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1-TW) 今 (20) 日發布 2025 年 2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低,消費意願短期同步降溫;政策不確定性令國際股市區間震盪,股市樂觀情緒短期下降,但風險偏好續揚。有超過 4 成民眾認為,美股走勢是影響台股 2025 年走勢的最重要原因。
歐亞股
彭博周三 (19 日) 報導,由於英國通膨意外升溫,交易員減少對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 BOE) 今年進一步降息的預期,目前預期全年降息不到兩次。根據貨幣市場的定價,市場預期年內的降息幅度僅為 49 個基點,這是自 1 月 31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原因在於該央行本月稍早已進行降息。
美股雷達
隨著關稅緊張和持續高企的通膨波動美股,華爾街樂觀預測人士依然鼓勵投資人保持信心。Evercore ISI 分析師 Julian Emanuel 表示,投資人不必擔心重演 2018 年情況,當時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和聯準會 (Fed) 的升息讓股市震盪,標普 500 指數當年下跌 6%,是十年來表現最差。
國際政經
日本經濟連續第三個季度擴張,企業擴大投資與淨出口改善,將使日本央行繼續推進漸進式升息。這一數據也提振了日元。日本內閣府週一報告指出,去年第四季 (10-12 月)GDP 季增年率為 2.8%,高於前一季度修正後的 1.7%,並超過市場普遍預期的 1.1%。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周三 (12 日) 表示,將保持對全球石油需求成長的樂觀看法,預測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每日增加 145 萬桶、2026 年每日增加 143 萬桶。兩項預測數字與上月保持一致。OPEC 指出,航空和公路旅行將支撐石油需求成長,而貿易關稅的影響預料對經濟成長影響有限。
歐亞股
在考量到全球風險加劇以及國內經濟成長趨緩的情況下,印度央行 (RBI) 新任總裁 Sanjay Malhotra 領導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 決定將基準附買回利率 (repo rate) 下調 25 個基點至 6.25%。此次降息在廣泛預期之中,也是印度央行自 2020 年 5 月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以來首次降息。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4) 日公布 2025 年我國經濟成長率 (GDP) 最新預測值為 3.42%,較 11 月預測上修 0.27 個百分點,主要因投資和外需優於先前預期,但整體經濟動能仍仰賴投資和消費支撐,而受基期影響,上下半年經濟呈「前低後高」。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 (JPM-US) (小摩) 首席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周三 (22 日) 表示美國股市估值過高,並指出他比許多商界人士更加謹慎,因為他擔心赤字支出、通膨和地緣政治動盪帶來的風險。戴蒙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WEF) 上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無論從任何標準來看,資產價格都已經被推高,現在處於歷史估值的前 10% 至 15%。
國際政經
德國中央銀行聯邦銀行 (Bundesbank) 在周三 (22 日) 公布的月報中表示,德國經濟目前不太可能出現有意義的復甦。經過兩年的經濟萎縮以及最近幾季幾乎沒有成長,「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德國央行指出:「2025 年第一季,德國經濟不太可能走出長期的停滯期。
國際政經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周三 (22 日) 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 (WEF) 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歐洲必須為美國新總統川普可能施加的貿易關稅做好準備。她指出,雖然川普在就職首日並未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全面性關稅,但這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因為這種措施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
國際政經
南韓央行 (Bank of Korea) 周一 (20 日) 表示,由於南韓總統尹錫悅於去年 12 月宣布戒嚴引發的政治危機,加上濟州航空公司客機空難事件,因此下修對 2025 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尹錫悅在 2024 年 12 月 3 日短暫宣布戒嚴並派遣軍隊前往國會,但國會議員投票否決了這項措施,並彈劾了總統。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7 日) 報導,印度政府將本財政年度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新冠疫情以來新低,經濟學家表示,即便是下修過的預測也可能太樂觀。印度國家統計局 (NSO) 周二表示,截至今年 3 月的一年內,國內生產毛額 (GDP) 預估成長 6.4%,與經濟學家預測中值一致,但略低於當局去年 12 月預測 6.5%,也遠低上一個財政年度的 8.2% 增速。
美股雷達
BCA 研究表示,投資人對經濟和股市來年強勁表現的樂觀情緒可能適得其反,2025 年的成長可能低於預期。該研究公司在最新報告中表示,一種源於「動物本能」的風險正在市場中蔓延;這指的是投資人預期川普第二任期內降息和經濟復甦,因此對股市持強烈的樂觀態度。
大陸政經
世界銀行發布最新預測報告,上調中國 2024、2025 兩年 GDP 年增率預測至 4.9% 與 4.5%。但警告,家庭和企業信心低迷以及房地產產業的逆風,將拖累明年經濟表現。世銀認為,當前抑制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因素為低消費、房地產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持續增加,以及人口老化等,呼籲中國應透過「結構性改革」重振經濟增長。
美股雷達
預測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很有可能在 2025 年繼續穩定成長,而近幾個月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有所下降。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經濟每年都在成長,預測者預計成長將持續下去,即使成長速度會低於近年。根據費城 Fed 11 月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經濟分析局廣泛使用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到 2025 年第 4 季的年增長率可能為 1.9%。
歐亞股
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歐元區經濟預計在 2025 年將迎來溫和復甦,但成長速度將低於先前預期。分析師預測 2025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低於先前估計的 1.2%,但高於今年預計的 0.8%。 他們還將 2026 年的成長預期從 1.4% 下調至 1.2%。
台股新聞
滙豐投信今 (23) 日釋出 2025 年投資展望,當前通膨放緩、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表現強韌的情況,將持續至新的一年,多極化的世界會為多個亞洲經濟體提供機會,從全球貿易格局重整中受惠。此外,全球央行進一步放寬政策的機率較大,經濟狀況良好亦有助支持投資人的風險胃納程度,建議以超核心多重資產策略,長線鎖定人工智慧科技、基礎建設等雙元成長題材,並搭配低波動債券。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1-TW) 今 (20) 日發布 2024 年 12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微揚,消費意願下滑,由於國際股市區間震盪,使得股市樂觀情緒及風險偏好持續下滑;時序進入年底,民眾對於年終獎金預期較去年樂觀,逾 6 成期待發放 1~3 個月。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四 (19 日) 公布第三次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三季擴張速度高於先前預期,部分原因是消費者支出和出口走強。具體來看,美國第三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終值報 3.1%,遠超市場預期與修正值的 2.8%,略高第二季的 3.0%,主要是受到服務業支出增加推動。
歐亞股
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 BOE) 周四 (19 日) 宣布利率按兵不動,維持在 4.75%。值得注意的是,與會的 9 名決策者中,包括央行總裁貝里 (Andrew Bailey) 在內的 6 名成員支持維持利率不變,另外 3 名成員支持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意見分歧程度出乎市場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