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
台灣政經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今 (6) 日前往台電大潭電廠及中油大潭配氣站視察,關切大潭電廠新建機組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供氣測試進度,指示進行相關測試時應落實各項風控規定,維持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作。因核三 2 號機執照今年屆期,台電表示今年除大潭 7 號機外,興達新 1 號機、興達新 2 號機及台中新 1 號機亦將陸續加入供電行列,總裝置容量達 480 萬瓩,新增機組容量遠高於核三 2 號機的 95 萬瓩。
台灣政經
為因應川普關稅衝擊台灣產業,行政院近期編列 4,100 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草案」提列之特別預算,包含撥補台電 1,000 億元。工商協進會今 (2) 日表達關切,並籲請朝野各界,就能源問題,應理性協商討論,強調能源穩定才是對產業最好的發展。
台灣政經
台灣產業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今 (2) 日至新北市產業園區與業者座談,持續展開傾聽之旅。會中新北市長侯友宜反應,業者憂心缺電危機,賴清德表示,經過經濟部盤點, 台灣 2032 年以前穩定供電無慮,也強調台灣經濟仍具韌性,盼將危機化為轉機、再轉為商機。
台股新聞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呼籲,近年 AI 己成全球局勢發展、產業營運興衰的焦點,為確保我國發展 AI 有充足電力支撐算力,對於包括撥補台電 1000 億元在內的政策,只要能確保電力系統韌性和穩定度,都應支持。彭双浪也指出,減碳是國際趨勢,在積極確保電力系統韌性和穩定度的同時,應借助這次機會,喚起全民節能意識,重新檢視能源配比、加速電力排碳系數下降,趕上全球腳步,更可透過公私協力,擴大對淨零創新的投入規模,以掌握備受重視的未來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經濟部長郭智輝 (1) 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受訪,關於對美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五月一定可以談判」,他表示,目前的進度可以談判,所以關稅談判五月「一定可以」,針對核管法修法動態,郭智輝表示,如果法律通過,政府「當然沒有不執行」。針對黃仁勳提及中國科技進展,認為「中國科技實力不容小覷」,郭智輝表示,中國的科技確實是在追趕中,大概不到一年之內。
台股新聞
高雄「亞灣 2.0 計畫」首件市府招商案正式動工,由市府攜手台電與興富發 (2542-TW) 集團推動的「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案」於今 (30) 日舉行動土典禮,此一公辦都更案總投資達 470 億元、預計於 2031 年底陸續完工,成為結合高科技產業、智慧與淨零建築的全新城市地標。
台股新聞
繼經濟部長郭智輝今 (29) 日上午於受訪說明 5 月核電除役後的電力結構,經濟部下午發布新聞稿說明,核電廠 40 年運轉執照到期除役是依法行政,政府已針對核電如期除役提前準備因應,今年預計有多部燃氣機組可上線運轉。台電亦表示,核三 2 號機 5 月將如期依法除役,並已規劃近 500 萬瓩新機組接棒,將可供電無虞。
台股新聞
針對 4100 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率團隊今 (28)日上午赴立法院拜會朝野各黨團說明。面對藍白黨團質疑該條例含補助台電 1000 億元是「暗渡陳倉」,卓榮泰表示,團隊在與產業座談時,業界多表希望電價要能穩定,避免除關稅外再承受電價上漲的雙重打擊,故為平穩物價、協助產業,懇請在野黨團能夠支持該方案,將台電 1000 億挹注納入特別條例當中。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8) 日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電價凍漲。但在台電年年虧損下,仍有工商團體預期未來恐怕仍是年年調漲,三三會企業交流會表示,唯一解方就是調整能源政策,將「非核家園」改為「低碳家園」,持續發展核電,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三三會表示,對此次決議不調漲電價,工商界予以尊重,但之後還是有可能調漲,仍會對民生和產業造成重大影響,此外政府以補貼、增資等方式協助台電解決財務缺口,這些也是人民納稅的錢。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8) 日召開電價審議會,會後決議凍漲電價,並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對電價凍漲,國內工商團體包括工商協進會、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對政府穩定物價,表達贊同與肯定,也呼籲朝野能達成共識,未來確保台電的財務健全。工商協進會表示,審議委員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此次決議凍漲,對政府穩定物價的態度持贊同與肯定。
台股新聞
今 (28) 日電價審議會決議 4 月電價暫時凍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為穩定國內物價,台電長年扮演「擋土牆」角色,並轉達審議委員意見,強調國際燃料成本的上漲以及台電自行吸收成本,才是造成巨額虧損主因,此外,維持空屋供電的不敷成本,雖佔較小比例,但也被檢討是導致台電額外支出的因素。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28)日召開 114 年第 1 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記者會由次長賴建信主持,他表示,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慎重看待電價對物價的影響,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並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穩健台電財務體質。
台股新聞
電價調漲委員會於今 (28) 日下午舉行,將公告 4 月電價調漲幅度,電價調漲委員、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會前表示,電價調漲看來勢在必行,若調漲用電引發民怨,他認為「誰決定就誰負責」。許舒博表示,他認為造成台電重大虧損的部分,仍在再生能源購置的部分,台電的發電原料燃煤、天燃氣今年實際價格往下降,但台電仍以 2023 年的燃料價格進行估算,有點高估差額。
台股新聞
今 (28)日下午將召開電價審議會,決定 4 月新電價,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台電負債中的 3000 億元和之前電價凍漲有關,若能撥補,對台電財務「有非常顯著的幫助」,但他也表示,台電要從經營跟管理上面去努力,並建議財務改善可運用的管理工具很多。
台灣政經
今 (24) 日上午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四年來撥補台電超過 3000 億元,電價卻仍持續上漲,台電強調,政府過去增資台電 2500 億元並非補貼,而是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無法填補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導致的虧損,台電並強調,近年來竭力扮演「物價消波塊」的角色,也間接抑低我國的物價指數。
台灣政經
電價審議會預計在本周五 (28) 日開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目前正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外界關注此波電費將調漲多少?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 (24) 日表示,電價一旦調漲,將影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民生用電,這是兩難的局面,期待朝野能協商取得共識,好好往前走。
台股新聞
台電財務虧損,引發外界質疑圖利光電業者,對此森崴能源 (6806-TW) 今 (20) 日說明,去年賣給台電的再生能源光電金額僅有 1.06 億元,約占全年營收 0.54%,主要的電力銷售客戶多為民間企業,盼外界勿產生誤解。 台電財務持續虧損,主因為電價未跟著燃料上漲,加上無法使用核電,只能以躉購費率買綠電,卻被質疑圖利特定光電業者,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於昨 (19) 日澄清,包括雲豹能源 (6869-TW) 等四大能源公司有 8 成的光電都是賣給民間,剩下 2 成才買給台電,以去年計算價格在 15 億元以內,並非台電虧損主因。
台股新聞
經濟部將於三月底前召開電價審議會,討論四月電價是否調漲,因民生用電多次凍漲,致台電近年虧損部位加大,四月電價漲聲響起。對此,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 (12) 日表示,電價調升無可厚非,但牽涉到工業、民生用電等問題,仍盼朝野經協商後,能達成共識解決。
台灣政經
立法院今 (11) 日審議總預算覆議案,行政院針對日前提出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覆議案進行報告及詢答,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時提出 3 大窒礙難行之處,他並強調,撥補台電 1 千億元若遭刪除,將迫使台電最後只能調漲電價,進而民生物價上漲、國人生活負擔加重,期盼立院以人民福祉為依歸,理性討論,支持覆議。
台股新聞
經濟部將於 3 月底前召開電價審議會,針對電價是否調漲?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7)日表示,因行政院擬補貼台電的千億預算遭刪除,經濟部還在努力希望能爭取國會支持,希望立院支持台電,至於電價,依法仍要由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委員討論決定,經濟部只是執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