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滬港通首試 97券行108結算商參與 測試逼持股上限及額度耗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圖為港交所交易大堂。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港交所(0388-HK)及上交所於上周六(8月30日)起一連兩天作全網市場測試(港稱「演習」),其中,港交所昨晚(8月31日)指,合共97名交易所參與者(佔市場總成交量約80%)及108名結算商參與,兩天涵蓋了所有在市場演習中的計劃演習場景,有關演習順利完成。


香港《文匯報》報導,港交所指出,這次測試所檢視的範圍,包括香港及上海兩地市場間的北向及南向交易,以及相關的結算及交收程式。

上周六的其中一項測試為模擬北向交易其中一支股票的境外持股量合計達到28%(滬港通規定境外投資者合共持單一A股不可超過30%),因此不再接納該股票的買盤,直至有關持股量跌至低於26%。周日其中一項測試的模擬場景為北向交易每日投資額度耗盡,致餘下交易時段不再接納進一步買盤。

港交所會在是次市場演習後對所有測試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並採取適當的跟進行動。

另據大陸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券商的全網測試基本順利,但由於買賣A股是看不到經紀排隊情況,這使部分香港券商略感不適應。港交所目前已向有份參與演習的香港券商發問卷調查,料陸續收回問卷後,可以更詳盡了解香港券商所遇到的問題及意見。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許照中表示,該行幾天的測試都順利完成,亦沒聽聞業界有任何不順利的情況,相信有作測試的業界,都可如期成功參與「滬港通」。證券學會會長李細燕亦表示,香港券商的模擬買賣測試,運作基本暢順,但在A股交易上,有部分操作與港股經紀的習慣不一樣,例如要修改落盤,需先行取消之前的指示,才能再下達新的買賣指示,這需要時間適應。

另外,大陸券商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亦透露,現時在港買賣港股時,可透過經紀號碼來觀看個別經紀排隊詳情,但將來買賣A股,由於無法得知各經紀的排隊情況,可能令部分香港投資者不習慣。

身兼華誠證券主席的李細燕續指,其證券行安排了幾名同事測試交易,情況亦大致順利,未有大困難。惟當入盤價高於市價一成時,便出現買盤不能輸入的情況,其他操作大致順利。

這兩天的市場演習,是由上午9時開始至中午12時。據了解,港交所在測試中提供了20多個模擬A股交易編號給香港券商測試,當中包括中石化、民行及中海發展的A股等。港交所將在9月13日再舉行第二場市場演習,模擬的是緊急狀況下之運作程序。

至於滬港通的其他事宜亦有進展,包括在監管方面,據報香港證監會與中國證監會為兩地跨境監管與執法事宜已達成共識,短期內有機會發表聯合聲明。對於甚多人關注的資本增值稅徵收安排方面,據外電報導,港交所已要求大陸為有關稅項設立寬限期,待雙方釐清稅務實施細節後,才開始徵收,當中亦不涉及追溯權。

《星島日報》報導,致富證券投資銷售部董事郭家安表示,測試結果理想,不過大陸有報價網站2秒即更新,香港的滬股報價5秒才更新一次,會對限價盤造成影響。而且大陸報價配備價錢深度(最新首5位最佳買入和最佳沽出價)和圖表等,香港證券商若需要這些資料,則須向港交所購買。

郭家安續指,因滬港兩地做法不同,初始交易功能不如港股多,如為避免出現碎股,落盤後不可以改價,需要先取消,再下新定單。另外,因A股實行T+1制度,不可即日沽貨,證券商系統為此改動,除戶口結餘外,還加多一個「可沽結餘」,若當日買入貨,可沽結餘顯示會為零,即無法即日沽貨。

對是否多了大陸投資者前來開戶,郭家安表示,對港股感興趣的大陸投資者早有港股戶口;又稱目前有香港客戶查詢A股,不過預計參與滬股通的主要會是基金和外國投資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