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邦電
台股新聞
全球記憶體市場持續吹冷風,研調機構也預警 DRAM 價格跌勢恐延續至第三季,不過,本周傳出 DRAM 三大原廠有意停產 DDR4,台灣業者如華邦電 (2344-TW)、南亞科 (2408-TW) 可望受惠,帶動股價從谷底反彈,分別周漲 19.51%、12.15%。
台股新聞
華邦電 (2344-TW) 今 (4) 日宣布,以再生能源製造的產品已出貨至專注於 ESG 的重要客戶,標誌著公司在順應 ESG 市場趨勢以及滿足對綠色節能產品日益增長需求方面的重要里程碑,也同時揭露公司截至 2024 年底董事會核准之再生能源相關投資達新台幣 9.55 億元。
台股新聞
慧榮 (SIMO-US) 總經理苟嘉章今 (25) 日出席公益活動,針對中國記憶體大廠合肥長鑫近期開始量產 DDR5,苟嘉章坦言,合肥長鑫明年在全球 DRAM 市場的佔有率恐大幅提升至 15%,較兩、三年前呈現數倍成長,會是全球 DRAM 市場的一大變數。
台股新聞
華邦電 (2344-TW) 與中美晶 (5483-TW) 旗下續興今 (5) 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再生能源購售電長期契約,預計自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期案場完工起,由續興轉供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予華邦,雙方攜手展開 30 年、共約 48 億度 (kWh) 的綠電購售長期合作。
台股新聞
華邦電 (2344-TW) 周六 (19 日) 舉辦「2024 年零碳家庭日」,展望後市,董事長焦佑鈞表示,現階段已恢復過往淡旺季模式,第四季通常是淡季。總經理陳沛銘補充,明年隨著 AI PC 陸續問世,加上今年 Wi-Fi 7 遞延的網通需求發酵,明年營運應該會再優於今年。
台股新聞
〈HBM 需求急增 供應商全力擴產〉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高頻寬記憶體以其高速資料傳輸能力,成為 AI 晶片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 HBM1 到 HBM3E,每一代產品在堆疊層數、傳輸速度和儲存容量上都有顯著提升,作為 AI 晶片關鍵技術支援的同時,也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為應對市場以及 NVIDIA H200 晶片中 HBM3E 記憶體的需求,SK 海力士、三星和美光這些記憶體產業的領導企業,正積極擴充 HBM 的產能。
台股新聞
華邦電 (2344-TW) 今 (2)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陳沛銘表示,DDR4 已經開始導入量產,預計下半年將大量出貨,剛好銜接客戶轉換至 Wi-Fi 7 的需求,並推出一系列基於 20 奈米製程的產品,同時持續推出新款 NOR Flash,鞏固全球第一的位置,期望下一步營運將回到 2022 年的高峰。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2)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參與華邦電子 (2344-TW) 現金增資。華新指出,目前華新持有華邦電 21.99% 的股份,基於 AI 帶來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同時配合長期投資規劃,將以每股 21 元、總認購金額不超過 30 億元參與華邦電現增案。
台股新聞
全台供電穩定向來產業關注焦點,華邦電 (2344-TW) 董事長焦佑鈞今 (2) 日表示,穩定供電是政府的責任,但由於電力是政治問題,牽涉民眾意願、選票等,要考驗新政府的智慧,同時也表態支持核能,理由是「能用的資產不要浪費」。焦佑鈞說,華邦電是用電大戶,但在大戶中用電量還是相對小,坦言現在不是思考電不足的問題,而是在想如何買到想要數量的綠電,涵蓋太陽光電、風電兩種方式,公司策略是持續尋找可購買的綠電,並不斷累積,截至目前,今年簽約 4000 多萬度綠電。
台股新聞
華邦電 (2344-TW) 董事長焦佑鈞今 (2) 日表示,AI 發展才剛開始,就像是當時 PC、網際網路以及手機起來時的情況,預期將遍及所有應用,該議題可談論至少 20 年以上,針對記憶體市況,則看好產業將在下半年進入上升循環。焦佑鈞說,華邦電自 2022 年第二季開始感受銷量下滑,八季之後,2024 年第二季準時開始感受銷量上升,預期未來兩年將進入上升循環,也強調數量先行,價格後面就會跟上,看好 2025 年將是非常明顯的上升循環年。
專家觀點
鴻海 (2317-TW)、廣達(2382-TW)、台積電(2330-TW) 今天又因為 AI 伺服器的題材大漲起來,但以位階來說,這三家公司都不能算低檔了。既然這樣,AI 伺服器還有哪些供應鏈是有機會落後補漲的?我們挑出記憶體、玻纖布、銅箔基板、被動元件。
台股新聞
〈DRAM 不會缺席 AI 商機 法人預告 DRAM 供需失衡將來臨〉英特爾 (Intel) 和超微(AMD) 都預計於 2024 年推出搭載 DDR5 的新平台,帶動新一波的換機潮與 AI PC 的發展。大型伺服器、數據中心和高階工作站等需要高速及大容量的 DRAM,以實現更快的數據存取速度,進一步促進 DRAM 需求,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DRAM 受惠產品合約價上揚,第 1 季營收 183.5 億美元、季增 5.1%, DRAM 三大供應商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第一季受淡季效應影響出貨同步減少,加上庫存水位正常,意圖延續 2023 年第四季合約價上漲的氛圍。
專家觀點
台股今天攻上 2 萬 2 大關,可以看到的是漲多高位階的機器人和 AI 股多出現回檔修正,像所羅門 (2359-TW) 大跌 6.3%,佳能 (2374-TW) 跌停,廣運 (6125-TW) 大跌 6%,廣明 (6188-TW) 大跌近 5%,其實 AI 雖然仍是未來 3-5 年,甚至 10 年以上的趨勢,但在多頭趨勢底下,仍會有產業輪動的狀況,就是高低檔的股票輪漲,帶動大盤一波波往上攻,這樣節奏底下,我們雖然看好 AI 趨勢,但選股可以往低位階,跟 AI 相關的去選擇。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4) 日表示,本次強震大多晶圓代工廠都位處震度 4 級區域,加上工廠多以高規格興建,內部減震措施是世界頂尖水準,多半可以減震 1 至 2 級,多數晶圓代工廠與 DRAM 廠都已陸續復工,無重大影響,僅台積電 (2330-TW) (TSM-US) 研發總部因水管破裂造成部分機台進水,影響尚未量產的 2 奈米製程,短期營運不受影響。
台股新聞
花蓮今 (3) 日早晨 7 點 58 分時發生規模 7.2 大地震,之後餘震不斷,記憶體廠華邦電 (2344-TW) 表示,公司依照內部程序,地震規模達疏散標準,皆於第一時間進行疏散作業,並未造成人員受傷。華邦中科廠及高雄廠部份機台因地震而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重開機,整體而言,對公司營運及財務無重大影響;華邦進一步表示,公司第一時間進行地震緊急應變與營運持續計畫,有系統地將地震對公司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專家觀點
南亞科 (2408-TW) 今天收盤漲停,而且留下影線,出現 7 萬 3 千張的大量,有洗盤籌碼換手的現象,短線應該還要漲。中長線來講位階是低檔,整個 2 月股價都壓抑在 200 日線下,有超跌現象。華邦電 (2344-TW) 股價仍在 200 日線附近盤整,中長期來看算是低位階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