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失守3300美元大關!美英達貿易協議金價連三跌 專家喊免驚:未來3年央行購金潮有望持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5-09 11:3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失守3300美元!美英達貿易協議金價連三跌 專家喊免驚:未來3年央行購金潮有望持續(圖:shutterstock)

在歷經劇烈震盪的天後,國際金價今 (9) 日在亞洲早盤交易時段進一步走跌,現貨黃金(XAUUSDOZ) 朝連 3 日跌勢邁進,失守每盎司 3300 美元大關,因市場預期美英周四 (8 日) 達成貿易協議後,貿易緊張局勢將有所緩和,投資人對避險資產黃金的需求將大幅減少,但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央行持續囤金,多家機構仍看好黃金後市。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截至上月底,中國黃金儲備達 7377 萬盎司,較 3 月增加 7 萬盎司,連 6 月增持黃金。中國央行過去六個月累計增持近 100 萬盎司 (約 28 噸),黃金儲備佔比提升至 5.5%,但仍低於全球平均的 15%。這一動向引發國際市場高度關注,機構普遍預測黃金價格有望突破歷史高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此輪增持與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密切相關。自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美國頻繁調整關稅政策,上月初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市場震盪,推動現貨黃金價格從每盎司 3114 美元躍升至 3340 美元,漲幅達 7%。

王青指出,國際金價進入易漲難跌週期,此時增持成本可控性增強。中國外匯儲備中黃金佔比偏低,結構性增持有助優化儲備資產配置,同時強化人民幣信用基礎,為國際化鋪路。

華泰期貨研究員師橙也說,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導緻美債信用受損。數據顯示,外國投資人持有美債比例降至 30%,日本等主要持有國近期拋售 175 億美元長期美債。相較之下,黃金作為無信用風險的終極支付手段,成為各國央行對沖美元資產風險的首選。

世界黃金協會 (WGC) 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全球央行購金量達 244 噸,延續近三年年均超千噸的購金趨勢。波蘭、哈薩克、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成為購金主力,2022 年至 2024 年全球央行累積購金量達 3000 噸,遠超過 2010 至 2021 年的 473 噸平均值。

根據瑞銀 (UBS) 預測,今年各國央行購金規模有望達到 1000 噸,結構性需求持續升溫。

高盛也分析指出,新興市場央行黃金儲備佔比普遍低於已開發國家,像是中國佔比僅 5.5%,加上去美元化趨勢,未來三年央行購金潮有望延續。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已將其外匯基金美元資產佔比從 90% 降至 79%,轉向人民幣歐元等多元化配置。

在多重利多支撐下,國際金價在 5 月初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歷史高點,較去年同期上漲超 20%。有「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更預警,地緣衝突、債務高企與貨幣貶值風險恐推動金價攀漲至 4000 美元。

市場分析認為,川普關稅政策已使美國有效關稅率從 2.5% 驟升至 25%,不僅抑制進口需求,更推升通膨預期,進一步壓縮美元實質利率空間。

此外,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加速,黃金戰略價值持續凸顯,專家認為在儲備多元化、避險需求、貨幣競爭三重驅動下,黃金有望開啟新一輪長期牛市週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