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
台股新聞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 (6770-TW) 今 (13) 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朱憲國表示,第一季電源管理晶片 (PMIC) 需求續強,本季產能利用率估小幅提升,且 Wafer on Wafer 堆疊技術以及中介層等與合作夥伴持續開發,將是公司未來成長動能。
歐亞股
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Group) 周三 (12 日) 公布的 2024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出現意外虧損,虧損金額達 24 億美元 (約合 3,692 億日元),遠遜市場預期。這一虧損主因是其願景基金 (Vision Fund) 所持的多家科技公司的股價下跌,特別是電商平台 Coupang、滴滴出行和 AutoStore 等公司,這些未實現的估值損失讓軟銀的財報遭遇重創。
台股新聞
台新金與新光金今 (8) 日同步公告 2025 年 1 月自結獲利,但表現兩樣情,台新金 (2887-TW) 元月稅後純益 15.9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0.11 元。不過,新光金 (2888-TW) 單月再度由盈轉虧,稅後虧損 18.68 億元,每股稅後虧損 0.11 元,主要受到子公司新光人壽拖累。
台股新聞
中油昨 (17) 舉行歲末年終記者會,董事長方振仁於致詞中公布 2024 年營運概況,去年稅前虧損 355 億元,連 5 年累虧已達 691 億。他強調,中油目前內部正在評估調整投資計畫,盼爭取增資或者撥補。對於今年油氣價格,中油預估有望低於去年,但川普即將上任,會是一大變數。
台股新聞
氣動元件廠氣立 (4555-TW) 今 (20) 日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線上法說會,氣立指出,公司面對中國大陸市場低迷與內捲效應的衝擊,但氣立積極從「擴充產品應用客群」、「強化產業布局」及「優勢產品升級」等三個面向進行調整,已連續 7 個月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同時大陸地區營收佔比也由去年的 80% 降至今年 69%。
台股新聞
正積極轉型的軟板廠台郡 (6269-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4 年 11 月台郡營收 18.96 億元,月增 3.42%,年減 28.06%,爲台郡今年單月營收連續 7 個月呈現年衰退,累計 1-11 月營收 245 億元,年減 18.97%,2024 年台郡營收將呈現連績兩年衰退。
美股雷達
中國電動新貴車蔚來汽車周三 (20 日) 公布第三季財報,受到激烈價格戰影響,該季營收、虧損均遜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儘管該季交車量刷新歷史紀錄。財報公布後,蔚來汽車周三盤前美股 ADR 跌逾 3%。截稿前,蔚來汽車 (NIO-US)ADR 周三美股盤前下跌 3.67%,每股暫報 4.46 美元;蔚來汽車 (09866-HK) 周三港股重挫 3.7%,收每股 36.40 港元。
港股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周二 (19 日) 公布第三季 (截至 9/30) 財報,在新車款的加持下提振銷售,該季虧損優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且連續第四季收窄,同期營收也超出分析師預期。與此同時,隨著新車款推出再加上中國市場逐漸改善,小鵬汽車給出強勁的第四季 (本季) 交車預測。
台股新聞
正積極轉型中的軟板廠台郡 (6269-TW) 今 (7) 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最新損益資訊,台郡 2024 年第三季營收 64 億,單季稅後虧損 3.33 億元,較上季及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虧損 1.03 元,2024 年前三季台郡稅後虧損 2.35 億元,每股虧 0.73 元。
台股新聞
PCB 鑽孔及代鑽孔業者達航科技 (4577-TW) 雖然在 2024 年第三季營收以 1.63 億元創下 5 個季度以來新高,年增 30.81%,年增 31.83%,但法人估計達航科技 2024 年第三季仍難以達成損益兩平點之上,單季仍呈現虧損,也將是達航科技營運呈現連續 5 季虧損。
台股新聞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 (6770-TW) 今 (22) 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因銅鑼 P5 新廠量產,初期產能爬升影響獲利表現,稅後虧損 28.79 億元,虧損擴大,每股稅後虧損 0.69 元,創新低,展望後市,總經理朱憲國表示,目前客戶整體投片較為保守,尤其在驅動 IC 相關壓力較大。
台股新聞
聯電 (2303-TW) 旗下 IC 設計業者矽統 (2363-TW) 今 (21) 日公告第三季財報,受惠聯電現金股利挹注,矽統本季轉盈,每股純益 1.04 元,本業仍持續呈現虧損,單季營業虧損 1.24 億元,不過,以營益率來看,虧損比率已降至 - 58%,為十年來最佳成績,象徵營運正逐步改善。
台股新聞
董事間訟爭不斷的桓鼎 - KY(5543-TW) 因本身內控的疑慮,已在 10 月 8 日遭櫃買中心打入全額交割股,同時,桓鼎 -KY 今 (15)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桓鼎 -KY 在 2024 年的 7 月及 8 月營運都處虧損,7 月加上 8 月合計稅後虧損 1481 萬元,加計上半年財報,2024 年 1-8 月稅後虧損爲 2664 萬元,每股稅後虧損 0.6768 元。
台股新聞
PCB 及半導體設備廠迅得 (6438-TW) 今 (11) 日公布 2024 年 8 月單月自結損益狀況,在出貨結構的不利因素之下,單月營收 4.13 億元,稅後虧損 700 萬元,單月每股虧損 0.1 元,也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迅得在 2024 年 8 月的出貨結構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在 IC 載板、半導體製程設備出貨的遞延,也因此逐月認列損失,但實際出貨之後,對認列的損失也將獲回沖。
美股雷達
開發企業人工智慧 (AI) 軟體的公司 C3. ai 周四 (5 日) 盤前股價崩近 20%,延續前一交易日財報公布後的頹勢。由於高利率和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導致企業支出謹慎、嚴格控制成本,C3. ai 上季雖虧損幅度收窄,但訂閱營收遜於市場預期,實現獲利目標仍遙遙無期。
A股港股
小米 (01810-HK) 汽車「虧錢賣車」上了中國社群平台熱搜,8 月 21 日,小米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在微博發文回應「小米賣一輛車虧 6 萬多」。雷軍表示:「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當日,小米集團發布最新財報。
8 月 5 日早間,恒大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相關地方人民法院於 2024 年 8 月 2 日就相關附屬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車及恒大智慧汽車)破產重整進行聽證,相關地方人民法院裁定相關附屬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式。此前,恒大汽車在 7 月 28 日曾公告稱,相關附屬公司的個別債權人於 7 月 25 日向相關地方人民法院申請對相關附屬公司進行破產重整。
美股雷達
達美航空 (Delta Air Lines) 執行長巴斯蒂安 (Ed Bastian) 周三 (31 日) 表示,本月早些時候發生的全球大規模 IT 故障導致數千名旅客滯留,給公司造成 5 億美元的損失,同時稱將尋求損害賠償。巴斯蒂安說,這個數字不僅包括營收損失,還包括 5 天內「每天數千萬美元的賠償和飯店費用」。
台股新聞
MCU 廠盛群 (6202-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後市,總經理蔡榮宗表示,第三季營收與毛利率大致與上季相仿,預估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新品方面,BLDC MCU 切入 AI 伺服器散熱風扇,現階段在設計導入階段,預計明年貢獻營收。
台股新聞
AOI 及 PCB 鑽孔機大廠大量科技 (3167-TW) 在 3 月起營運明確脫離谷底區,單月營收都在 1.5 億元以上,且以高階設備爲主,大量科技下半年將有半導體製程設備擴大的業務,也符合目前市場熱門族群的重點也推升股價向上,股價今 (30) 日爆發萬張鉅量攻上漲停 7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