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證券周策略:靜待政策信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7 17:37
市場回顧。
市場繼續回落,經濟放緩超預期,馬航失聯打擊航空和機場股拖累大盤,上證綜指全周下跌-2.60%,創業板下跌-1.82%。板塊方面,前期的熱點板塊紛紛下調,防御性板塊食品飲料漲幅居前。
兩會解讀經濟增長與改革共進,求“穩”為主
“兩會”在3月13日正式閉幕,從李總理的答記者問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2014年政府經濟工作仍“以穩求進”,市場仍需要“底線思維”,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增長方面,今年經濟主要目標是:GDP增速為7.5%,CPI同比上漲3.5%,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經濟增長和就業是有底線的,通脹是有上限的。對於經濟增長7.5%是有彈性的,淡化經濟增長率,容忍經濟目標彈性,強化就業在政策決策中的重要性。“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彈性,高一點低一點是有容忍度的”。政策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提高,不會僅看到經濟增長下行就刺激,而需要綜合觀察就業和居民收入等相關指標。而李總理在做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對於今年的經濟目標設在7.5%,是綜合考慮需要和可能,也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指出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只有發展才能解決問題,保持經濟的健康合理發展比速度更重要。目前如果經濟繼續失速,政策將微調的可能性非常大,通脹下行也為政策調整提供空間。
2014年是本屆政府的改革元年,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繼續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改革的亮點在:1、擴大內需,增強經濟增長動力。擴大服務消費和資訊消費,重點發展養老、健康、旅遊、文化等服務,資訊消費,發展通信設施建設,鼓勵電子商務創新,加強網絡安全;2、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3、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引入民間資本破除壟斷。4、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淘汰落后產能,化解產能,打造升級版的中國經濟。5、擴大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6、積極主動對外開放,加快雙邊和區域合作。
關注改革重點領域:(1)體制改革領域,財政領域的改革可能會低於預期(市場關注中央和地方的權責分配可能很少涉及),而金融改革(民營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外管放權等)的力度可能會比較大,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國企改革、民營醫院改革和農村改革。
(2)從經濟產業的角度看,生態環保、新能源汽車、醫療產業、國防軍工、資訊安全等領域可能會較快的發展。另外,政府將會繼續加強對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問題的監管,在防范系統風險的前提下,金融產品的個體違約或更加市場化,信用風險爆破值得期待。
經濟加速放緩超預期,穩增長壓力驟升。
最新公布的1-2月份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三大需求均超期回落,1-2月工業增加值8.6%(前值為9.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9%(前值為19.7%),零售總額11.8%(前值為13.6%),加上之前的進出口同比增長-4.8%(前值為10.3%),數據顯示相比去年12月均出現大幅回落。從中觀數據看,發電量回落,鋼鐵和水泥價格和產量均出現大幅回落,顯示出庫存調整的沖擊和固定資本形成可能出現放緩。從金融層面來看,資金面異常寬鬆,一方面是外匯占款增加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投資活動減少,1-2月新增融額總量相比去年同期不增反降,貨幣信貸增速回落的背景下,資金卻異常寬鬆。總之,在庫存調整沖擊、投資回落和全球經濟階段性放緩的合力作用下,是經濟增長下行超預期的主要因素。
靜待政策信號。
一方面警惕經濟下滑對市場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關注穩增長措施何時出現。從兩會所透露的資訊來看,剛剛制定了經濟彈性有容忍度空間的基調,政策不會馬去轉向,但同時又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經濟已經出現加速下行的趨勢,聽之任之可能危及底線,我們認為仍維持底線思維,關鍵是看政府何時出手,主要關注就業和居民收入數據情況,去年四季度城鎮失業率4.05%(前值是4.04%),首次出現小幅反彈,如果今天一季度出現就業明顯下滑,政策出手的概率增加。當穩增長措施出臺前,市場需度過一度煎熬期,我們的規則是觀望為主,靜待政策信號。
投資規則:
經濟維持底線思維,市場低位震盪。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政策短時間難以馬上轉向,但是底線思維又不會讓經濟下滑過快,重點關注政策的變化,靜待政策信號的出現,之前保持適當謹慎。行業設定偏防御性行業的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傳統觸網和新能源汽車,還有主題投資的國企改革。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