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 7 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首腦會議,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中,石破茂被問及「若美國對日本加徵關稅,是否會採取報復措施」,石破茂沒有正面回應,稱「不回答假設性問題」,川普笑讚「真是一個好回答」。美國總統川普週五 (7 日) 表示,他計劃下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 (Reciprocal tariffs),這是他的貿易戰的重大升級,作為解決美國聯邦赤字的一種手段,但他沒有明確指出哪些國家將受到衝擊。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 (7 日) 於白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首腦會談,川普除了敦促日本投資美國能源和技術,還威脅可能對日本加徵關稅。同時,日本首相石破茂 (Ishiba Shigeru) 則宣布,「史無前例的」將對美投資增至 1 兆美元 (約新台幣 32.8 兆元),兩人在會談中均關注台海和平重要性。
國際政經
據日本《每日新聞》上周六(1 日)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周五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被問及,如何理解美國總統川普所謂「關稅是詞典裡最美妙的詞匯」一說。石破茂回答說:「嚇了我一跳,至於關稅是否是最美妙的詞匯,我的看法稍有不同。」他對川普動輒向所有國家揮舞關稅大棒這種操作流露出批評態度。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五 (10 日) 與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會面,雙方同意加強安全合作,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海洋擴張。與此同時,石破茂首相在對中國的關係上,表達了希望加強交流的意願,並採取了具體行動來促進兩國關係的改善。石破茂選擇馬來西亞作為他首次雙邊峰會出訪的目的地,顯示出日本對馬來西亞作為戰略夥伴的重視。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內閣於周五 (27 日) 批准了下一財政年度創紀錄的 7300 億美元預算,由於稅收創紀錄,將新債券發行量限制在 17 年來的最低水準。然而,石破茂領導的少數政府面臨著與反對黨的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以爭取明年初在議會通過預算,這可能會損害他在民調中本已疲弱的地位。
歐亞股
據 NHK 報導,日本內閣將批准 13.9 兆日元(920 億美元)的額外預算,為首相石破茂的刺激計畫提供資金。報導稱,追加預算的部分資金,將來自於溢收的 3.8 兆日元稅收,以及前一年未動用的稅金。因此,額外發行的日本公債應該不會超過 6.6 兆日元。
歐亞股
雖然日本首相石破茂剛上任就面臨內政「跛腳」、支持率跌至 3 成,外交場合又鬧出許多頭條新聞,但他至少有一項業績極為亮眼——股票投資成績。據倫敦《金融時報》周二(26 日)報導,野村證券對石破茂內閣的投資組合分析顯示,自 2020 年以來,石破茂的個人投資組合累計上漲約 102%,遠遠超出同期東證指數(TOPIX)60% 的漲幅。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二 (2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 (Shigeru Ishiba) 致函美國總統拜登,請求批准日本製鐵 (Nippon Steel) 收購美國鋼鐵 (X-US) 的交易,以免影響兩國近期加強雙邊關係所做的努力。
台股新聞
一、上週盤勢與本週大事上週市場重頭戲為輝達第三季的財報揭露,雖然第三季的營收、EPS 都高於預期,甚至表示第四季將比第三季成長,然而市場不太買單,在盤後股價一度重挫 5.5%,雖然稍後跌幅收斂,但在此反應市場對於輝達的期待更加高標要求了!然而,整體趨勢上 AI 仍然是市場的主流,另外也帶動台灣十月的外銷訂單持續增長。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預計在本周推出規模 21.9 兆日元(1,400 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以應對從通膨到薪資提高等一系列挑戰。NHK 報導指出,這套計畫包含從一般帳戶提撥 13.9 兆日元支出,整體規模略高於去年的 21.8 兆日元財政支出方案。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周六(16 日)證實,不會在從南美返回日本的途中與美國準總統川普舉行面對面會晤。據《共同社》報導,石破茂在秘魯利馬說,川普團隊表示,川普已收到來自世界各國領導人的會晤請求,但由於法律限制,他不能在上台前與各國元首舉行會談。「我希望在雙方都最方便的時候、儘快與他(川普)舉行會晤。
大陸政經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在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APEC) 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天內密集會晤日本及南韓等多國領導人。期間習近平對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中方願與日方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同時冀日方妥善處理好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習近平當地周五在秘魯首都利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中日元首會談。
國際政經
石破茂順利連任日本首相,11 日記者會上承諾,未來 10 年將提供 10 兆日元 (650 億美元) 促進日本半導體及人工智慧 (AI) 懺業發展,並希望可以像招攬台積電 (2330-TW) 進駐熊本一樣,樹立振興地區的積極榜樣。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在 12 日的例行新聞記者會上表示,首相石破茂 11 日宣布的計畫,是除現有架構之外另加上的規畫,目前正在相關細節,待決定之後將公布具體內容。
國際政經
日本周一(11 日)召開特別國會,進行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在決選投票中打敗最大在野黨黨魁野田佳彥,確定連任首相。首相指名選舉依照先眾議院後參議院的順序進行,由於沒有任何政黨取得過半席次,因此第一輪投票中,所有獲得選票的人員均未獲得規定票數。最後由得票數位列前兩位,即自民黨總裁石破茂、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兩人進入決勝輪投票。
國際政經
日本政府周一 (11 日) 召開臨時內閣會議,組成僅一個多月的石破內閣集體辭職,預計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將是民黨總裁石破茂和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之爭。由於眾議院大選後各黨不過半,首相石破茂很可能到第 2 輪投票勝出連任,將是日本時隔 30 年、戰後第 5 次進入第 2 輪投票才選出首相。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四 (7 日) 表示,上午已首度與川普通電話表達祝賀之意,兩人皆希望盡快面對面會談,石破並稱川普「非常友善」。石破表示,他和川普同意強化日本與美國的聯盟,並希望「儘快」籌辦一場面對面的會談。「這是我們第一次一對一交談,」石破對記者說明, 「總而言之,我覺得他非常友善,是一個能夠誠實、公開地說話的人,不會試圖粉飾或粉飾自己的話。
國際政經
台積電進駐熊本的推手、自民黨重量級人物甘利明 (Akira Amari) 在日本眾院大選中落馬,意味著日本晶片業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被逐出議會,因民眾越來越擔心納稅人的錢投入半導體行業。甘利明 40 年的從政生涯中,曾擔任經濟產業大臣,主張將大量公共資金用於建設於日本的半導體產能,他力邀台積電進駐熊本、也幫助晶片國家隊 Rapidus 成立,堪稱是「日本政壇最懂半導體的男人」。
國際政經
日本政府計畫於 11 月 11 日召開「特別國會」,同日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由於執政聯盟在這次大選未取得過半席次,首相石破茂能否成功連任備受關注。政治專家預計,這次首相寶座之爭,將有三種劇本。日本憲法規定,因眾議院解散而舉行的大選,選後 30 天內必須召開特別國會,進行首相指名選舉,換言之,這次的「截止日」是 11 月 26 日。
國際政經
日本眾院大選結果出爐後,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席次均未過半,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席次大增並希望爭取在野黨合作,但掌握關鍵的國民民主黨仍持慎重態度,雙方的合作前景尚不明朗。日本未來政府的組成也因此充滿變數,也給日本經濟政策和石破茂的命運罩上陰影。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一上任,就以二戰之後最快速的姿態,解散、改選眾院,目的是想利用其政治「蜜月期」,令醜聞纏身的自民黨贏得大選。但石破這一棋造成自民黨 15 年來最大的挫敗,《彭博社》評論指出,歸因於他「幾乎做錯所有事」。新科黨魁石破茂的任務很簡單:利用其公眾聲望為自民黨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