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
Airbnb 周五 (14 日) 盤前股價漲逾 14%,原因是該渡假房屋租賃公司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業績超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主要受惠強勁的國際旅遊需求,其中亞洲旅客需求旺盛,特別是,特別是來自中國消費者前往東南亞目的地的需求。截稿前,Airbnb(ABNB-US) 盤前股價上漲 14.42%,每股暫報 161.38 美元。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特斯拉 (TSLA-US) 市值縮水了約四分之一,總額約為 4,000 億美元。不過,對於考入買進這家美國電動車龍頭股票的投資人來說,華爾街警告說:「買家請小心。」特斯拉的股價是今年在大型科技股中的表現最差的股票,也是那斯達克 100 指數中表現第三差的股票。
陸股光線傳媒 (300251-CN) 因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 2》) 的票房成功,在股市上經歷了顯著的增長。對於《哪吒 2》票房破百億元,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微博發文稱,「百尺竿頭,還有好多步」,惹人矚目。春節後,光線傳媒的股價連續上漲,在 8 天內出現 6 次漲停,股價從每股 9.53 元人民幣漲至 34.73 元人民幣,累積漲幅達到 264.43%。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股價近來出現大幅波動,並反映出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支出放緩的擔憂。儘管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 AI 晶片製造商,且亞馬遜 (AMZN-US)、Google(GOOGL-US)、Meta(META-US)、微軟 (MSFT-US) 等關鍵客戶計劃在 2025 年投資達 3,000 億美元,但輝達股價仍然在 1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逾 11%。
中國電動車領導品牌比亞迪 (01211-HK) 周二 (11 日) 香港上市股價一度攀升至歷史最高點,反映出市場對其智慧駕駛策略的樂觀預期,並看好其能進一步挑戰像特斯拉 (TSLA-US) 這樣的同行。比亞迪的香港上市股票在周二一度上漲 4.5%,達到歷史最高點,隨後因投資人獲利結回落,收跌 0.73%,至每股 327.80 港元。
根據 TechCrunch 周一 (10 日) 報導,美國叫車平台 Lyft 計劃在 2026 年推出由 Mobileye 提供技術驅動的全自駕機器人計程車服務,首個市場選定美國達拉斯,未來將在其他城市拓展。這一消息正值 Lyft 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的前夕,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 Waymo、Uber(UBER-US)在奧斯丁啟動商業化自駕計程車服務。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將宣布對所有鋼鐵和鋁製品進口課徵 25% 的關稅,此舉引發股市震盪,尤其是對歐洲和亞洲鋼鐵製造商周一 (10 日) 的股價造成下行壓力。川普表示,這項新關稅將與現有的金屬關稅並行,並且很快會針對進口美國商品的國家加徵對等關稅。此舉可能會引發多方面的貿易戰,尤其是歐盟已經表示可能會進行報復。
歐亞股
英國石油公司 (BP) 倫敦股價周一 (10 日) 逾 7%,創下自去年 8 月以來新高。此前,避險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 (Elliott Management) 增持 BP 股份,預估將利用這一股份推動 BP 在戰略和董事會上的變革。截稿前,BP 倫敦股價上漲 6.95%,每股暫報 463.50 便士,預料將創下自 2023 年 2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五 (7 日) 報導,通用汽車 (GM-US) 與福特汽車 (F-US) 目前是標普 500 指數中最便宜的股票,但這並不意味著是進場的好時機。華爾街分析師表示,隨著未來風險的上升,他們對這兩家百年老車企的看法正迅速轉為負面。根據彭博的數據,目前對於通用汽車的「賣出」建議目前處於至少 10 年的最高水準,超過 9% 的分析師給出「賣出」(Sell) 評等。
歐亞股
德國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 (Infineon) 周二 (4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雖然該季營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但給出的第二季 (本季) 財測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且上調全年財測,推動股價創下 9 個月以來最大漲幅。截稿前,英飛凌歐洲股價上漲 9.07%,每股暫報 34.09 歐元。
美股雷達
從龍年來到蛇年,輝達 (NVDA-US) 似乎流年不利,先是遇上 DeepSeek 這隻黑天鵝,然後是川普毫不留情的關稅威脅,造成股價大幅波動。輝達利空一波接一波輝達股價在周一 (3 日) 開盤時一度下跌 5%,延續了上周的跌勢,原因是投資人對美國總統川普新宣布的關稅政策做出反應。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周四 (30 日) 公佈 2024 財年第四季業績與本季財測數字,該公司上季營收年減 7% 至 142.6 億美元,連 3 季走降,但高於市場預期的 138.1 億美元,且調整後的每股獲利 (EPS) 為 0.13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0.12 美元,但淨利則從一年前的 26.87 億美元轉為虧損 1.3 億美元。
歐亞股
丹麥製藥巨擘諾和諾德 (Novo Nordisk) 周五股價狂飆逾 10%,重新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此前該公司宣布一款實驗性減重注射劑在臨床試驗中幫助患者減重 22%,提振投資人信心。截稿前,諾和諾德歐洲股價上漲 11.33%,每股暫報 646.80 歐元,重新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美股雷達
美國串流媒體巨擘 Netflix 周三 (22 日) 盤中股價一度大漲 13%,創下歷史新高,原因是該公司在假日季成功吸引創紀錄的 1,890 萬名新訂閱用戶,並進一步鞏固其在競爭激烈的串流市場中的領先地位。Netflix 的全球訂閱用戶數量突破 3 億,讓其在串流戰爭中處於領先地位,並在與廣告公司談判時擁有更多的籌碼。
台股新聞
中鋼工會質疑有人散布假消息,導致中鋼 (2002-TW) 股價不斷破底,呼籲金管會介入調查。對此,金管會今 (16) 日發布三點聲明。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明,首先,台灣證交所已請中鋼公司針對媒體相關報導,於 1/3 發布重大訊息對外說明。其次,有無啟動散布假消息的查核?高晶萍表示,台灣證券交易所本來就有股市監視制度,若監視到異常,不論是中鋼或哪家公司,價量出現變化或投資人交易情況有異常,交易所都會依照規定辦理,這是交易所的權責,他們會進行處理。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今年股價以下跌開局,但匯豐銀行分析師 Christopher Johnen 認為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Johnen 在周一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維持對亞馬遜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 225 美元上調至 270 美元,意味亞馬遜上周五收盤價仍有 23% 上漲空間。
台股新聞
為感謝及慰勞同仁們在過去一年的努力,富邦集團今 (11) 日盛大舉辦謝年會,與 1.5 萬名同仁同樂,富邦金 (2881-TW) 董事長蔡明興受訪時表示,金控去年大賺逾 1500 億元,股利一定要比前一年好,為維持好的股息殖利率,要多發一點 (現金) 了;媒體問及,對於富邦金股價持續盤整是否感到委屈,蔡明興表示認同,希望今年有機會爬上 3 位數,不要辜負股東的期待。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股價經歷了一段史詩般驚人漲勢後,現在是投資者聽取股市技術分析師意見的好時機,以助確定下一步走勢。特斯拉股價自 11 月 5 日美國總統大選以來上漲了約 57%,自 10 月 10 日 Robotaxi 活動日以來上漲了約 65%,在過去 12 個月中上漲了約 64%,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
A股港股
號稱「中國輝達」的 AI 晶片公司寒武紀 (688256-CN),近期被資金瘋狂爆炒。1 月 8 日盤中,寒武紀股價一度漲至 735 元,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股價報 726 元,總市值突破 3000 億元,報 3030.74 億元。近一年來,寒武紀股價呈現爆炸性成長,從 2024 年 2 月的最低點 95.85 元一路狂飆,至 2025 年 1 月 8 日盤中最高達到 735 元,累計漲幅超過 657%,總市值突破 3000 億元人民幣。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8 日) 報導,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表示,其目標是在上任後不再在美國建立新的風力發電機,歐洲大型風力發電公司股價應聲下跌。丹麥渦輪機製造商 Vestas Wind Systems A/S 的股價周三下跌 5.3%,而離岸風電開發商 Orsted A/S 的股價挫逾 5%,創一年多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