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川普





  •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周二 (2 日) 公布第二季交車量達 38.4 萬輛,雖優於市場最悲觀預期,仍較去年同期減少 14%,連續第二季出現年減,突顯該公司正面臨全球競爭加劇與政治風險交織的壓力。儘管如此,中國市場 6 月交車量首度出現年成長,為其在亞洲帶來一線曙光。






  • 據陸媒《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大跌逾 10%,創下 38 年來同期最大跌幅,市場對美元的悲觀情緒達到新高,引發了美元霸權是否已進入「黃昏時分」的深刻討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雖稱穩定幣可望鞏固美元霸權,然而,穩定幣是否真能挽回市場對美元信用的信心,仍是各界熱議的焦點。






  • 美股雷達

    美國 6 月 ADP 民間就業人數意外下滑 3.3 萬人,為逾兩年來首見負值,市場對勞動市場前景再起疑慮。受此影響,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2 日) 開盤漲跌互現,標普指數連日漲勢暫歇,債市短天期殖利率表現相對穩定,美元則自 2022 年來低點反彈。






  • 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 (Maersk) 周三 (2 日) 在最新全球市場更新報告中表示,目前美國進口商平均實際關稅水準約為 21%,大幅低於美國總統川普在 4 月初宣布全面加徵關稅後曾短暫衝高的 54%。這項估算是根據馬士基自家計算的「按貨櫃重量加權的實際平均關稅率」指標。






  • 美股雷達

    美國周三 (2 日) 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 ADP 就業報告顯示,美國 6 月民間企業新增就業人數意外轉為負值,創下 2023 年 3 月以來首見,顯示企業招聘力道持續疲弱,也為本周即將出爐的官方非農就業報告增添不確定性。美國 6 月民間企業新增就業人數意外轉為負值,創下 2023 年 3 月以來首見。






  • 根據《彭博》周三 (2 日) 報導,儘管美中之間的貿易休兵仍在延續,北京當局正密切關注另一股趨勢:美國正與亞洲與歐洲主要貿易夥伴洽談新協議,試圖排除中國企業,重塑全球供應鏈。美國與多國的談判進展加速,距離 7 月 9 日的關稅期限僅剩一周。美方力推貿易協定納入限制中國內容的條款,或要求各國承諾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 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與川普總統就其簽署的稅收和國內政策法案發生爭執之際,馬斯克再次呼籲成立一個新的政黨——但即使對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來說,這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馬斯克將其新黨命名為「美國黨」(America Party),旨在提供「民主黨 - 共和黨一體黨」之外的替代方案,讓人民有真正的「聲音」。






  • 據《CNN》報導,儘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按照原計畫,於 5 月底辭去政府職務,回歸業務以挽救這家電動車巨頭的頹勢,但他似乎仍無法擺脫政治漩渦。這份政治糾纏,正進一步成為特斯拉面臨銷售下滑和聲譽受損的額外負擔。對特斯拉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殷切期盼馬斯克能真正放下政治「擴音器」,挽救公司的未來。






  •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 日) 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期頻繁抨擊「大而美」法案一事進行強硬表態,稱正考慮將這位科技巨頭驅逐出境。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將馬斯克頗具爭議的早期移民往事重新推至鎂光燈之下。現年 53 歲的馬斯克坐擁美國、南非、加拿大三重國籍。






  •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News) 的母公司派拉蒙全球 (PARA-US) 已同意支付 1600 萬美元,以解決美國總統川普就去年秋季《60 分鐘》新聞報導,提起的一項法律上存疑的訴訟。此訴訟源於川普指控「60 分鐘」節目「欺騙性地編輯」了對時任副總統賀錦麗 (Kamala Harris) 的採訪內容,特別是她就以色列 - 哈馬斯戰爭的回應部分,聲稱此舉旨在偏袒民主黨候選人並損害他。






  • 「木頭姐」伍德 (Cathie Wood) 管理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周二 (1 日) 大舉買入特斯拉 (TSLA-US) 股票,儘管在馬斯克 (Elon Musk) 與美國總統川普再度爆發衝突後,特斯拉股價大幅下跌,但這並未動搖 Ark 對該公司長期前景的信心。






  •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週二(1 日)公開表示,如果不是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進口商品關稅加徵政策,聯準會早已放寬貨幣政策降息了。根據《CNBC》報導,當被問及如果川普未宣布具爭議性的提高關稅計劃,聯準會是否會在今年再次降息時,鮑爾回答:「我認為是這樣的。






  • 日媒近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官員正為川普的訪中行制定行程計畫。且不是自己一個人來,而是要帶一個最頂尖的 CEO 天團來,包括輝達黃仁勳、蘋果的庫克,還有貝萊德、花旗、波音的執行長,都在川普訪中團的名單上。《北向財經》報導,這項安排明顯是在效法川普今年稍早的中東之行。






  • 幣圈

    週二(1 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宣布,其提出的《終結加密領域腐敗》(End Crypto Corruption Act)修正法案遭到否決。該法案原擬禁止當選官員藉由參與加密貨幣項目謀取私利,但最終僅以 46 票贊成、54 票反對未能通過。






  • 儘管宏觀風險重重,包括迫在眉睫的關稅政策和疲軟的消費者支出,但市場依然活躍,股市從 4 月的低點歷史性地反彈,以高點結束了今年上半年,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的顯著漲幅,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緩和,以及關稅相關衝突的降級,其中包括所謂的「TACO(川普總是退縮) trade」理念,反映了部分投資者認為總統雖然在關稅問題上言辭強硬,但最終卻很少全面付諸實踐。






  • 基金

    川普可能提前於第三季未宣布 Fed 主席繼任人選,此外,美財政部宣布與 G7 達成協議,美國將被豁免部份由其他國家徴收稅款以換取刪除資本稅條款。川普關稅 7 月 9 日大限將至,若其他國家未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川普聲稱仍能主動提供方案。加權指數連日 (截至 6/30) 收在年線之上,底部成形,預期將在年線附近測試支撐。






  • 幣圈

    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與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美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雙重敘事。一方面,白宮首次證實「美國比特幣儲備」計畫已邁出實質步伐;另一方面,總統川普個人的加密貨幣資產卻迅速膨脹,占其總財富的 60%,引爆華盛頓內部對利益衝突的激烈爭論。






  • 美股雷達

    在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一週後(7 月 9 日)對包括歐盟和日本在內的數十個經濟體重新實施高額關稅之際,許多國家仍在爭分奪秒,希望能達成協議,以避免最壞的衝擊。此關稅措施是川普總統於今年四月以貿易關係中缺乏「互惠」為由所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之一。最初,美國對大多數貿易夥伴加徵了 10% 的關稅,並計畫後續對存在鉅額貿易逆差的國家實施更高的客製化稅率。






  • 美股雷達

    本周由於美國適逢獨立紀念日連假,6 月非農就業報告提前一天到周四 (3 日) 公布,MarketWatch 報導,如果報告顯示新增人口大幅趨緩、或失業率明顯上升,可能迫使聯準會 (Fed) 在 7 月底的決策會議上就降息。目前美國就業市場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貿易戰讓企業凍結人力招募、人工智慧 (AI) 搶走人類的工作、移民遣返導致可用勞動力減少。






  • 美股雷達

    美股三大指數周二 (1 日) 晚間出現漲跌不一的局面。美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在會議上重申,降息的節奏應完全依賴經濟數據的表現。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繼續對鮑爾施加壓力,要求聯準會應儘早將利率降至 1%。綜合媒體新聞報導,川普在 6 月 30 日再次對鮑爾發動攻擊,認為聯準會應迅速降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