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歐溫頓P2P騙4億元 2000多人被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尋找李曉湧,懸賞一百萬人民幣!”3月19日,在等待半個多月仍沒有任何一點消息的情況下,彭先生決定發起這樣一場懸賞和人肉,被尋找的這位“李曉湧”系中歐溫頓基金前總經理。不過,對於發起這場懸賞活動的中歐溫頓P 2P的受害者而言,“李曉湧”到底是不是真名也難以確定。

今年2月25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城市C B D的P 2P中歐溫頓被曝北京負責人李曉湧“消失”,受此影響,2000多名投資者近4億元資金無法贖回。據悉,目前盡管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但是由於該公司就連法人代表都是造假的,受害者就連發起民事起訴也沒有主體。中歐溫頓不過是去年以來爆發的近百個P 2P倒閉潮中的一例。據悉,自去年以來,P 2P在高收益的同時,也出現倒閉潮,業內人士對此舉出了目前假P 2P平台裝扮高大上、低收益行騙的新特點。而關注P 2P跑路事件的律師則表示,很多案件都還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還未進入投資者索賠階段。


第1步

編造一個“高大上”的謊言

北京投資彭先生是中歐溫頓2000多名中的一位,他被套住的資金高達100多萬。彭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去年5月份開始接觸到中歐溫頓的,由於朋友是中歐溫頓的員工,彭先生在經過一番調查后,選定了一個一年期的品種,收益率12%。可是如今,中歐溫頓已經出事,警方調查尚未有結果,彭先生投入的那100萬元是否還能拿回已成為一個未知數。

相比於彭先生,另一位中歐溫頓的投資者王先生顯得更加謹慎,不過也逃不過這一劫。王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其是去年通過朋友介紹,開始接觸到中歐溫頓的,經過初步了解后,由於P 2P平台出事較多,王先生仍心存警惕,所以在項目的選擇上,他不敢做多,也不敢選擇長期限的項目,只選擇三個月期限的品,很快王先生嘗到甜頭,開始追加資金。不過,盡管一開始萬分小心,王先生還是被中歐給坑了。

“我沒想到,看起來這麼正規、‘靠譜’的公司也會出事。”彭先生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投資前,他還親自到中歐溫頓公司位於北京國貿的辦公地點進行調查,再確認靠譜之后他才決定投資。

如今看來,中歐溫頓確實向投資者營造了一個“高大上”的假象。根據公司的介紹,中歐溫頓官方網站顯示,公司成立於2012年7月,並在北京、河北、內蒙古、上海、深圳均設有分公司及辦事處。該公司自稱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主要品包括P2P、基金、PE。並宣稱其董事長陳立秋為“深圳政協委員”,高管更有海外留學和金融機構工作背景。

中歐溫頓的騙局被揭穿始於今年2月25日。一位投資者告訴南都記者,2月25日,中歐溫頓有幾個客戶因未能提現,把一位中層管理員控制起來。隨后方知道,李曉湧已經消失了一個月了。與此同時,中歐溫頓多位高管無法聯繫。2月底,前往中歐溫頓辦公室的投資者發現,公司大門已經被封鎖,而海航大廈物業主管,他們已經跟中歐溫頓解除租賃合同。至此,中歐溫頓人去樓空。彭先生告訴南都記者,投資者已經組成了維權群,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約2000名投資者近4億元資金無法贖回,投資者主要是北京的,一小部分是內蒙的。

據悉,在出事后,有深圳P2P業內人士前往中歐溫頓位於深圳的總部處進行調查,赫然發現,其工商注冊資料顯示的深圳市羅湖區嘉賓路2002號彭年廣場35樓3557室並非這家公司,該公司早在幾個月之前已經沒有在此地辦公。

第2步

8%-13%收益區間很靠譜?

事實上,投資者那麼相信中歐溫頓,跟12%的年化收益率看上去靠譜有關。彭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以來,P2P不斷出事,而其中不少P2P收益非常高,對此他非常警惕,沒想到12%的收益率並不高,也被坑。

王先生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中歐溫頓給與的8%-13%收益是在國家規定的範圍之內。這些都是讓人生信任判斷的依據。

南都記者獲悉,根據受害投資者提供的資料,中歐溫頓主要在超市招攬客戶,大部分投資者是老年人。據悉,中歐溫頓在去年4月27日舉行客戶答謝會,其現場照片顯示,每個圍桌上都有老年人。“老人家去超市很正常,被這些經過專業培訓的業務員一發傳單一洗腦,再帶老人去公司一看,他們在北京國貿C B D有辦公地點。”據悉,中歐溫頓所有員工對客戶都有抵押資,對客戶100%保險,有投資人表示,“老人家獲取信息不是那麼順暢,他們難以通過互聯網去核實這些東西,比如公司的抵押資。”

而事后的事實聲明,中歐溫頓獲取的資金到底投向何處無人知曉。彭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出事后,他調查發現,他的資金所對應的品是債券全部虛假。據彭先生在警方處做筆錄時獲悉,警方查了部分債權列表,是假的。

第3步

法人造假,起訴都難

不過,中歐溫頓出事,並非沒有兆頭。

據悉,在圈到資金后,中歐溫頓看起來有正規的銀行托管也是原來投資者認為其靠譜的原因。根據中歐溫頓對外宣傳,投資資金由中國銀行托管,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但王先生告訴記者,2014年1月底,他已經對溫頓基金的托管有懷疑,做了調查后,發現溫頓雖然2012年在中國銀行開了戶,但卻一直都沒有做任何業務,並沒有募資是所的“中國銀行給與監控和托管”之,但是顧慮到自己的兩期品馬上到期,他沒有跟中歐溫頓進行質疑,誰知道就中招了。

對於已經出事的中歐溫頓,彭先生心裏充滿疑點。“如果沒有真實注資,為什麼其能在這麼多個監管較為規範的一城市成功設立公司。”彭先生,中歐溫頓的工商執照是真的,但是法人卻是一個假身份證注冊的,而且注冊資金高達1個億。

據悉,目前包括彭先生在內的投資者除了通過懸賞、人肉等方式尋找消失的負責人外,几乎沒辦法有其他的行動,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警方調查。而周三,他們得到的警方最新回復仍是目前沒法找到。而律師告訴彭先生等投資者,由於中歐溫頓的法人系造假,目前就算要進行民事訴訟也找不到起訴的主體。

[業內法]

警惕假高大上P 2P渾水摸魚

事實上,中歐溫頓高管集體消失並非孤例。截至2013年12月31日,網貸之家監測到已有75家P2P平台出現問題,而今年至今已經有近20家P2P平台出現問題。

人人聚財媒體總監劉俠風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溫頓爆發出來的問題,體現了一些假P2P的新特徵。這類公司一般有幾個特點:擁有龐大的下理財團隊、位於城市C BD的豪華辦公場所,理財資金和理財項目不匹配,操作不透明。而且為了讓人相信,其收益率一般在8-12%之間,收益率略高於銀行理財品,略低於P2P網貸平均收益率。

劉俠風表示,在不少地方,在超市、在廣場、在小區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中歐溫頓”這樣的所謂“基金公司”、“創投公司”、“財富管理公司”,給一些鑒別能力稍弱的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派發宣傳單,通過高收益吸引投資者注意。但這種操作模式,對不是P2P模式,而只是見P2P網貸這個概念熱,關注度高,渾水摸魚而已,已經有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存款的嫌疑了,踩紅線跳舞。

劉俠風介紹,近期一些P2P出事后,部分平台工作人員會假扮成為投資者混入投資者的維權圈中,散佈一些不可靠消息,並勸投資者找人進來接盤,讓龐氏騙局繼續得以繼續。而就在南都記者調查中歐溫頓時,就有一位自稱為投資人聯絡人的肖姓投資者主動與南都記者接觸,不過,其一直在表示中歐溫頓並非出事,目前應該繼續吸引資金運轉下去。不過,對於這位肖姓投資人,其他投資者認為,其應該是中歐溫頓滲入投資者中的“托”。

一位關注P2P跑路事件的律師告訴南都記者,P2P網絡金融存在的問題很新,目前還沒有出台具有針對性的法律。大多數問題都是通過刑事報案來解決,但現在很多的案件都還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還未進入投資者索賠階段。

采寫:南都記者 陳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