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科技
隨著 1.4 奈米晶圓代工競賽進入關鍵階段,台積電 (2330-TW) 、英特爾 (INTC-US) 與三星三大晶圓巨頭正展開不同戰略布局。台積電穩步推進 1.4 奈米製程,預計 2028 年量產;英特爾則將重心從 18A 轉向 14A,調整戰略搶市;而三星則因財務壓力宣布延後 1.4 奈米量產至 2029 年,各家企業選擇揭示晶圓代工格局正在重塑。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在有報導稱英特爾 (Intel)(INTC-US) 可能不再對外部晶圓代工客戶提供其耗資數十億美元開發的製程技術後,英特爾股價周三 (2 日) 重挫逾 4%。《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表示,該公司先進製程 18A 未能成功吸引新客戶,因此可能停止對外提供此項技術。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英特爾 (Intel)(INTC-US) 股價周三 (2 日) 收跌逾 4%,而台積電 (TSM-US) 股價上漲近 4%,原因是有報導指出,英特爾新任執行長正考慮對該公司的代工策略進行重大調整。此前《路透》報導指出,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正評估是否將重心從 18A 製程轉向下一代的 14A 技術。
美股盤中
英特爾(INTC-US)截至台北時間02日21:59股價下跌1.18美元,報21.68美元,跌幅5.14%,成交量26,408,052(股),盤中最高價22.77美元、最低價21.67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25%S&P 500指數:+0.03%NASDAQ指數:+0.22%費城半導體指數:-0.03%英特爾(INTC-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1.33% 近 1 月:+16.88% 近 3 月:+3.63% 近 6 月:+13.97% 今年以來:+13.97%。
美股雷達
根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 (INTC-US) 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正考慮對代工業務進行重大改革,以吸引大型客戶。此策略若實施,將可能與前任執行長的規劃背道而馳,帶來高昂代價。《路透》報導指出,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實施,英特爾所謂的「代工」業務的新策略將不再向外部客戶推銷公司長期開發的某些晶片製造技術,包括 18A 及其變體 18A-P。
台股新聞
電子紙大廠元太 (8069-TW) 今 (1) 日宣佈,透過英特爾 Intel Smart Base 技術,打造貼近 AI PC 產品設計需求的輕薄模組;結合彩色電子紙與筆電觸控板的全新電子紙觸控板方案,可成為筆電的可視覺化 AI 輔助人機介面。
美股雷達
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正大刀闊斧推動英特爾裁員與管理改革,首席策略長 Safroadu Yeboah-Amankwah 將正式離職。這是自陳立武(Lip-Bu Tan)於今年 3 月出任英特爾執行長以來的最新高層異動。
美股雷達
The Oregonian/OregonLive 報導,英特爾 (INTC-US) 已告知員工將逐步結束汽車業務,可能裁撤該門部大部分員工,這是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精簡營運、重返核心的舉措之一。根據這則周二刊出的報導,英特爾已透過內部訊息告知員工,公司計劃「逐步結束以英特爾為架構的汽車業務」。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2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進口半導體徵收最高 25% 關稅的構想,在各界激起廣泛反對聲浪,從汽車、船艇製造到科技與加密產業均表達憂慮,擔心此舉恐擾亂供應鏈、推高成本、削弱美國技術競爭力。根據美國商務部針對這項提案的審查程序,目前已收到逾 150 份來自企業、產業團體與外國政府的意見,顯示反對聲音遍及各行各業,連台灣與中國政府也罕見在此議題上發出類似警告。
美股盤中
英特爾(INTC-US)截至台北時間24日22:36股價上漲1.06美元,報22.25美元,漲幅5%,成交量28,671,316(股),盤中最高價22.25美元、最低價21.33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8%S&P 500指數:+0.83%NASDAQ指數:+1.1%費城半導體指數:+3.21%英特爾(INTC-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2.17% 近 1 月:+5.69% 近 3 月:-12.65% 近 6 月:+4.9% 今年以來:+5.69%。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再次大筆拋售 Credo Technology (CRDO-US) 這檔股票,該公司為高速連接解決方案供應商。陳立武是 Credo 的董事,他在 6 月 12 日至 13 日期間共出售了 103,527 股 Credo 股票,總價值 780 萬美元,平均每股價格為 75.36 美元。
美股雷達
為推動業務重振計畫,英特爾 (INTC-US)周三 (18 日) 宣布多位工程部門高管的任命,旨在透過引入外部技術與行業經驗,強化工程創新能力與客戶導向,重塑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此次調整正值執行長陳立武上任三個月以來推動策略重組的關鍵階段,進一步明確了以工程為核心、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轉型方向。
美股雷達
《俄勒岡人報》報導,一封內部備忘錄顯示,英特爾將從 7 月開始裁減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部 (Intel Foundry) 15% 至 20% 的員工。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部負責為外部客戶設計、生產與封裝半導體。最新的備忘錄由英特爾副總裁 Naga Chandrasekaran 發出,內容稱此次裁員是「艱難但必要的」,預計將削減 15% 至 20% 的人員。
美股盤中
英特爾(INTC-US)截至台北時間11日21:46股價下跌1.11美元,報20.98美元,跌幅5.01%,成交量21,023,679(股),盤中最高價21.83美元、最低價20.95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06%S&P 500指數:+0.04%NASDAQ指數:+0.03%費城半導體指數:+0.39%英特爾(INTC-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11.85% 近 1 月:+3.08% 近 3 月:+10.79% 近 6 月:+9.52% 今年以來:+10.12%。
台股新聞
英特爾 (INTC-US) 今 (11) 日宣布,攜手宏碁智醫,藉由其 AI 輔助診斷軟體,與自家的軟硬體技術結合,只需幾秒鐘就能提供準確的眼科檢查診斷結果,相比於傳統需花費數小時以及數周,時程大幅縮短,且全程為 AI PC 的邊緣運算。英特爾指出,在診所裡進行全面性的眼科檢查,通常需要近 2 小時,其中多數時間都在等待散瞳劑生效,才能開始進行各項檢查。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在 2025 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正式宣布,全新作業系統 macOS 26「Tahoe」 將是最後一個支援英特爾 (INTC-US) 處理器的 macOS 版本,象徵蘋果與英特爾長達 20 年的晶片合作正式結束,邁向全面 Apple Silicon 的時代。
美股盤中
英特爾(INTC-US)截至台北時間11日01:09股價上漲1.03美元,報21.51美元,漲幅5%,成交量57,806,824(股),盤中最高價21.51美元、最低價20.28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36%S&P 500指數:+0.47%NASDAQ指數:+0.38%費城半導體指數:+2.13%英特爾(INTC-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3.75% 近 1 月:-4.39% 近 3 月:-0.78% 近 6 月:-1.59% 今年以來:+2.14%。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在周一 (9 日) 的全球開發商大會 (WWDC) 後正式宣布,新推出的 mac OS Tahoe 26 將是最後一代可在使用英特爾(INTC-US)Mac 上運作的 Mac 作業系統,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蘋果大約 20 年前開始供應採用英特爾晶片的 Mac,不過從 2020 年底開始,便在 Mac 上使用自家研發的 Apple Silicon 晶片,取代英特爾晶片。
台股新聞
因應人工智慧技術在臨床醫療領域的加速發展,醫揚科技 (6569-TW) 作為專業醫療 AI 設備的領導開發廠商,持續導入輝達 (NVDA-US)NVIDIA Holoscan & IGX 平台,以及英特爾 (INTC-US)Intel 最新 NPU 技術,分別在醫療影像 AI 與長照邊緣 AI 運算領域落地執行。
美股雷達
《CNBC》周四 (29 日) 報導,現年 65 歲的半導體業界重量級人物陳立武 (Lip-Bu Tan),在 2025 年 3 月中接任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他不僅曾擔任 Cadence Design Systems 執行長長達 12 年,也曾投資中國的中芯國際 (00981-HK),並坐擁與全球半導體企業關係緊密的 Rolodex 通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