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
美股雷達
瑞銀最近發布報告探討了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競爭因素對科技業投資格局的影響,以及由此引發的投資機會變化,為投資人提供投資參考。報告指出,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競爭因素促使市場重新審視美股七巨頭 (Magnificent 7) 的競爭態勢,其高估值引發市場對投資風險的關注,進而帶來投資格局的變化。
港股
香港股市周三 (19 日) 呈現窄幅震盪格局,恒生指數收盤微跌 0.14%,報 22944.24 點。恒生科技指數逆勢上揚,收漲 0.59%,收 5672 點。盤面上,半導體板塊表現突出,華虹半導體股價大幅飆升,收盤大漲近 23%,中芯國際也錄得超過 8% 的漲幅。
美股雷達
儘管許多大型科技股在 2025 年開局不佳,但一些傳統科技公司正重新獲得市場矚目。像思科 (Cisco)(CSCO-US)、IBM(IBM-US) 和甲骨文 (ORCL-US) 等公司,今年的表現超越預期,並且表明它們在人工智慧 (AI) 這一關鍵成長領域中也能成為贏家。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二 (18 日) 持續上漲,截至收盤,恒指收報 22976 點,升 360 點或 1.6%,盤中一度升破 2.3 萬點,但未能守住。恒生科技指數報 5639 點,升 139 點或 2.5%。國企指數升 151 點或 1.8%,報 8475 點。
在中國新興企業 DeepSeek 快速崛起的帶動下,香港股市近期表現亮眼,特別是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的科技股,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阿里巴巴集團的股價自 1 月底以來已上漲約四成。此前因經濟放緩而撤離中國的海外資金,也開始重新回流香港。值港股上漲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 (17 日) 與包含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創辦人馬雲、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董事長王傳福等在內的多位民營企業家舉行座談會。
A 股銀行板塊周二 (18 日) 表現突出,四大銀行的股價集體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工商銀行 (601398-CN) 漲幅達 2.16%,A 股市值突破 1.9 兆元人民幣,穩居 A 股市值冠軍寶座。建設銀行 (601939-CN)、中國銀行 (601988-CN)、農業銀行 (601288-CN) 也分別上漲 1.26%、2.39%、1.72%,同步刷新歷史記錄。
中國科技股近期表現強勁,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截至 2 月 17 日,恒生科技指數收報 5499.26 點,今年以來漲幅高達 23.08%,超越了去年 10 月份的前高,創下自 2022 年 2 月中旬以來最高。中國科技股報酬率已超越美股「七巨頭」WisdomTree Investments 股票策略主管 Jeff Weniger 指出,中國十大科技股 (Terrific Ten) 的回報率已經超越了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對市場格局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美股財報季正接近尾聲,但有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正逐步浮出水面,在川普關稅威脅下,美國企業的獲利前景正在惡化,且即便財報表現強勁,美股仍漲不太動。《財聯社》報導,在已發佈本季及以後財測數字的公司中,有更多的企業給出低於分析師預期的展望。截至目前,將企業預測與分析師預測進行比較的一項前瞻性獲利指標,更降至一年來最低水準,該指標在 2 月初甚至跌至 2016 年最低水準。
A股港股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股價近日飆升,引發市場關注。各機構最新發布的 13F 季度持倉報告顯示,截至 2024 年底,多家外資巨頭紛紛增持阿里巴巴股票,顯示出對阿里巴巴未來發展的信心。增持機構摩根士丹利:增持 254 萬股阿里巴巴股票,持倉增至 1214 萬股。
港股
香港股市今 (17) 日早盤延續上周五 (14 日) 漲勢,專家認為,港股的技術性牛市行情還未走完,才剛全面開啟,主要受惠於中國資金持續湧入,外資也不斷加入看多買多陣營。若從上月中旬低點算起,恒生指數 (HSI) 今年迄今已上漲超過 15%。
港股
港股三大指數周五 (14 日) 集體飆升,恒生指數收漲 3.69%,報 22620.33 點,恒生科技指數漲 5.56%,報 5526 點,國企指數漲 4.11%。市場成交活躍,成交額達 3646 億港元。盤面上,各大板塊全線拉升,其中科網股表現尤為突出,市場傳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將主持一場研討會,旨在提振民營經濟信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自 DeepSeek 發表後,人們對中國人工智慧能力的樂觀情緒,提振了中國大陸股市的情緒。但由於中國其他經濟狀況依然較為疲軟,科技和非科技產業之間的分歧日益擴大。自 1 月中旬以來,中國上海深圳 CSI 300 指數上漲 2.2%,香港恒生指數上漲 13.5%。
最新公開文件顯示,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去年第四季大量賣出 Alphabet(GOOGL-US) 、輝達 (NVDA-US) 、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蘋果 (AAPL-US) 和亞馬遜 (AMZN-US) ,但建立特斯拉 (TSLA-US) 持股部位,該基金公司去年第四季整體持股規模較第三季增加 41 億美元至 218 億美元。
港股
港股周四 (13 日) 衝高回落,恒生指數早盤高開,一度大幅上漲逾 600 點,但午後漲幅收窄,最終收跌 0.2%,報 21814.37 點。 恒生科技指數也呈現相似的趨勢,收跌 0.9%,報 5235 點。科技股表現牽動大盤,小米大幅跳水跌超 5%,京東跌近 3%,但百度表現堅挺,上漲近 6%。
港股
香港股市周三 (12 日) 上揚,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漲 2.64%,報 21857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2.7%,至 5281 點。盤面上,主要板塊普遍走高,科技股領漲,阿里巴巴股價上漲超過 8%。有報導稱蘋果將與阿里巴巴合作在中國推出人工智能功能,提振了股價。
美股雷達
據《巴隆周刊》周一 (10 日) 報導,過去幾年,科技股七巨頭 (Magnificent Seven) 主宰市場,但如今這些科技巨頭股價表現落後大盤,一間研究機構甚至認為,現在是時候減碼其中一些股票了。追蹤七巨頭成分股的 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包含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亞馬遜 (AMZN-US)、蘋果 (AAPL-US)、Meta Platforms(META-US)、微軟 (MSFT-US)、輝達 (NVDA-US) 和特斯拉 (TSLA-US)——年初至今僅上漲約 1%,相比之下,標普 500 指數同期上漲 2.6%,那斯達克指數更上漲逾 3%。
根據高盛 (GS-US) 最新的報告,美企優於預期的財報公布後,避險基金上周成為美股大買家,改變此前的看跌立場。在連續五周淨賣出後,避險基金於截至上周五 (7 日) 結束的當周,以自去年 11 月以來最快的速度購買美國股票,並實現超過 3 年來最大的單一股票淨買入量。
港股
港股主要指數周一 (10 日) 震盪走強。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1.84%,報 21521.98 點。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達 2.65%,報 5286 點,而國企指數也上漲了 2.09%。盤面上,科網股集體上漲,其中美團、阿里巴巴漲幅超過 5%。
美股雷達
截至 2 月 5 日當周,美國股票基金出現 5 周內第 4 次單周資金流出,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徵收新貿易關稅加劇了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投資人對主要科技公司獲利低於預期感到擔憂。LSEG Lipper 的數據顯示,投資人淨拋售了價值 107.1 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基金,創 2024 年 12 月 18 日以來的最大單周拋售記錄。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五 (7 日) 在科技股的帶動下上漲。恒生指數上漲 1.16%,收報 21133.54 點,重返 21000 點大關。恒生科技指數也上漲 1.8%,收報 5150 點。這兩個基準指數都可望創下自 10 月 4 日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