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
由於國際油價持續承壓,加上全球能源產業整合步伐加快,全球主要油氣企業自去年起便開啟大規模裁員潮,這一趨勢今年仍在持續,眾多企業正著手推進新一輪裁員計畫。《路透社》近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油田服務提供商哈里伯頓 (HAL-US) 近期持續裁員,至少三個業務部門員工流失率達 2 至 4 成。
台灣政經
經濟部長郭智輝於今( 6) 日下午前往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親自主持紡織業界座談會,與化纖、織布、成衣等產業代表座談,聚焦關稅變局、匯率升值及 AI 應用等議題,廣納意見,盤點政策協助重點,業者普遍認為美國對我國課暫時性關稅 20%,與東南亞國家差不多,相對於中國 50%,對於國內紡織業影響較小;但認為政府應提供穩定電力價格與匯率,人才供應也能夠加以協助。
美股雷達
正想方設法削減成本的谷歌 (GOOGL-US) 上周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其公司高層呼籲員工更加緊利用人工智慧 (AI),以提高生產力。谷歌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在該大會上表示,每當企業經歷非常時期的巨額投資,就會大量擴充人力以應對,但在 AI 時代,公司必須利用此轉型來提高生產力,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國際政經
儘管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尚未離任,從監管政策放寬到內部人事與預算重組,美國總統川普與其高層幕僚已悄悄展開對聯準會的全面改革。根據《CNN》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上週就曾表示,川普政府將聯準會列為改革重點之一,並批評該機構內部人員多為學術出身的經濟學博士,卻「看不出具體貢獻」。
美股雷達
據《CNBC》,對擔心人工智慧 (AI) 衝擊就業市場的人來說,亞馬遜 (Amazon)(AMZN-US) 執行長 Andy Jassy 近日的公告恐怕又添一把火。他在 6 月 17 日發給員工的一項備忘錄中稱,因使用 AI 帶來「效率提升」,未來幾年公司計劃縮減企業人力。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界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裁員潮,即便企業利潤在去年底創下歷史新高,但過去被視為成長象徵的人才擴張,如今成了企業眼中負擔。《華爾街日報》周三 (18 日) 報導,寶僑 (P&G) 日前宣布裁減 15% 非產線員工,雅詩蘭黛、Match(MTCH-US) 削減 20% 管理者,美國銀行 (BAC-US) 管理階層從 13 級壓至 7 級,微軟 (MSFT-US) 也打算裁員數千人。
美股雷達
Figure 創辦人兼執行長 Brett Adcock 日前在《彭博》訪談中揭示了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核心策略。他強調,Figure 的最終目標並非單純製造機器人硬體,而是打造一套完整可部署於現實世界、具備自主作業能力的 AI 合成人類系統,實現「重建勞動力」的願景。
台灣政經
針對國內旅宿業受限於缺工問題,業者不斷要求開放移工,勞動部長洪申翰今 (4) 日證實,正進行開放旅宿業移工相關評估及規劃,待研商完就對外公布。對此,交通部觀光署稍晚則表示,目前旅宿業缺工人數約 5、6 千人,但外籍實習生僅不到 500 人,未來將研議爭取放寬身分別,核准既有人力期限延長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