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美股雷達
美國多位科技界的億萬富翁正籌備創辦一家新銀行「Erebor」 ,旨在填補矽谷銀行(SVB)倒閉後留下的空白,服務包括加密貨幣公司在內的新創企業。知情人士透露,Erebor 將獲得以科技界一眾重量級投資人支持,包括國防技術公司 Anduril 共同創辦人 Palmer Luckey、Palantir(PLTR-US) 創辦人 Joe Lonsdale 等。
美股雷達
華爾街大型銀行通過聯準會 (Fed) 今年較寬鬆的壓力測試之後,周二 (1 日) 宣布加發股力和擴大庫藏股計畫,擴大回饋股東。摩根大通 (JPM-US) 宣布季配息提高到每股 1.5 美元,並新授權 500 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周二生效。美國銀行 (BAC-US) 也把股利提高到每股 0.28 美元,富國銀行 (WFC-US) 股利加碼為每股 0.45 美元。
台股新聞
金管會推動台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高雄資產管理專區今 (1) 日正式啟動,據統計,已有 6 家銀行及 2 家壽險於首日開業,其餘獲准的銀行近期也將陸續開辦專區試辦業務,另外,證期局、保險局尚在審核多家業者申請進駐專區的案件。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截至目前,共有 17 家銀行獲准辦理財管 2.0 業務,其中 14 家申請進駐高雄專區,並已獲得銀行局的核准,於今年 7 月起試辦一年至明年 6 月 30 日止,主要承作業務對象為資產超過億元的客戶。
幣圈
隨著上市轟動市場,「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CRCL-US) 宣布正申請美國國家信託銀行執照,預計成立全美首家「國家數位貨幣銀行」(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進一步推動數位貨幣與傳統金融體系的整合。
幣圈
美國近期迎來重大金融監管轉變。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近日宣布,正式將「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從銀行監管評估體系中移除。這項改革由超過 30 家加密貨幣企業與美國銀行家協會(ABA)共同長期推動,象徵美國銀行業監管邁向更加市場化與理性治理的新階段。
台股新聞
金管會推動台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今 (19) 日宣布通過 13 家銀行進駐高雄專區,預計今年 7 月正式啟動,銀行試辦業務將以 1 年為期定期檢視成果,此次開放 22 項業務均有銀行提出申請,以授信業務 (自行質借、保險融資及 Lombard Lending)、家族辦公室及跨境金融服務 3 項為大宗。
台股新聞
近月新台幣匯率強升,臺銀牌告日元現鈔賣出價今 (18) 日再度出現「0.2067」,挑戰去年 7 月創下的史上最甜價,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看準換匯好時機,祭出「美日換匯享回饋」限時活動,2025 年 5 月 29 日起至 7 月 31 日止,透過 Bankee App 換美元或日元,單筆最高可享新台幣 500 元回饋、不限筆數,不論是要撿便宜囤日元,或是補美元投資部位,現在出手時機剛好。
國際政經
在以色列與伊朗近期爆發軍事衝突、雙方互射飛彈的緊張局勢下,一個疑似與以色列有關聯的駭客組織「掠食麻雀」(Gonjeshke Darande)週二(17 日)在社群媒體上聲稱,已成功對伊朗國營銀行 Bank Sepah 發動網路攻擊,並摧毀其內部資料。
基金
川普的政策動搖了美國及其金融資產的穩定性,近期美國股市、美元和美國公債都因此出現劇烈波動,目前關稅發展不確定性仍未完全解除,投資人正尋求在美國以外多元化投資。野村投信表示,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更具吸引力的主要理由為:1) 日本資本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股市總市值在成熟國家中僅次於美國。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12) 日公布最新統計,32 家信用卡發卡機構,4 月合計簽帳金額達 3733 億元,月減 1%,銀行局官員分析,4 月為傳統消費淡季,各家普遍不顯著,但仍是歷年同月新高,主要因國人已習慣刷卡消費,帶動簽帳金額逐年攀升。根據統計,今年前 4 月累計刷卡金額來到 1 兆 4844 億元,年增 5.5%,改寫史上同期新高。
鉅亨新視界
AI 爆發式成長帶動大規模投資商機,美國四大雲端服務商 (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 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 持續上調資本支出 (Capex) 計畫。根據彭博最新綜合預估顯示,4 大 CSP 資本支出料將在 2025 與 2026 年分別突破 3100 億與 3300 億美元,相較 2024 年的 2280 億美元水準出現顯著躍升,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訪問中東三國促成超過 2 兆美元的投資與合作協議等,未來數年全球民間企業或政府引領的 AI 投資計畫加總可望達數兆美元之譜。
台股新聞
為防堵詐團人頭帳戶,目前已有 10 餘家銀行宣布,暫停以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立數位帳戶的身分驗證方式。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今 (10) 日表示,並非憑證本身出問題,下周會邀集公會、國銀及數發部、內政部共同開會研商如何強化去風險化措施,不希望自然人憑證開戶功能未來全面停用。
台股新聞
去 (2024) 年新光金併購案引發雙龍搶珠爭議,金管會今 (10) 日預告金控投資管理辦法修正草案,銀行局長童政彰明確闡述金管會對於金融機構整併的立場,未來會傾向支持以合意基礎做為審核案件的主要考量,也就是支持合意併購,他強調,「公開收購就是要拿出現金、持股超過 25%」,才能確保金融市場穩定,此次修法也鬆綁申請投資後的雙重槓桿比率 (DLR) 不得超過 125% 規定,完成預告後預計第三季上路。
鉅亨新視界
目前關稅發展持續撲朔迷離、不確定性仍未完全排除,投資人正尋求從美國以外進行多元化投資。野村投信表示,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能成為投資美國以外成熟股市的不二選擇,除了巴菲特加持,還有以下原因﹕1) 日本資本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股市總市值在成熟國家中僅次於美國。
《彭博》周一 (9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英國巴克萊銀行 (BCS-US) 計劃在投資銀行部門裁減超過 200 人,作為執行長文卡塔克里希南 (C.S. Venkatakrishnan) 提高該業務獲利能力的措施之一。巴克萊投資銀行部門的投資銀行、全球市場及研究部門預料都將受到影響,其中最高層的董事總經理 (Managing Director) 職位也難以倖免。
外匯
美國公債因流動性高,普遍被認為是全世界相對安全之資產。2011 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之比例達到 94%,創當時最高紀錄,主要係因應 2008-09 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國政府猛增支出所致,當年 8 月,標準普爾全球 (S&P Global) 成為三大評級機構中,首家下調美國債信最高評級的機構,當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 ( FED Fund Rate) 僅 0.25%,通貨膨脹率則自 3% 逐步下降,金融市場認為不會造成美國資產價格長期損害,因而未產生太大反應,對美國公債的需求仍大幅上升。
鉅亨新視界
「令和米亂」?近期日本當地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就是:哪裡買得到米?米價,在日本茲事體大。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2024 年年中,全國超市 5 公斤袋裝米的平均價格不到 2500 日圓。但一年後的 2025 年 5 月,一樣規格的袋裝米價格,普遍已超過 4000 日圓。
美股雷達
《彭博社》周三 (4 日) 報導,摩根大通即將開始接受比特幣 ETF 作為貸款抵押品。摩根大通計劃在評估客戶的淨資產和流動資產時,將數位資產的持倉納入考慮範圍,並在審核貸款資格時,將加密貨幣資產與股票、車輛和藝術品等傳統資產類別並列考慮。此舉顯示出在美國監管環境逐漸寬鬆的背景下,機構對數位資產的信心不斷增強,財富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斷進化。
國際政經
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不穩定加劇下,黃金價格走勢受到高度關注。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預估,全球央行目前每月平均購入約 80 公噸黃金,相當於市值約 85 億美元。根據《彭博》報導,儘管多數購金活動低調進行,但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可能是主要買家之一,還有大量匿名資金透過瑞士進行黃金交易。
美股雷達
國際知名信用評等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 週二( 3 日)確認美國銀行 (BAC-US) 的信用評等,維持其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等(IDR)為「AA-」,短期評等為「F1+」,展望則維持為「穩定」。與此同時,美國銀行國家協會(Bank of America, N.A.) 的長、短期 IDR 分別維持在「AA」與「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