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
A股港股
對於許多中國大陸的億萬富豪而言,2025 年可謂是資產觸底反彈的一年。在經歷了過去幾年大型科技公司的調整期後,今年的主題轉向了中國科技公司估值的重塑。港股科技 30ETF 追蹤的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上漲了 76.13%,同期恒生科技指數也上漲了 59.46%。
A股
富時羅素 (FTSE Russell) 周三 (5 日) 宣布調整指數成分股,對富時中國 A50 指數、富時中國 50 指數、富時中國 A150 指數、富時中國 A200 指數、富時中國 A400 指數的季度審核變更,此次變更將於今年 3 月 21 日周五收盤後生效。
A股
中國 AI 晶片公司寒武紀 (688256-CN),在上市四年後,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然而資本市場似乎並未因此買單,股價隨後大幅下跌,市值蒸發超過 400 億人民幣。儘管公司營收增長,並受益於 Deepseek 概念的興起,但投資者對其盈利的可持續性及估值過高等問題,仍存在擔憂。
A股
中國智算晶片領域龍頭企業寒武紀 (688256-CN)今 (11) 日午盤過後急漲近 7%,一度漲高至每股 696.5 元人民幣,持續力拼重返 700 大關。中國《華商韜略》報導,2023 年至今,美國 AI 晶片巨頭寒武紀 (688256-CN) 股價漲了 9 倍,寒武紀同期最高上漲超過 10 倍。
A股港股
2024 胡潤中國人工智慧企業 50 強榜單近期發布,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包含許多專注於 AI 晶片、語音、視覺和大型語言模型的企業。榜單涵蓋了不同 AI 領域,例如視覺識別、自動駕駛和內容生成等,許多公司成立時間相對較近,顯示 AI 行業蓬勃發展的趨勢。
A股港股
號稱「中國輝達」的 AI 晶片公司寒武紀 (688256-CN),近期被資金瘋狂爆炒。1 月 8 日盤中,寒武紀股價一度漲至 735 元,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股價報 726 元,總市值突破 3000 億元,報 3030.74 億元。近一年來,寒武紀股價呈現爆炸性成長,從 2024 年 2 月的最低點 95.85 元一路狂飆,至 2025 年 1 月 8 日盤中最高達到 735 元,累計漲幅超過 657%,總市值突破 3000 億元人民幣。
A股
近期在陸股 AI 晶片板塊全面飆升的背景下,市場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漲幅。其中,被稱為「AI 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紀科技 (688256-CN) 更是一路飆升,周三 (23 日) 已漲至 426.49 元。這一市值,與其底部市值約 200 多億元相比,過去兩年漲了約十倍。
A股
中國傳出正加強施壓本土企業,要求不要購買輝達 (NVDA-US) 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激勵中國 AI 晶片龍頭寒武紀 (688256-CN) 周一 (30 日) 股價漲停板飆升 20%,並領漲同業。寒武紀是中國支援人工智慧開發的晶片的最大上市設計商,該公司帶領一群晶片公司躋身基準滬深 300 指數漲幅最大的公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