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更替,全球科技企業的人才戰略正悄然轉向,中國互聯網大廠騰訊 (00700-HK) 周四 (17 日) 正式宣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就業計畫,未來三年將新增 2.8 萬個校園招聘實習職缺,其中六成聚焦 AI、大模型等技術領域,此舉不僅反映出互聯網行業的人才需求變革,更揭示 AI 浪潮下全球科技巨頭的戰略重心調整。
中國互聯網大廠騰訊 (00700-HK)周四 (17 日) 正式發布「外貿新征程助跑計畫」,透過整合微信生態資源與全球支付網絡,推出開店綠色通道、技術費減免、跨境扶持等十項創新舉措,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該計畫預計透過小程式、視訊號直播等數位化通路,為外貿企業創造超千億元新增銷售規模,標誌著網路平台深度參與實體經濟的另一個突破性實踐。
港股
香港股市周四 (17 日) 在復活節長假前呈現上揚走勢,恒生指數收報 21395.14 點,上漲 338 點或 1.61%。總成交金額達到 1924.1 億港元。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強勁,收高 1.90%,報 4887 點。港股全天走勢反覆向上,早盤高開後持續攀升。
廣東省以深圳為主導,攜手華為、騰訊、比亞迪等 751 家知名企業,於 4 月 13 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舉行「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 年 N 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此次招聘會以「頂配引才團」之姿,提供超過 3.5 萬個高含金量職位,其中年薪 50 萬至 100 萬元的職位超過 4000 個,年薪百萬以上的職位更達到 800 個。
全球 AI 應用競爭格局持續演變,中國廠商以技術創新與生態整合能力在全球市場中佔據半壁江山,根據上月發布的全球 AI 產品榜,中國國產的 AI 應用程式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夸克、豆包、DeepSeek、騰訊 (00700-HK) 的元寶、Talkie 組成的「新五小龍」強勢崛起,標誌著中國 AI 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美股雷達
據美媒《The Information》周三 (2 日) 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企業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和騰訊控股 (00700-HK) 等,在 2025 年前三個月內,已經向輝達 (NVDA-US) 下單至少 16 億美元的 H20 伺服器晶片。
港股
去年,中國汽車業迎來歷史性時刻,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以 7771 億元的營收超越騰訊等網路巨頭,成為中國最賺錢車廠,不僅改寫了中國車市的競爭格局,更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根據比亞迪發布的 2024 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人民幣達 7771 億元,年增率 29%,連續第 3 年維持高速成長,這一營收數字不僅遠超過騰訊同期的 6602 億元營收,也將傳統車廠巨頭上汽集團甩在後方。
港股
據《界面新聞》報導,微信周五(27 日)正式上線「附近的工作」小程式,未來用戶用微信小程式找工作或許會成為常態。「附近的工作」小程式來自騰訊出行服務團隊。基於 LBS(基於位置的服務)技術,用戶能夠查看距離自己最近的零工需求和薪酬情況,如營業員、快遞員等。
A股港股
法國遊戲巨頭育碧 (Ubisoft) 周四 (27 日) 宣布,將以旗下知名遊戲品牌《刺客教條》、《極地戰嚎》和《虹彩六號》為基礎,成立一家全新的獨立子公司。中國科技巨頭騰訊 (00700-HK) 將向該新實體注資 11.6 億歐元,以獲得約 25% 的股權。
美股雷達
騰訊為與國際接軌,挑在周五 (21 日) 深夜正式發表了混元大模型系列的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 正式版,為騰訊自研的強推理模型,吐字速度達到 60~80token/s,實際生成效果顯著優於 DeepSeek-R1。混元 T1 的前身是今年 2 月中旬在騰訊元寶 APP 上線的混元 T1-Preview 推理模型,而此次正式版則基於騰訊混元 3 月初發布的業界首個超大規模 Hybrid-Transformer-Mamba MoE 大模型 TurboS 快思考基座。
台股新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TSM-US) 正面臨來自中國網路巨擘騰訊 (00700-HK)(TME-US) 挑戰,亞洲市值王寶座岌岌可危。隨著投資人對騰訊 AI 佈局的關注度飆升,雙方市值差距已縮小至 1090 億美元,創 2023 年底來最小差距。
港股
中國科技巨擘騰訊 (00700-HK) 周三 (19 日) 公布 2024 年第四季與全年財報,該季營收年增逾一成,為 2023 年以最快成長速度,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還計劃今年大幅增加對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投入,凸顯這家中國市值最高公司有意在後 DeepSeek 時代與競爭對手保持同步。
A股港股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呈現複雜多變的格局,一方面以「七巨人」為首的中國主要科技股表現亮眼,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加上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再掀波瀾,使得全球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法國興業銀行將中國的主要科技股票命名為「七巨人」,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騰訊 (00700-HK) 、小米集團 (01810-HK)、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中芯國際 (00981-HK)、京東 (JD-US) 和網易 (09999-HK) 。
A股港股
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DeepSeek 創辦人梁文鋒拒絕了利用專案賺快錢的建議,他告訴潛在投資者,他希望保持為自己帶來全球聲譽的科學精神。知情人士透露,梁文鋒告訴同事,他不急於獲得投資,擔心引入外部投資者可能會干預 DeepSeek 的決策。
JP Morgan(摩根大通) 近日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正處於類似 2010 年行動網路浪潮來襲前的「奇點」,預計 2025 年將成為中國生成式 AI(GAI) 應用爆發的關鍵一年。報告中,摩根大通分析師 Alex Yao 團隊將中國 GAI 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並針對每個階段提出了相應的投資策略。
A股港股
據陸媒報導,騰訊 (00700-HK) 的人工智慧 (AI) 助手「元寶」,本周在中國區蘋果 iPhone 免費應用程式下載排行榜上超越 DeepSeek,躍居第一。這一進凸突顯了中國國內 AI 應用領域競爭的日益激烈。目前,在下載量最高的五款免費應用程式中,有三款是 AI 助手,除了騰訊的「元寶」之外,還包括字節跳動的「豆包」和 DeepSeek。
港股
各家大模型紛紛推出深度思考模型之際,中國互聯網大廠騰訊 (00700-HK) 上周四 (2 月 27 日)「反常」地推出快思考模型 Turbo S,並在騰訊雲和元寶上線。目前,開發者和企業用戶可在騰訊雲上通過 API 調用騰訊混元 Turbo S,免費試用一周,開發團隊稱「比大模型界的拼多多還便宜」。
台股新聞
DeepSeek 低價 AI 模型橫空出世以來,不只衝擊了原本由輝達和美國科技大廠主導的 AI 產業,更讓全球資金重新聚焦在原本低迷的陸港股市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也高調見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DeepSeek 創辦人梁文鋒等中國科技圈企業大咖,以科技帶動中國產業復甦的基調底定。
港股
騰訊 (00700-HK) 周四 (27 日) 正式推出自研快思考模式混元 Turbo S,宣稱是人工智慧領域在反應速度與性價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款新一代旗艦模型透過架構創新實現「秒級響應」,即日起向開發者和企業用戶開放 API 免費試用,並將逐步集成至騰訊元寶 AI 助手。
港股
自 2024 年 2 月以來,港股市場在中國大陸資金狂熱湧入下表現強勁,恒生科技指數累計漲幅超 40%,恒生指數漲 25%,突破多個階段高點。曾經被視為口號的「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如今似乎已在港股市場上實現。港股市場強勢反彈春節後港股開啟凌厲攻勢,恒生科技指數年內漲幅達 41%,恒生指數漲 25%,雙雙創出「924 行情」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