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
美股雷達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週日(25 日)表示,日本正積極推進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以期在 6 月舉行的七大工業國組織高峰會(51th G7 summit)前達成實質成果。根據《CNBC》報導,石破茂當天在京都對媒體指出,美日雙方的談判已有明顯進展,討論內容包括貿易擴展、非關稅障礙、經濟安全保障等。
歐亞股
南韓總統大選熱門人選、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於週日(25 日)表示,應重新考慮與美國就川普時期關稅政策進行談判的時限,以確保雙方能達成互利的協議。根據《CNBC》報導,目前南韓與美國預計於 7 月 8 日前就關稅與經濟合作達成協議,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坦言,受大選影響時程可能延後。
國際政經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爾 (Lars Klingbeil) 在加拿大班夫舉行的 G7 部長級會議間隙表示,他在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會晤後,對德美關係感到樂觀。克林拜爾也是德國新政府的副總理,他周三 (21 日) 晚間表示:「我注意到了正向的信號,並相信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
A股
基於油價的走低、川普關稅政策影響,2025 年 4 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0.1%,保持與 3 月相同的降幅;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7%,較 3 月的降幅擴大了 0.2 個百分點,顯示中國經濟正在遭受衝擊。
美股雷達
在中美貿易戰日益升溫之際,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 · 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Lee Greer)於已於 10 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展開關鍵會談。然而,專家指出,短期內恐難達成實質協議。
國際政經
首批載有被川普課徵高關稅商品的貨輪本周陸續抵達美國洛杉磯港口,其中中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砍半,美國零售業預計商品短缺潮將至。港口高層透露,本周抵美的這批產品成本,比上月暴增了 250%。加州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周二(6 日)表示,本週該港口的貨運量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 35%,進港船隻從中國進口的貨物也減少了 50% 以上。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RIVN-US) 週二(6 日)公布 2025 年第一季財報,超出華爾街預期,然而,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該公司也調降了 2025 年的交車量和資本支出預測。Rivian 在 2025 年第一季毛利 2.06 億美元,是該公司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毛利。
近期分析指出,市場可能嚴重低估了川普關稅政策對投資人信心的影響。 海納國際集團(SIG)和 TD 證券的策略師建議投資人在選擇權市場上購買保險,以因應美股可能回落至本月稍早的低點。儘管美股近期自低點出現反彈,波動性專家警告投資人不要過於放鬆。
美股雷達
自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掀起對中國的新一輪關稅戰以來,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 (WMT-US) 的態度出現戲劇性變化。從最初要求中國供應商自行承擔高額關稅,到短短 20 天後迫於庫存壓力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恢復中國進貨,這一過程突顯出美國零售業對「中國製造」的高度依賴,也揭露了川普關稅政策的深層矛盾。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阿波羅全球管理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警告,由於美中貿易快速減少,未來幾週內,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面臨類似新冠疫情時期的供應短缺,美國商店可能出現「貨架空缺」,而價格將會上漲。Slok 在報告中指出,作為美國主要的商品供應國,與中國貿易的減少將對美國市場產生嚴重影響。
美股雷達
隨著財報季持續展開,科技公司高層開始談論川普政府新一輪貿易戰可能對業務帶來的影響。未來幾天,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蘋果 (AAPL-US) 和 Spotify(SPOT-US) 將陸續公布上季財報,投資人密切關注關稅變動對供應鏈及中國等地出貨的干擾情況。
歐亞股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Kazuo Ueda)週四 (17 日) 警告,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急劇上升,而且發展至「糟糕的局面」,並暗示目前的升息周期可能將走向暫停。植田和男指出,在實際利率極低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央行的預期,日本央行將繼續升息。
ETF
美對等關稅即將揭曉,最新波及範圍不限骯髒 15 國,更擴大到全球貿易夥伴,後續效應難以評估,市場分析師表示,對等關稅內容及實行細節尚未明朗,碰上川普課稅態度反覆,恐衝擊上半年股債市表現,建議投資人 2025 年可以鎖定電力股 (Electricity)、電信債 (Telecommunication)、金融債 (Finance) 等美國三大內需型資產,新防禦投資三兄弟 (E、T、F) 可望成為穩健的資金避風港,第二季可以均衡的股債配置,渡過川式震盪黑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