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國際政經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塔斯尼姆通訊社》等媒體周四(7 日)報導,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計劃訪問中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阿拉格齊稱,近期佩澤希齊揚還會訪問亞美尼亞。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將於 2025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舉行。
國際政經
據《路透社》周四(31 日)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表示,美國必須同意賠償伊朗在上個月的戰爭中遭受的損失。德黑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為重啟核談判設定了新條件。阿拉格齊在德黑蘭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他們應該解釋為什麼在…… 談判中襲擊我們,他們必須確保(在未來的談判中)不會再次這麼做,而且他們必須賠償對伊朗造成的損失。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周三(30 日)宣布,對伊朗商人穆罕默德 · 侯賽因 · 沙姆哈尼控制的航運網絡實施制裁,涉及 50 多個實體和個人,以及 50 多艘運油船和貨櫃船,這是自 2018 年美國政府對伊朗極限施壓以來最大規模制裁。美國財政部表示,侯賽因控制的航運網絡,將伊朗和俄羅斯的石油、石油衍生品以及其他貨物運至世界各地。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8 日) 警告,如果德黑蘭當局試圖重啟上個月遭到美國轟炸的核子設施,他會下令再度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川普是在蘇格蘭與與英國首相施凱爾進行會談時,發出此一警告。伊朗否認尋求發展核武器,並堅稱儘管三處核設施遭到轟炸,但不會放棄國內鈾濃縮活動。
國際政經
伊朗與歐洲官員周五 (25 日) 在伊斯坦堡舉行核談判。上個月,伊朗核計畫遭到美國軍事打擊,導致緊張局勢加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外交官將會見英國、法國和德國(歐洲三大經濟體 E3 集團)的外交官,試圖緩解因伊朗核活動而產生的僵局。這場會談距離美國轟炸伊朗三個關鍵核設施已約一個月,當時導致國際對其核活動的檢查中斷,並引發外界對其濃縮鈾庫存去向的疑慮。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在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再度對伊朗發出強硬警告,稱若有必要,美國將再次轟炸伊朗核設施。川普的表態,是針對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日前接受美國《福斯新聞》專訪時說法的回應。阿拉格奇在訪問中承認,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造成了「嚴重損害」,設施「已被摧毀」。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近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儘管在上月與以色列的戰爭中,伊朗的核計劃與鈾濃縮設施遭受嚴重破壞,但德黑蘭政府不能放棄其鈾濃縮計劃。根據《路透》報導,阿拉格奇指出:「鈾濃縮計畫的暫停確實是因為損害非常嚴重。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一 (21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連番針對貿易談判、對中政策及聯準會 (Fed) 運作發表強硬言論,顯示川普政府在 8 月 1 日關稅大限前,正重新布局對外經濟與金融政策方向,內容涵蓋中國石油進口、俄羅斯制裁與 Fed 潛在改組等敏感議題,牽動市場與國際關係走勢。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引述伊朗半官方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伊朗已原則上同意與英國、法國及德國就其核子計畫舉行會談。週日(20 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雙方仍在就最終地點進行討論,會談可能在「這週」舉行。《Axios》上週五(18 日)也報導稱,伊朗與英、法、德預計於這週會面,討論可能重啟核協議的方案。
國際政經
英法德三國周四(17 日)敦促伊朗立即恢復核計畫談判,並警告如果在今夏結束前仍未取得具體進展,將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據《路透社》報導,這是自 6 月中旬以色列與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以來,歐洲三國外長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首次與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通話。
國際政經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周三(16 日)表示,已經準備好應對任何新的軍事打擊,德黑蘭有能力對敵人發動比在 12 天以伊衝突中更重的攻擊。據《路透社》報導,哈米尼在國家電視台節目中說:「我國準備好對抗美國及其走狗猶太復國主義政權(以色列)的力量,這一點非常值得稱讚。
國際政經
美國網媒《Axios》周二 (15 日) 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 與法國、德國和英國外長已同意將 8 月底定為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的最後期限。根據報導,該協議是在各方周一舉行的電話會議上達成的。如果未能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法國、德國和英國計劃啟動「快速恢復」機制,亦即自動恢復先前因 2015 年伊朗核協議而解除的所有聯合國安理會制裁。
國際政經
據伊朗半官方媒體法爾斯通訊社周日(13 日)報導,在上個月爆發的以伊衝突期間(6 月 16 日),以色列曾試圖在一次空襲行動中暗殺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以及議會議長和司法部長。佩澤希齊揚當時在德黑蘭參加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會議,腿部受輕傷。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上周六(12 日)表示,美國正試圖恢復與伊朗的核談判,伊朗正在考慮,但不急於魯莽談判。據《彭博》報導,當天阿拉格齊在電視演說中說:「美國堅持要回到談判桌上,伊朗已經收到很多消息。」他表示,伊朗正在權衡潛在會談的時間、地點和結構,但不急於魯莽談判。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周一 (7 日) 於白宮迎接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來訪,這是自他今年 1 月上任以來,以色列總理第 3 度訪問白宮。這場高層會談不僅承載著兩位領導人對中東和平的期許,也為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帶來新的可能性。數月前,中東還深陷戰火與緊張對峙,如今卻似乎迎來外交斡旋的機會,同時也讓此會備受外界關注。
國際政經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週六(5 日)報導,在伊朗與以色列持續 12 天的衝突期間,伊朗發射的導彈擊中以色列五處重要軍事設施。儘管攻擊嚴重,以色列方面並未對外公佈相關資訊,疑似有意隱瞞實際損失。《每日電訊報》引用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所提供的衛星雷達數據分析指出,伊朗共發射六枚導彈,精準打擊五處以軍設施,其中包括:特爾諾夫空軍基地(Tel Nof Airbase)、格利洛特情報中心(Glilot Base),與 Zipporit 裝甲與武器製造基地(Zipporit armor and weapons production base)。
國際政經
據伊朗官方媒體報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周六(5 日)晚間在首都德黑蘭參加一場宗教儀式,這是他自上月伊朗與以色列爆發 12 天衝突以來首度公開露面。據《法新社》報導,伊朗國營電視台播放的畫面中顯示,哈米尼現身一座清真寺,向信徒致意,接受群眾歡呼。
國際政經
當地時間 2025 年 7 月 4 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巴黎與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ël Barrot)共同會見記者,現場回答有關伊朗核問題與中東局勢的提問,並強烈抨擊美國攻擊伊朗的行為。針對當前緊張的中東安全局勢,王毅表示,伊朗核問題本可成為國際爭端透過對話協商解決的典範,但如今卻演變為中東新一輪危機的引爆點。
國際政經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後暗示制裁可能緩和,美國政府依然再度採取措施,限制伊朗石油貿易。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周四(3 日)分別宣布對幫助伊朗出口原油的公司和「影子艦隊」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的制裁,針對的是被控購買和運輸價值數十億美元伊朗石油的企業。
美股雷達
《福斯財經網》報導,供應鏈風險管理公司 Exiger 的執行長 Brandon Daniels 近日受訪表示,美國應該重新思考國防供應鏈戰略,將其視為「戰爭中的武器」,而非單純的後勤系統。伊朗與以色列的最新衝突暴露出美國國防供應鏈的重大弱點,促使業界呼籲政府徹底檢視採購體系並強化供應鏈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