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
台灣政經
台以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PPH MOTTAINAI) 及台以智慧財產合作等二項備忘錄在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以色列經濟產業部貿易執委 Roey Fisher、智慧局局長廖承威及以色列專利局局長 Mordechay Sorek 的見證下,昨 (17) 日由我國駐以色列李雅萍大使及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游瑪雅 (Maya Yaron) 代表在第 15 屆台以經濟與技術合作會議中簽署,揭開台灣與以色列在智慧財產合作交流的篇章。
美國加州聯邦陪審團週五(14 日)裁定,蘋果 (AAPL-US) 侵犯了醫療監測技術公司 Masimo(MASI-US) 的血氧測量專利,須賠償 6.34 億美元。根據《路透》報導,Masimo 發言人確認,陪審團同意 Masimo 的主張,認為 Apple Watch 的運動模式與心率通知功能侵犯了 Masimo 的專利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近日宣布,將重新啟動調查程序,以判定蘋果更新後的 Apple Watch 是否仍涉及侵犯醫療監測技術公司 Masimo 的相關專利,並可能面臨新一輪進口禁令。蘋果週五早盤一度走強,最高觸及 275.96 美元,但在午後出現賣壓,股價自高檔回落並跌破平盤,股價收在 272.41 美元,小跌 0.20%。
美股雷達
德州聯邦法院的陪審團週一 (3 日) 表示,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因侵犯兩項涵蓋 OLED 技術的美國專利,須向專利持有人 Pictiva Displays 支付 1.914 億美元的損害賠償。Pictiva 主張,三星多項產品使用其技術以提升 OLED 顯示器的解析度、亮度及能源效率,構成專利侵權,並成功說服陪審團採納其說法。
台股新聞
亞洲最具指標性的技術交易平台「2025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已於昨(16)起盛大開展,展期至明(18)日。為協助優良專利業者開拓商機,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局)在發明競賽區特別設置「台灣專利超級站」專館,集中展出 113 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國發獎)的 40 件得獎專利,以「AI 跨域創新 智慧驅動未來」為策展主軸,展現台灣五大信賴產業及 AI、半導體等優勢產業的升級成果。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空中計程車新創公司 Archer Aviation 周三 (15 日) 宣布,以 1,800 萬歐元 (約 2,100 萬美元) 收購競爭對手 Lilium 的約 300 項先進空中移動 (AAM) 技術專利資產,進一步擴大其自有技術組合至逾 1,000 項。
台股新聞
隱形眼鏡廠晶碩 (6491-TW)2024 年 12 月對望隼 (4771-TW) 提出侵權告訴,認為望隼旗下蕾美等品牌的隱形眼鏡產品,涉嫌侵害晶碩發明專利。而望隼今 (12) 日接獲通知,晶碩已決定自行撤銷對望隼的專利侵權訴訟。 望隼表示,公司深知智慧財產權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與技術創新,並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動公司永續發展。
台股新聞
友霖 (4166-TW) 宣布,自行開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 P4 學名藥 tofacitinib,獲原開發藥廠輝瑞 (PFE-US) 的不起訴承諾書,成功挑戰專利,有望提前於 2026 年 6 月在美國上市,激勵友霖今 (5) 日跳空漲停。 友霖今天開盤即跳空漲停,鎖住 25.7 元,排隊委買單近 2000 張,成交量則約 300 張。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14 日) 宣布,旗下智慧手錶的血氧偵測功能將在美國部分機型重新啟用,透過軟體更新讓使用者可在 iPhone 上檢視血氧數據,這是該功能在歷經多年專利訴訟與進口禁令後重返美國市場。蘋果表示,Apple Watch Series 9、Series 10 與 Apple Watch Ultra 2 的美國用戶,將可在更新至 iOS 18.6.1 與 watchOS 11.6.1 後啟用血氧測量功能。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政府背景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北京屹唐半導體 (Beijing E-Tow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688729-CN) 周三 (13 日) 表示,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AMAT-US),指控其侵犯商業機密。
美股雷達
美國製藥巨擘默沙東 (默克 / Merck & Co.) 周二 (29 日) 宣布啟動重整計畫,預計每年削減 30 億美元成本,並將裁撤部分行政、銷售與研發職位,同時縮減全球房地產規模及優化製造網絡。此舉旨在應對其抗癌明星藥「Keytruda」即將失去專利保護、面臨學名藥競爭及美國政府價格下調的壓力。
台股新聞
亞洲美容保健暨生技保健展明 (24) 日開展,生技保健食品原料研發生產大廠綠茵 (6846-TW) 指出,綠茵將首度發表兩項全新研發原料「專利藍貽貝萃取 MussLift)」及「乳酸菌發酵物 BRETIDE」,並同步展出剛剛 取得台灣總代理權的「橄欖葉萃取 Oleavita」,聚焦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下面臨的健康挑戰,提出兼具科學實證與創新應用的全方位保健方案。
銀行
臺灣企銀 (2834-TW) 數位金融再創重要里程碑,今年再度榮獲國際權威財經專業媒體《亞洲銀行與財金》雜誌 (Asian Banking & Finance;ABF) 頒發「臺灣年度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Year)」及「臺灣年度普惠金融倡議 (Financial Inclusion Initiative of the Year)」雙獎肯定,表彰該行在數位領域的用心與成果。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製藥大廠默沙東 (默克 / Merck) 周三 (9 日) 宣布,將以約 100 億美元收購英國肺病療法公司 Verona Pharma Plc,藉此強化旗下呼吸道治療業務,並為當家抗癌藥 Keytruda 於 2028 年專利到期後的營收挑戰預作準備。
科技
美國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 AI 研究院今年 4 月發布第 8 份年度《AI 指數報告》,這份 456 頁的權威報告全面追蹤 2024 年全球 AI 發展脈絡,涵蓋技術研發、經濟影響、政策治理、公眾認知等八大方面,揭示 AI 正以「超預期速度」滲透人類社會。
台股新聞
電源供應器廠康舒 (6282-TW) 今 (2) 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子公司康躍科技將讓與商標權及專利權予 100% 持股之子公司立卬(OmniOn Power Technology GmbH),強化全球智慧財產管理架構,並優化歐洲整體營運布局。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3) 日宣布,加入全球專利授權平台與非營利組織 LOT Network(License on Transfer, LOT),展現積極防範專利主張實體 (Patent Assertion Entities, PAEs) 訴訟風險的決心。
美股雷達
倫敦上訴法院周四 (1 日) 裁定,蘋果 (AAPL-US) 必須向美國專利持有人支付 5.02 億美元,以用於包括 iPhone 和 iPad 在內的設備中使用 4G 專利,這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的最新進展。總部位於德州的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於 2019 年在倫敦起訴蘋果公司,指控其使用了一些 Optis 所稱對於 4G 等某些技術標準至關重要的專利。
台股新聞
合作金庫銀行佈局 AI 策略藍圖,基於組織的「AI 就緒度分析」,由下而上的 CoLAB (創新實驗室) 跨部門創新種子成員和中階幹部,定義 4 大 AI 願景機會區塊和 109 項 AI 業務需求,共整合出 42 個應用提案,最後以使用者體驗、商業價值與執行度三個核心構面,評選出「知識管理」為今年度的 AI 優先行動方案。
台股新聞
PC 品牌華碩 (2357-TW) 今 (14) 日宣布,躋身 2025 年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2025)榜單,旨在表彰全球最具創新實力企業。根據科睿唯安調查,華碩憑藉強大專利策略、專利影響力與全球布局的突出表現,展現其卓越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