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不思改革 日本恐成關稅風暴下最大輸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09 19:01

相較於日本 4.4 兆美元的 GDP,全球股市市值蒸發 10 兆美元讓衰退陰雲籠罩東瀛。更嚴峻的是,滯脹魅影正悄悄逼近。
表面上,日本似乎在關稅戰中「僥倖於難」。川普對日加徵 24% 關稅,遠低於中國的 54%、越南的 46% 與泰國的 36%。但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零件額外徵收 25% 關稅。作為日本最大出口產品的汽車業,正是致命一擊。
《巴隆周刊》分析指出,東京政界瀰漫著一片被背叛的寒意。川普第一任期內,日本堪稱白宮最親密盟友;前首相安倍晉三極盡逢迎之能事,甚至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輿論普遍認為,這段「兄弟情」讓自民黨在川普時代享有超然地位,使日本在首輪關稅戰中倖免於難。
繼任者石破茂去年 10 月接任首相後,試圖複製安倍路線,透過親近川普 2.0 政府化解經濟風險。但事與願違,日本非但未能獨善其身,反成貿易戰重災區。更致命的是,其結構性痼疾在關稅衝擊下暴露無遺。
薪資成長停滯首當其衝。雖然去年「春鬥」勞資談判創 33 年來最大漲薪幅度,但通膨增速仍輾壓實際工資,導致實際收入連續三年持平甚至下降。生產力低也仍是無解;歷屆政府雖承諾削減官僚主義、刺激勞動市場、重振創新、促進公平競爭、提升女性地位,卻始終敷衍了事,錯失改革良機。
日本對弱勢日元的縱容更成桎梏。過去 25 年間,政府輪換但弱勢日元政策始終如一,藉此刺激出口與企業利潤。這種依賴消解了政策制訂者與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迫切感。
隨著關稅層層加碼,日本央行升息空間愈發緊縮。即使 4% 的通膨率已達日本央行目標兩倍,總裁植田和男若進一步緊縮恐導致日元飆升,重創出口引擎。根據測算,川普關稅戰可能使日本 GDP 在 2029 年前累積縮水近 3%。對成長本就乏力的經濟體而言,加上中國成長放緩的次級衝擊,不啻雪上加霜。
對石破茂而言,當務之急是締結新自貿網絡對沖川普衝擊,同時重啟改革喚醒經濟活力。但實現這些目標的難度呈現幾何級數上升。當 10 兆財富蒸發,日本經濟再難遮掩沈痾,亦無處躲避衝擊波。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