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分析
台股新聞
你是否曾想過,數十萬名在台移工,每個月辛苦工作的薪資,是如何安全地匯回家鄉?隨著台灣勞動缺口擴大,外籍移工人數快速攀升,跨境金融的需求也跟著爆發。即將上櫃的 東聯互動 (7738),正是這波趨勢下的重要推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看完整節目!一、公司簡介:跨境金融的科技金融新勢力東聯互動成立於 2016 年,以「高純度科技金融業者」自許,主打移工族群的跨境匯款服務。
台股新聞
上週,全球科技業投下了一顆價值 50 億美元的震撼彈:繪圖晶片龍頭 NVIDIA 宣布入股半導體巨擘 Intel。這場世紀聯姻,不僅讓市場感到意外,更引發了無數投資人的疑問:這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特別是龍頭台積電,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今天,我們就來層層解析這盤棋局背後的深意。
台股新聞
全球股頻創新高,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連續三個交易日收在歷史新高,據芝商所(CME)FedWatch 工具顯示,利率期貨交易推算 Fed 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上每次降息 0.25 個百分點的可能性為 75%。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一持穩,收在 4.141%。
基金
聯準會於 9 月利率決策會議宣布降息 1 碼,正式進入寬鬆周期。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一年,非投資等級債市平均上漲 4.3%,其中 BB 級債券表現更佳。百達投顧表示,市場進入利率走低的政策轉折期,建議配置體質相對穩健的 BB 級非投資等級債,以打造資產配置穩定性與具韌性的現金流來源。
美股雷達
輝達企圖心成美股上漲焦點,債券殖利率攀升與美國政策風險值得關注Joe 盧, CFA | 2025 年 9 月 22 日 美東時間摘要在廣泛的 AI 樂觀情緒下,美國股市反彈,台股加權指數 (TAIEX) 則維持在歷史高點。輝達 (NVIDIA) 的策略性投資計畫,在美國引發了一波由科技股引領的漲勢,卻也在台灣引發了對供應鏈的擔憂。
台股新聞
今日台股延續多頭格局,指數再度刷新高點,盤面資金快速輪動,雖然整體氛圍偏向樂觀,但成交量並未同步放大,顯示追價意願有限,當前市場結構既提供成長機會,也伴隨更高的操作挑戰,策略上宜專注於基本面具支撐的標的,並嚴控持股風險。〈權值核心主導盤勢,供應鏈同步受惠〉今日盤勢的核心推手仍是台積電 (2330-TW),收盤價 1295 元再創歷史新高,單日貢獻指數超過 250 點,這也呼應過去智霖老師反覆強調的觀點:在 2027 年之前,先進製程推進與地緣政治風險控管,仍讓台積電處於相對安全的階段,台股就會續攻,今天台達電 (2308-TW) 首次突破 900 元關卡,市值超越聯發科,躍居台股市值第三,光寶科 (2301-TW) 強勢漲停,良維 (6290-TW)、雙鴻(3324-TW) 受惠於 AI 伺服器電源線組與蘋果手機需求再創新高,表現同樣亮眼,展現電源+散熱的主流供應鏈效應。
專家觀點
驚驚漲格局持續進行中、選對股才是重點Bingo!今日就是大漲再創新高,完全印證完全掌握,一切都敢講在前面,大師兄專業的實力與本事,相信大家都有目共賭!雖然上週五受到輝達入股英特爾的心理影響下,短線上再掀波瀾,不過,不僅指數仍是穩穩地守在於 10 日線之上,且 9 月來融資僅小增 65 億元、增幅 2.4%,惟融券卻由 28.7 萬張、一路增加至 33.6 萬張,增幅 17.1%,但外資 9 月以來至今,已買超台股達 2200 多億元,創下史上單月買超第四高紀錄,加上台股擁有護國神山「台積電」及強大的 AI 基本面當靠山,以及 Fed 繼 9 月降息 1 碼,預計年底前可望再降 2 次,因此,隨著熱錢效應持續發酵、以及季底作帳 + 雙軋行情如火如荼展開下,顯見外資軋空手、軋空單的意圖明顯,如所言:只要 AI 供應鏈沒有出現產業趨勢反轉前、或近期融資餘額未出現明顯過速增加,則各位大可放心!預期這一波多頭震盪驚驚漲的行情將可望延續至年底、甚至明年之看法不變,選股才是重點。
台股新聞
集團作帳行情啟動下,下一個接棒的潛力股是誰?影片中分享給你知道(按讚訂閱打開小鈴鐺)再來看一下今天的台股!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302.23 點,收在 25880.60 點,成交量 4697.30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66.50 億元,投信賣超 51.85 億元,自營商買超 77.6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40.72 億元,其中外資連賣二日,自營商連買三日,累計買超金額 232.63 億,投信則連賣二十日。
專家觀點
上週五 (9/19) 美股三巫日,股指期約、個股期權等,到期規模名義價值達到 5.3 兆美元,創 9 月同期新高,277 億股的成交量,創 2008 年統計以來第三高。科技股漲幅最高,帶動美股三大指數續創歷史新高。美股雖然持續創新高,但高盛的投資人情緒指標(Sentiment Indicator)目前爲 - 0.3,代表股票投資者持股倉位仍然「偏低」,並且該指標已經近三十週為負值。
美股雷達
您的投資行為是基於經過計算的風險,還是僅僅在滿足一種衝動?摘要投機性交易會劫持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使其在神經化學層面上,與賭博或毒品一樣令人上癮。市場不可預測的回報以及「差點就贏」的效應,創造了一種強大的衝動,促使人為了追求是快感而加劇風險。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市場消息,輝達將以每股 23.28 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投資 50 億美元,在資料中心與 PC 領域合作,英特爾股價飆漲,最大權值股台積電 19 日受此消息壓抑,下跌 1.56%、收 1,265 元。輝達 (NVIDIA) 和英特爾 (Intel) 與兩家公司同時是競爭、也是技術合作關係,在 AI 晶片和資料中心市場,輝達的 GPU 與英特爾的 CPU、AI 加速器是主要的競爭對手。
專家觀點
台股漲太多了?要回檔了嗎?錯!江江告訴你:「十月要再噴 2000 點?!」這不是隨便說說!更不是畫大餅,背後可是有著三大證據在撐腰!訊號一:空軍油門踩到底?小心被軋到飛上天!大家有注意到嗎?上週短短 5 個交易日,代表散戶看空的「融券」張數,竟然像坐了火箭一樣,暴增 13%,衝到 33.61 萬張!這代表什麼? 代表空軍弟兄們大舉出動,覺得台股漲太多了,該回檔了吧?於是瘋狂借股票來賣。
專家觀點
給結論,本週的操作重點指數空間有限不要亂追價,尤其是大型權值 AI 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鴻海、廣達、緯創、緯穎多檔股票位階已高,轉去中小型 AI 比較好可以優先留意 CPO 目前基期最低,位階很像一個星期前的記憶體,寫到這裡記憶體本週不
專家觀點
上週美國 FED 如預期降息 1 碼,並且調升未來三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目標,帶動台股指數上週四再度大漲 331 點,週五早盤開高一度再創 25864 新高。但隨後短線賣壓再度湧現,指數開高拉回翻黑,尾盤在富時指數 (含台灣 50) 季度調整生效下爆量甩尾,最後收低下跌 190 點,以 25578 點作收,成交量 5974 億元(若扣除富時季度調整影響則大約 5000 億元左右),呈現帶量開高走低格局。
專家觀點
美股再創高 台股蓄勢待發上週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一碼,市場視為本輪寬鬆循環的起點,美股三大指數——道瓊、那斯達克與標普 500 全面再創歷史新高。投資人解讀,後續仍有持續降息的空間。下週焦點將落在 9 月 26 日(五)最新公布的 PCE 物價指數,若通膨數據持續符合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對降息的信心,在資金寬鬆環境推動下,美股可望續領全球股市,再度刷新高點。
專家觀點
美國下週五將公布 PCE 物價指數,這項數據是聯準會最重視的通膨指標。市場普遍預估核心 PCE 年增率將維持在 2.9% 左右,整體 PCE 約在 3.0%,月增率可能落在 0.2% 至 0.3% 之間,顯示通膨仍有黏性但未大幅惡化。由於聯準會在 9 月會議中已將利率降至 4.00% 至 4.25% 區間,若本次數據符合預期,政策可能暫時維持觀望,等待更多證據確認通膨持續下行。
美股雷達
寬鬆政策蓋過地緣政治噪音,為美股與台股創造建設性背景Joe 盧, CFA | 2025 年 9 月 20 日摘要全球股市創下歷史新高,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轉向,預示著新一輪的寬鬆週期。美國科技股與小型股指數展現強勢。在半導體和 AI 相關產業的外資流入支撐下,台股加權指數 (TAIEX) 也創下歷史新高。
專家觀點
記憶體大廠近期持續點火向上,受惠美光暫停報價一周,不過多數個股也出現創新高後的回檔,(2408-TW) 南亞科、(5351-TW) 鈺創,今日在創新高後出現回檔! 到底未來記憶體股還有續航機會嗎? 關鍵又該留意哪個重點呢? 集團作帳行情啟動 (2327-TW) 國巨集團雙雙噴出後,下一個接棒的集團是誰?影片中分享給你知道(按讚訂閱打開小鈴鐺)再來看一下今天的台股!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 190.99 點,收在 25578.37 點,成交量 5974.85 億。
專家觀點
輝達入股英特爾、台股下殺拉回、會崩嗎?我想各位可能又想太多了!今日台北股市的下殺拉回,主要原因除了受到輝達入股英特爾的心理影響,壓抑權值股台積電 (2330-TW)、高價股聯發科 (2454-TW)、祥碩 (5269-TW)、譜瑞 - KY(4966-TW)、健策 (3653-TW)… 等個股的拉回,加上 0050 成分股調整,尾盤最後一筆爆出 1286 億元、壓低 125 點,以致於加權指數呈現震盪拉回的走勢,但仍是穩穩地守在於 10 日線及月線之上,而 OTC 櫃買指數則是持續穩步震盪盤堅上漲續創新高,顯見內外資法人力挺正向偏多的心態並沒有改變。
台股新聞
一、富時指數 (FTSE) 是什麼 – 富時集團 (FTSE Group) 編制的指數富時集團是英國提供指數及相關數據服務的公司,本是由金融時報 (F-T) 及倫敦證券交易所 (S-E) 組成的合資企業,現在已是倫敦交易所全資擁有。和明晟(MSCI)、標準普爾(S&P 500)同為知名指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