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面對川普不理性的關稅亂拳,多數國家選擇釋出善意協商。一些經濟學家說,避免貿易戰很簡單:不反擊就行。《華爾街日報》報導到目前為止,這個策略對許多國家似乎都奏效了,川普已對多數貿易夥伴將關稅延緩三個月,而決定硬碰硬的中國,則陷入了與美國的全面貿易戰。
穆迪信評 (Moody"s Ratings) 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將削弱信用狀況,並提高違約風險,尤其低評級和投機等級的公司,這些公司由於依賴債務市場,將更容易受到衝擊。穆迪指出,不可預測的美國貿易政策,將導致全球信用狀況惡化,宏觀經濟將受到影響,經濟成長將放緩,並增加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18) 日漲跌互見,盤中一度都翻紅,但僅上證指數(SSEC) 結束連 8 日漲勢,主要因為在中美貿易關係持續不確定的情況下,投資人抱持謹慎觀望的態度。滬指周五 (18 日) 收跌 0.11% 至 3276.73 點,深證成指(SZI) 則漲 0.23% 至 9781.65 點,創業板指亦收紅 0.27% 至 1913.97 點,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 9147 億人民幣,較上個交易日減少 848 億人民幣,創去年 9 月 24 日中國推出救市措施以來新低紀錄。
皮尤民調中心(Pew Research)最新民調指出,視中國為敵人的美國人正在減少,此一民意轉變與川普挑起的貿易戰情緒形成鮮明對比。民調顯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比率出現了五年來首次「年度顯著下降」。2025 年此比率為 77%,較 2024 年下降了 4 個百分點,皮尤民調中心稱這反映出美國社會對中國態度整體趨於緩和。
彭博周四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盟正研擬在與美國貿易談判若告破局時,對出口美國的特定商品祭出限制措施,以反制川普上月對約 3,800 億歐元 (約 4,320 億美元) 歐盟商品加徵關稅的行動。知情官員透露,相關方案將作為談判失敗時的威懾手段,可能涵蓋配額、許可證,甚至全面禁止關鍵貨品出境。
國際金價周四 (17 日) 持續攀漲,現貨黃金(XAUUSDOZ) 一度漲高 0.4% 至 3357.78 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續朝 3400 美元大關邁進,主要受到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對貿易戰影響的警告導致美股跟美元大跌影響,進而推升避險需求。
川普毫無理性地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增高至 245%,正打擊在中國營運的美國商業品牌,中國消費者更傾向購買本土貨品。《華爾街日報》報導,不論是智慧手機還是快餐、飲品,美國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正逐漸下降,連鎖店瑞幸咖啡、科企華為、運動服飾品牌安踏及奶茶品牌蜜雪冰城等中國本土品牌迎頭趕上,快速佔領美國品牌在中國的市佔率。
中美貿易對峙越演越烈,仰賴出口維生的中國工廠員工正湧入 TikTok,鼓勵美國消費者直接從原產地採購,借此繞過美國的高額關稅,也挑戰了川普對於這些措施符合美國民眾利益的說法。在 TikTok 廣為流傳的一段影片顯示,在一家據稱為 Lululemon 代工的工廠前,一名博主手中拿著瑜伽褲說,這些褲子的出廠價只需 5、6 美元,而在美國的零售價超過 100 美元,但兩者的「材質和工藝基本是一樣的」。
美國政府最新升級對中國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禁止輝達 (NVDA-US) 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 H20 晶片出口,消息一出,全球半導體產業與科技股應聲重挫,單是輝達與荷蘭晶片設備龍頭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兩家公司市值即蒸發超過 1,550 億美元,反映出市場對中美科技戰持續升溫的擔憂。
港股
香港股市周三 (16 日) 大幅收低,恒生指數(HSI) 結束連 6 日漲勢,一度跌破 21000 點大關,恒生科技指數 (HSTECH) 連兩日收黑,主要因為對中美貿易戰不斷擴大的擔憂再度影響市場情緒。恒指周三收低 1.91% 至 21056.98 點,科指收黑 3.72% 至 4796.28 點,一度跌逾 4.5%,國企指數亦跌 2.55% 至 7779.01 點,紅籌指數收跌 0.47% 至 3708.09 點。
中美貿易戰持續膠著之際,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上周五 (11 日) 宣布豁免中國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先是在節目上稱電子產品將被納入半導體關稅,總統川普上周日 (13 日) 更直接在說沒有任何豁免,這些舉動暴露出美國在貿易戰中的深層困境,既想維持強硬姿態,又難以承受關鍵領域對中國依賴的現實矛盾。
理財
中國跨國出口 B2B 電商平台敦煌網 (DHgate) 一度被市場遺忘,但周一 (14 日) 突然衝上蘋果 App Store 美國免費應用程式總榜第二位,僅次於 Chat GPT,超越 TikTok、Instagram 等全球熱門應用程式,在該平台下載量暴漲的表面下,背後卻暗湧著中美貿易摩擦下的消費暗流與一場精心設計的流量博弈。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美國與歐盟本周針對雙邊貿易關係舉行會談,然而雙方在重大關稅議題上幾無進展。歐盟官員表示,美方目前無意取消針對歐洲鋼鐵、汽車等產業的關稅,僅願意維持部分臨時性減免措施。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貿易事務首席談判代表塞夫柯維奇 (Maros Sefcovic) 本周一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與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會談約兩小時後,對美方立場仍感困惑。
美股雷達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一 (14 日) 受訪時暗示,某個時間點將與中國達成重大協議 (big deal),並說,美中經濟沒有必要脫鉤,但確實有這個可能性。法新社報導,貝森特接受彭博電視訪問,被問到美中經濟脫鉤的可能性時,他回答美中經濟「沒有必要」脫鉤,「但有其可能」。
美股雷達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 (NEC) 主任哈塞特 (Kevin Hassett) 周一 (14 日) 受訪時表示,美國已經收到來自「超過 10 個國家」「非常棒、了不起」的關稅協議提案,而且,美國經濟今年「100% 不會」步入衰退,最近的就業報告「非常、非常的好」。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全球經濟一度陷入緊張。許多分析認為,川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預計將難以實現其目標,甚至可能對美國自身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英國《金融時報》刊登評論文章,由諮詢機構 Gavekal Dragonomics 創辦合夥人兼研究主管 Arthur Kroeber 從三個角度論證了川普關稅政策的「注定失敗」。
在全球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的擔憂日益加劇之際,日元本月已成為主要貨幣中兌美元表現最佳的貨幣之一。由於美國關稅推動避險需求,同時交易員重新評估日本央行的升息路徑,對日元的樂觀情緒,正在避險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之間蔓延。上周,日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2.3%,並於周五觸及 9 月以來最高。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 (WGC) 數據顯示,黃金 ETF 在 2025 年第一季出現 3 年來最大的資金流入。這波投資人對黃金 ETF 的重新燃起興趣,主要是受到市場波動以及對經濟穩定性的擔憂所驅動,促使投資者尋求這個傳統的避險資產。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首席黃金策略師 George Milling-Stanley 解釋,黃金 ETF 提供了一種高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追蹤金價,同時也免除了實體黃金的儲存和安全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以「減少貿易逆差」為名發動的貿易戰火,正從鋼鐵廠與農田燒向華爾街與矽谷。當中國宣布對好萊塢電影實施進口限制導致迪士尼股價單日蒸發 23 億美元時,華爾街菁英們赫然發現這場貿易戰最致命的子彈竟來自美國服務業。根據世貿組織 (WTO) 秘書長伊維拉披露的數據,2023 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 1 兆美元大關,占全球份額達 13%,順差總額直逼 3000 億美元。
基金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掀起貿易戰,市場對於新興市場前景的擔憂也隨之上升。然而,M&G M&G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 經理人 Claudia Calich 認為,川普 2.0 固然令人擔憂,但回顧川普首任任期,新興市場債券的走勢其實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