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7) 日公布台灣經濟成長率 (GDP) 最新預估值達 5.45%,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其中,內需貢獻 2.50 個百分點,而國外淨輸出揮別去年負貢獻,轉為正貢獻 2.95 個百分點。中經院預估,在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的提前拉貨效應,以及 AI 科技熱潮推升全球對半導體需求下,上半年我國 GDP 高達 6.75%,其中第二季更達 8.01%。
台股新聞
時序進入第四季,企業密集展開「員工考核期」。根據 yes123 求職網今(15)日公布的「年終獎金勞工期望值與歲末自評考績調查」顯示,儘管經濟成長率有「保四」機會,但受關稅貿易戰與匯損利空影響,企業面對年終發放與歲末活動的態度顯得「外溫內熱」,尤其部分外銷導向廠商,年終發放金額恐略微下修。
台股新聞
冠德 (2520-TW) 旗下環球購物中心今 (24) 日宣布,Global Mall 周年慶首波將於 10 月 9 日至 22 日展開,由於今年適逢營運滿 20 周年,祭出消費滿額贈達 30% 的最高回饋,環球購物表示,今年前三季確實百貨市況較辛苦,但自家百貨仍維持穩健成長 5%,力拚這波 20 年周慶大檔業績成長達 10%。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今 (19) 日聯合民政部、人社部等 9 部門正式發布《關於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到 2030 年建成「百城萬圈」目標,透過智慧化改造與多業態融合,打造涵蓋 100 個試點城市的 1 萬個高品質便民生活圈,同步建設 500 條適老商業街與 500 個兒童友善空間,推動居民滿意度突破 90%,商業連鎖化率提升至 30% 以上。
台股新聞
連鎖餐飲集團漢來美食 (1268-TW)8 月合併營收繳出創同期新高的好成績後,9 月又進入中秋禮盒銷售旺季,目前 7 萬個禮盒皆已被訂購一空,再加上第四季新增 4 個 3 天連假,且全民關注的普發萬元現金政策也可望在 10 月實施,漢來美食樂觀看待,下半年業績動能將再拉高。
大陸政經
據《路透》調查顯示,中國工廠活動在 8 月份可能已連續第 5 個月出現萎縮。製造商正焦急等待中美貿易協議的進一步明確,而國內不穩定的就業市場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則共同抑制了國內需求。這項對 21 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計,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將從 7 月份的 49.3 微升至 49.5,但仍將維持在區分經濟增長與收縮的 50 點榮枯線以下。
大陸政經
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呈現一種奇怪現象:產能越擴張,價格越下跌,通縮愈發嚴重。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正陷入「通縮 + 內卷」的雙重困境,而官方正試圖以「反內卷」來應對持續的通縮危機。然而,專家警告,單靠反內卷遠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中國經濟背後的真正問題,不是競爭太激烈,而是「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
大陸政經
中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理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宣布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旨在透過財政補貼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激發消費潛力,提振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
台股新聞
台灣連鎖家具龍頭詩肯 (6195-TW) 公告第二季財報,上半年合併營收 11.02 億元,年減 1.56%,但費用控管效益浮現,稅後純益 4228.2 萬元,年增 26%,每股純益 (EPS)0.84 元。詩肯表示,受到大環境不佳影響,上半年營收雖略衰退,毛利和毛利率卻沒有太大差異,尤其轉投資新加坡 NOVA 體質調整有成、費用控管也產生效益,虧損大幅下降,上半年僅虧損 367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1764 萬元有明顯收斂,是獲利成長主因。
大陸政經
中國上半年預算赤字創歷史新高,凸顯出在川普的關稅措施導致對美出口減少的情況下,政府加大了刺激內需的力度。《彭博》根據財政部周五 (25 日) 發布的最新數據計算得出,今年上半年,中國財政廣義缺口達到 5.25 兆人民幣 (約 733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擴大 45%,創下歷史新紀錄。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今年我國民間消費、但上修外需和民間投資,預期全年經濟成長將呈「前高後低」格局,全年經濟成長率 (GDP) 為 3.02%,較 4 月預測上修 0.11 個百分點,有望保 3。台經院說明,儘管美國關稅政策仍構成潛在風險,但受惠於對等關稅暫緩實施,提前備貨效應在上半年發揮明顯支撐力道,推估上半年 GDP 年增率可望突破 5%,然而,隨著下半年提前拉貨動能逐漸減弱,企業獲利面臨壓力,恐影響民間投資與消費意願,下半年 GDP 年增率將回落至 1% 以下。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7) 日發布最新經濟成長預測,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匯率走勢和基期因素等考量下,看下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 (GDP) 趨緩,估平均成長率約為 1.08%,併計上半年後,全年 GDP 為 3.05%,仍可「保 3」,成長模式呈「上熱下冷,全年內外持穩」情勢。
大陸政經
包括中國央行顧問在內的多位學者表示,中國應新增高達 1.5 兆元人民幣 (約 2,090 億美元) 的刺激措施,以提振消費支出並維持匯率彈性,進而因應美國關稅對經濟成長的拖累。據《彭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和另外兩位專家,在周五 (11 日) 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自 4 月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以來,中國經濟除了持續的通貨緊縮之外,還面臨著「新的干擾」。
基金
隨著 2025 下半年全球市場進入政策與資產配置的轉折期,法人看好日本市場結構轉型與外資積極流入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路博邁台日雙星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指出,日本經濟展現出穩健成長力道,全年 GDP 預估維持約 1%,近期日本製造業與服務業 PMI 連續多月高於 50,顯示經濟活動持續活絡,就業市場緊俏,企業投資意願強勁,形成正向成長循環。
國際政經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數據,曾被視為難以想像的局面已成真,西班牙的人均 GDP 已超越 G7 成員日本。這項與生活水準密切相關的指標顯示,在 2025 年,西班牙人均 GDP 預計達 36,190 美元,日本為 33,960 美元。事實上,2024 年西班牙也已略微領先。
基金
美國今年以來公布對多國開徵對等關稅後,隨即與個別國家展開貿易談判。儘管日前美中同意暫緩關稅 90 天,提振市場情緒,惟不確定性未除,關稅對亞洲經濟已構成影響,區內經濟及投資趨勢正在重塑,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王陶沙認為,「內需消費」成為亞洲區內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受惠內需增長的中國大陸及日本兩大市場,更有望成為今年亞洲市場贏家。
大行報告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 摩根士丹利(MS-US)周二 (4 日) 發布《亞洲新興市場股票策略》(Asia EM Equity Strategy)報告指出,在上周三 (5 月 28 日) 為止一周,中國及香港 (離岸中國基金) 成為新興市場資金流入主力,單周合計吸引 12 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 1.2 億美元,台灣 2 億美元,但市場結構性差異顯著。
台股新聞
富邦媒 (8454-TW) 今 (27) 日召開 114 年股東常會,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表示,今年啟動「納百川計劃」,攜手優質品牌與供應商,打造前瞻選品系統與高價值通路,樂觀看下半年效益將顯現,而目前關稅議題對內需型電商沒有太大影響。蔡明忠指出,目前感覺關稅議題對內需型電商影響較小,不過,若因此消費信心下滑,也會影響內需買氣,富邦媒會做好準備,並推動多元零售模式來因應。
台股新聞
統一超 (2912-TW) 今 (22) 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羅智先談到近期的關稅議題和新台幣強升二大事件表示,「這麼大的事情,對消費一定會有影響」,生活產業雖不是第一波受衝擊者,「但遲早會感受到」,尤其匯率問題比關稅問題更嚴肅,經營是一年比一年更辛苦。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南韓製造業國內生產毛額 (GDP) 對美國和中國的需求依賴度較高,在各國需求所佔比例方面,美國的 13.7% 和中國 10.8% 的佔比最大,成為韓國製造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專家擔心,若中美貿易衝突進一步加劇,韓國經濟恐面臨更大衝擊,專家因此呼籲政府加強刺激國內消費,實現出口目的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