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
美股雷達
中國新式茶飲連鎖品牌霸王茶姬 (Chagee) 周四 (17 日) 正式登陸美國那斯達克,股票代號為「CHA」,首日股價強勢上漲。該股以每股 33.75 美元開盤,較 28 美元的發行價高出逾 20%,盤中一度升至 36.01 美元,單日最高漲幅達 43%。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聯邦地方法院周四 (17 日) 裁定,Alphabet 旗下的 Google 在部分線上廣告技術市場中違反反壟斷法,對其核心業務構成重大打擊。法官 Leonie Brinkema 認定,Google 在開放網路展示型廣告中的「廣告交換平台」(Ad Exchanges) 與「出版商廣告伺服器」(Ad Servers) 市場擁有非法壟斷地位。
美股雷達
美東時間周三(16 日),蘋果 (AAPL-US) 股價收盤下跌近 4%,市值再度滑落到 3 兆美元以下,報 2.92 兆美元。雖然美國總統川普豁免電子類別產品關稅的消息一度帶動蘋果股價反彈,但川普後來澄清豁免消息,並啟動進口半導體產品調查後,蘋果股價再度面臨關稅帶來的壓力。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FT) 周二 (1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知名避險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 (Elliott Management) 近日建倉慧與科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持股市值超過 15 億美元,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之一。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已下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公司 (BA-US) 的新飛機交付,並停止採購美國製航空零組件。此舉被視為對美國近期針對中國商品祭出高達 145% 關稅的回應,雙方貿易摩擦全面擴大。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近日已要求國內航空公司停止接收任何新的波音飛機,包括正在交付中的 737 Max 機型。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4 日) 表示,他正考慮對汽車及零件進口的 25% 關稅進行部分豁免,以讓車廠有更多時間調整供應鏈、轉向美國本土製造。這番話為近期受高關稅衝擊的汽車產業釋出一線希望,但也為整體貿易政策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川普在白宮對媒體表示:「我正考慮對汽車公司提供一些協助。
台股新聞
大立光 (3008-TW) 今 (10) 日由執行長林恩平主持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並公布最新自結獲利數字,大立光 2025 年首季毛利率 54.63%,稅後純益 64.43 億元,每股純益爲 48.28 元。大立 2025 年第一季營收 145.79 億元毛利率 54.63%,季減 4.45 個百分點,年增 5.48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64.43 億元,季減 25.74%,年增 5.44%,每股純益爲 48.28 元。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股價的大幅下跌,反映出投資人對其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越南和印度等國的關稅措施能力感到懷疑,這些國家都是蘋果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自上周關稅宣布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 19%,這是自 2001 年以來最糟糕的三天跌幅。
幣圈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宣布的關稅措施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引發加密貨幣市場動盪。美國加密貨幣相關股票周四 (3 日) 普遍走跌,其中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Global(COIN-US)早盤股價下滑約 7.7%,而比特幣巨鯨 Strategy(MSTR-US)跌幅為 5.6%;加密貨幣挖礦公司中,MARA Holdings(MARA-US)、Riot Platforms(RIOT-US)和 Bitfarms 的股價分別下跌約 8.3%、8.7% 和 5%。
美股雷達
特斯拉周三 (2 日) 盤中股價走揚,原因是美媒《Politico》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稱,馬斯克可能會離開所謂的「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的職位,這可能讓他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當前困境中的這家美國電動車巨擘。
A股港股
港股小米集團 (01810-HK) 周二 (1 日) 午後股價下跌,跌幅一度超過 5%,最低觸及 46.5 港元,創下自 2 月 18 日以來的新低。此股價已較 3 月 19 日創下的歷史最高價 59.45 港元下跌超過 20%。此次股價波動,與日前曝光的小米 SU7 在高速公路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並起火燃燒的事件有關。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四 (27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外國製造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 25% 的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全球汽車股市暴跌。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市值損失慘重,其中包括德國的福斯 (Volkswagen)、寶馬 (BMW)、賓士集團 (Mercedes-Benz)、保時捷和馬牌集團 (Continental) 等企業,這些企業的市值合計損失達到 45 億歐元 (約 48.4 億美元)。
A股港股
中國飲用水巨頭農夫山泉 (09633-HK) 於 3 月 25 日晚間公佈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的全年度業績報告,然而,其營收與淨利潤的增長速度均呈現顯著放緩,引發市場擔憂,導致公司股價在 3 月 26 日港股交易中一度暴跌超過 10%。
美股雷達
特斯拉周一 (24 日) 盤中股價大漲逾 10%,此波反彈出現於今年初股價急劇下跌後。隨著川普政府可能排除部分產業特定的關稅,以及即將於 4 月 2 日實施的相互關稅措施的報導,市場情緒出現回升,吸引了大量投資人入場。截稿前,特斯拉 (TSLA-US) 周一盤中股價上漲 10.29%,至每股 274.29 美元。
根據路透周三 (12 日) 報導,摩根大通 (JPM-US) 下調對特斯拉 (TSLA-US) 股價目標價,該券商預估特斯拉將迎來連續第二年的交付量下降,並指出現有客戶及潛在新買家的情緒對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的看法發生了變化。摩根大通表示,對特斯拉品牌的反應越來越激烈,包括全美及全球特斯拉門市的抗議活動、銷售抵制,甚至有購買過的車輛在二手市場上被拋售。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1 日) 的社群媒體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自己將購買一輛全新的特斯拉,以表達對馬斯克的信心和支持。他在文中稱,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但「激進的左派瘋子」正在「非法且合謀地」抵制特斯拉,這一行為是針對馬斯克及其理念的攻擊。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今 (5)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徐秀蘭表示,中美晶的投資策略已展現穩健價值,但並未充分反映在公司市值上,以目前投資的五家公司市值總合 1049 億元做為比較基礎,中美晶市值僅 808 億元,仍折價約 23%,認為公司股價遭低估。
港股
小米 (01810-HK) 股價今 (3) 日在港股收跌 1.74% 至每股 50.95 港元,盤中一度跌破 50 港元,自上周四 (2 月 27 日) 盤中創 58.7 港元歷史新高後連日劇烈震盪,市場資金流向顯示百億空頭或正遭外資「極限逼倉」。
台股新聞
京城銀 (2809-TW) 今 (3) 日於台南總行召開股東臨時會,由董事長戴誠志親自主持,會中表決通過與永豐金 (2890-TW) 簽訂股份轉換契約案。不過,兩家公司今天股價表現不同調,京城銀持續盤整,守在 50 元之上,而永豐金午盤則湧進買盤,由黑翻紅,並急拉超過 1% 站回 23 元。
彭博周三 (26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的財報將決定人工智慧 (AI) 是否能夠再次成為華爾街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或是隨著「美股七雄」進入修正區間,進一步帶來市場的疲弱。作為 AI 晶片領頭羊,輝達 2025 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報,將成為今年最關鍵的事件之一,尤其是在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 (DeepSeek) 的出現後,AI 基礎設施需求前景不確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