險:每個人都相信,Fed將竭盡所能,支撐股市上揚,即使這意味泡沫越來越大,亦在所不惜
葛林斯班如此,伯南克如此,現在的葉倫亦復如此。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Fed的量化寬鬆計劃(QE),讓投資人相信Fed是支撐股市的唯一動能。儘管Fed已開始減碼QE3,但投資人相信這項計劃不會完全結束。
新任Fed主席葉倫或許可以採取一次大膽行動,化解Fed的這項風險:即調高交易保證金,增加借款購買股票與債券的成本。
Fed應將交易保證金由目前的50%,調高至55%或60%,對投機客發出警告,別以為有Fed做靠背,股市只漲不跌。
葉倫曾說,她不認為目前的股價高估。調高交易保證金,則可向市場發出強烈訊號,Fed不會製造未來的泡沫。
小幅調高交易保證金,不致導致股市大跌,卻可消除部份泡沫。這可望提醒投資人,股票--甚至所有資產--均具有風險。
自1974年以來,美國的交易保證金即守於50%。1929年股市的榮景與崩跌,便是由偏低的交易保證金所引發。那時,投資人只需繳交購買價格10%的保證金。結果市場因而狂飆,然而藉由保證金而獲得的大幅獲利,很快即大量賠了回去。
當市場崩跌,許多投資人遭遇追繳保證金,其財富瞬間蒸發。斷頭賣壓更加速了市場的跌勢。Fed開始對保證金實施了管理。
1996年,Fed主席葛林斯班警告,股市已落入泡沫,但卻未採取任何行動。在首度提出「非理性榮景」的警告後,他對泡沫卻避而不談,即使2000年初融資與股市達到新高點,亦復如此。在隨後的崩跌中,股價大跌了40%。
公開場合上,葛林斯班堅稱,調高保證金不會衝擊股價,因為大多投資人有其他管道可融資進行投資。但私底下,他承認,如果要清除泡沫,調高保證金即可。但他也說,我擔心的是,不確定調高保證金還會造成何種其他後果。
或許葛林斯班可以不處理泡沫,他可以說,藥物比病痛本身更糟糕。但是在網路與房市泡沫破滅後,投資人都了解,信用引發的資產泡沫會對經濟造成多大的傷害。
葉倫有關目前股市不屬泡沫的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強勁的企業獲利可支撐高股價。本益比雖高,但並未接近2000年或甚至2007年水平。
然而亦有分析師不表苟同,因為融資已處於危險的水平,經紀商的融資總額已達4880億美元,創新高。金融管理局已針對融資向投資人發出了警告。
葉倫正面臨著兩難。她相信經濟仍太過疲弱,無法承受升息壓力。然而她也深知泡沫非促成健康經濟之道。此時,調高保證金或許可做為化解兩難之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