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陳李:滬港通長期影響被低估 短期預期過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9月4日,瑞銀證券首席規則分析師、中國證券研究副主管陳李表示,滬港通的長期影響仍被市場低估,滬港通更深遠的影響在於a股市場定價機制的改變與交易結構的分化,預計a股估值不會再下跌,盈利增長有下跌風險,a股從現在到年底將有5%的漲幅。
關於滬港通對a股的影響,陳李續指:“一方面體現在海外資本在一部分大股票上會有遠遠高於現有qfii機制下的價格的影響力,另一方面,a股的交易結構會出現明顯分化分裂,大股票將由機構、外國資本來定價,小股票由散戶主導。”
針對近期市場預期滬港通開閘以后會有大量外資流入,陳李認為,短期內市場對滬港通預期或過高,目前滬港通的表現仍不是典型滬港通反映。因為技術細節方面的限制,包括賣出交易與托管制度、交易時間差異、投資范圍差異等等,初期滬港通的交易者可能主要來自qfii的換倉行動,最初的換倉交易將更多地發生在重倉股之上。
陳李提到,原先通過借入券商額度來購買a股的投資者,滬港通施行后,他們應會因為成本昂貴把現有額度還給券商,轉而使用滬港通額度來買入股票。再比如,一些qfii或會使用滬港通額度持有他們喜歡的上海股票,將原先寶貴的qfii額度投資深圳市場,或者企業債。在滬港通施行的10月,上海市場的新增凈流入資金可能有限,而深圳市場也應會有資金凈流入。
據了解,qfii、rqfii以及滬港通三個渠道下的境外額度總計為9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500億美元),占目前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為9%。滬港通的初定額度為3000億元(約490億美元),規模已經是過去12年qfii和過去4年rqfii批準總額度的一般。
陳李預計,若滬港通機制施行順利和國內市場回暖,未來1至2年之后境外資金或用完滬港通的3000億元額度,並提高qfii與rqfii的使用率,屆時海外投資者理論上可持有的股票市值高達9000億元。境外資金持倉市值應會逐漸放大。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