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
日本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周四 (13 日) 正式宣布,已結束合併談判,這項合作計畫原本有機會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據雙方聲明指出,自簽署諒解備忘錄以來,兩家公司的管理團隊已經討論並考慮了周圍的市場環境、業務整合的目標以及整合後的管理策略和結構。
歐亞股
日經 225 指數 (NKY) 周三 (13 日) 開盤一度站回 3 萬 9 點,但在川普關稅疑慮、市場權衡鮑爾談話所帶來的影響之下,漲幅逐漸收斂,終場上漲 0.42% 或 162.53 點,報 38,963.7 點,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紅。東證指數 TOPIX(TPX) 終場上漲 0.01% 或 0.32 點,報 2,733.33 點。
台股新聞
日本日產汽車 (Nissan) 與本田 (Honda) 合併案傳出面臨破局,鴻海 (2317-TW) 再次迎來機會,對此,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 (12) 日也證實,跟日本車廠的合作案在最近 1-2 個月就會有好消息。劉揚偉表示,鴻海一直都有跟很多家車廠接觸,日產、本田都是對象之一,跟日產的大股東雷諾也有接觸,確實也有跟雷諾談到日產股權的部分,但併購不會是最主要目的,還是以合作為主。
歐亞股
日元走強造成出口商壓力,加上市場靜待美國就業數據公布,觀望氣氛偏重,日經 225 指數 (NKY) 周五 (7 日) 開低後一路震盪向下,終場下跌 0.72% 或跌 279.51 點,報 38,787.02 點,終止連三揚,周線累計下跌近 2%。
台股新聞
兩位知情人士周四(6 日)透露,日本兩大車廠日產(Nissan)與本田(Honda)的合併談判破裂後,日產正考慮尋找新的合作夥伴,鴻海集團 (2317-TW) 是潛在選項之一。經營困難的日產,再次面臨關鍵抉擇。日產本希望與規模更大的本田合併,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但雙方最終未能達成協議。
美股雷達
在美股上漲的帶動下,日經 225 指數 (NKY) 周四 (6 日) 開高一度上漲逾 300 點,隨後在日元走強的壓抑下收斂漲幅,最終險守 3 萬 9 關卡,上漲 0.61% 或 235.05 點,報 39,066.53 點,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紅。
歐亞股
據日媒報導,本田汽車 (Honda) 與日產汽車 (Nissan) 之間的經營整合協商,可能因為本田提議將日產納為子公司而面臨破局。兩家汽車製造商去年 12 月表示,已同意於 2026 年開始就合併為一家控股公司進行談判,同時保留各自的品牌。
歐亞股
多家日本媒體周三 (5 日) 援引消息人士報導,日產與本田正考慮取消合併談判,放棄整合計畫,日產股價聞訊暴跌 4.87%,收在每股 387 日元,本田則應聲飆漲 12%,終場仍收高 8.19% 至每股 1500 日元。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曾就採用控股方式進行協商,但在統合比例等條件上未能達成共識。
歐亞股
根據路透周二 (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的關稅,而這一政策對日系車商,尤其是日產汽車 (Nissan) 的影響,可能是最為嚴重的。儘管川普已同意暫停該政策 30 天,但如果關稅最終落實,對日產將造成重大損害,尤其是在日產努力重整並與本田進行合併談判的背景下。
國際政經
汽車電動化成為主流趨勢,面對中國電動車的強勢競爭之下,日、韓系車廠已經重新調整戰略轉型方向,未來可能出現更多自救聯盟。本田與日產宣布經營整合,預計 2025 年 6 月簽署正式契約,以整合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共同推動智慧化和電動化轉型。三菱汽車也將在明年 1 月決定是否參加這項計畫。
台股新聞
日本二大汽車品牌日產 (Nissan) 及本田 (Honda) 啟動合併,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27) 日認為「這是預期會發生的」,且預計未來汽車產業也會朝合併及分工的趨勢發展,鴻海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CDMS) 商業模式的機會非常大。
歐亞股
日本新財政年度 (自明年 4 月起)預算總額將創下 7350 億美元的新紀錄,加上汽車股、觀光類股大漲撐盤,帶動日本股市周四(26 日) 開高一路向上衝,日經 225 指數(NKY) 終場上漲 437.63 點或 1.12%,收 39,568.06 點,為 2 周以來最高。
歐亞股
受到歐美接連休市影響,市場交投清淡,日本股市週三 (25 日) 開高後一路走低,日經 225 指數(NKY) 一度跌破 3.9 萬關卡,終場翻紅小漲 93.58 點或 0.24%,報 39,130.43 點。東證指數 TOPIX(TPX) 終場上漲 6.6 點或 0.24%,報 2,733.86 點。
國際政經
日本車廠本田和日產日前宣布啟動合併談判,雙方都期望從合併中獲得巨大收益,進而創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但來自中國激烈競爭引發外界對他們能否及時完成合併的質疑。這兩家日本車廠周一 (23 日) 同意就合併事宜開始正式談判,結果尚不確定,且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陷入困境的日產能否在轉虧為盈上取得進展,雙方目標是在 2026 年 8 月之前完成交易。
台股新聞
日系車用零組件廠 IKKA-KY(2250-TW) 近二周來股價飆漲達 40%,今 (24) 日受主管機關證交所要求公告自結數,11 月單月稅後純益 1800 萬元,年減 30.77%,每股純益 (EPS)0.58 元。市場看好,IKKA 投入開發機器人減速機關鍵齒輪零組件模組,並具有作為日本公司的優勢,未來可加強切入日系供應鏈。
歐亞股
本田汽車宣布將在明年 12 月前,回購高達 1.1 兆日元 (70 億美元) 的股票,此舉被視為在與陷入困境的日產汽車公司達成收購協議之前,旨在減輕本田股東對此合作案負面影響的擔憂。這一消息宣布後,本田股價周一 (23 日) 上漲超過 17%,創下 8 月以來最大漲幅。
歐亞股
日本車廠本田和日產今 (23) 日表示,雙方已進入正式談判階段,力爭明年 6 月達成最終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作為本田和日產的母公司,在東京證交所上市,新公司總裁將由本田選定。《共同社》報導,本田和日產宣布,合併後的新控股公司將於 2026 年 8 月成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與美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在電動車領域展開競爭。
歐亞股
受到半導體大漲帶動,日本股市周一 (23 日) 開高走高,日經 225 指數(NKY) 強彈 459.44 點或 1.19%,收報 39,161.34 點,終結連六黑。東證指數 TOPIX(TPX) 終場上漲 24.75 點或 0.92%,報 2,726.74 點。
歐亞股
據日本《NHK》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兩大汽車巨頭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周一(23 日)啟動協商後,計劃最快 6 月敲定合併協議。據《NHK》報導,本田和日產計劃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將於周一各自召開董事會,隨後在周一下午舉行記者會。
台股新聞
根據彭博周五 (2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鴻海 (2317-TW) 收購日產汽車 (Nissan Motor Co.) 股權大踩煞車,該公司派出的代表團與日產大股東雷諾汽車 (Renault SA) 在法國會面後做出暫停收購的決定。目前還不清楚鴻海與日產是否已進行討論或遭拒絕,但考慮到兩家日企之間的密切關聯,鴻海可能無法在收購戰中出價或智勝本田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