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摩根士丹利發表了名為《量子遇見 AI:摩根士丹利繪製下一個科技前沿》的報告,指出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正深度融合,開創了科技新紀元。儘管量子運算的顯著商業化應用仍被視為一項長期投資,預計要到 2030 年代 才能實現。報告強調,微軟 (MSFT-US) 的「Majorana 1」和 Google(GOOG-US) 的「Willow」等量子晶片已實現突破,有望超越現有的超級電腦。
美國 6 月製造業 PMI 將於下週二(7 月 1 日)公布,是市場關注美國經濟動能與聯準會政策走向的關鍵指標之一。日前公布的 S&P Global 製造業 PMI 初值為 52.0,持平於 5 月,連續兩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顯示企業訂單與產出穩定成長,就業指數更創下一年新高。
據《MarketWatch》周五 (27 日) 報導,科技股帶領美股自 4 月低點反彈,華爾街本周繼續將目光鎖定在幾家大型科技公司達成新里程碑的可能性上。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本周漲逾 10%,周五收在 157.75 美元。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五 (27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原訂於 2025 年投入量產的次世代人工智慧 (AI) 晶片「Maia」計畫出現延遲,最新時程將推遲至少六個月至 2026 年。該晶片內部代號為「Braga」,原本預期今年就可部署於微軟資料中心,但因設計變更、人力資源短缺與人員流動率高等因素,使整體進度落後。
CNBC 報導,微軟 (MSFT-US) 周四 (26 日) 宣布取消在意外重開機時總會出現的「藍底死當」(blue screen of death)經典畫面,從今年夏天起,重開機畫面將改以黑色的嶄新設計亮相,重點在於精簡重開機過程,2 秒就可以完成電腦重啟。
微軟 (MSFT-US) 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多次強調,他不認同將 AI 擬人化。他在近期對談時稱,「AI 不是智慧生命,它就是一套工具。」在電影《雲端情人》(Her)那樣的幻想浪潮席矽谷時,這種樸素但冷靜的立場顯得格外稀有。
《路透》報導,據《紐約時報》周二 (25 日) 發布的 Podcast 節目,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透露,他於周一與微軟 (Microsoft)(MSFT-US) 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adella) 通話,並討論了雙方未來的合作夥伴關係。
據《Investopedia》,華爾街對微軟 (Microsoft)(MSFT-US) 日益樂觀,其股價周三 (25 日) 收紅並再創歷史新高。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在周二發給客戶的報告中,將微軟目標價由 565 美元上調至 585 美元,較周二收盤價 490.11 美元高出約 19%。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25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晶片霸主輝達 (NVDA-US) 正悄悄擴張其在雲端運算領域的版圖,不僅推出自有雲端服務 DGX Cloud,還投資競爭對手 CoreWeave(CRWV-US)與 Lambda,讓亞馬遜 (AMZN-US)、微軟(MSFT-US) 與 Google(GOOGL-US)等傳統雲端龍頭面臨潛在威脅。
台股新聞
中華電信 (2412-TW) 積極導入生成式 AI 工具與平台,今 (25) 日指出攜手微軟 (MSFT-US) 導入 GitHub Copilot,全面提升應用開發效率與團隊協作能力,並結合自主與雲端 AI 平台,加速企業內部與外部 AI 應用的創新及落地。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24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微軟 (MSFT-US) 計劃於下周對旗下 Xbox 遊戲部門進行新一輪大規模裁員,作為公司整體重組行動的一部分。這將是過去 18 個月內 Xbox 部門面臨的第四次重大裁員,顯示該部門正持續面對業績與結構性壓力。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24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近年大力推廣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助理 Copilot,但其最大合作夥伴 OpenAI 的 ChatGPT 近來在企業市場迅速竄起,甚至直接搶走微軟現有客戶。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多家企業在導入 Copilot 後,員工實際使用的卻是 ChatGPT,讓微軟銷售團隊陷入壓力與困惑之中,這也加深了微軟與 OpenAI 之間日益複雜的競爭關係。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界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裁員潮,即便企業利潤在去年底創下歷史新高,但過去被視為成長象徵的人才擴張,如今成了企業眼中負擔。《華爾街日報》周三 (18 日) 報導,寶僑 (P&G) 日前宣布裁減 15% 非產線員工,雅詩蘭黛、Match(MTCH-US) 削減 20% 管理者,美國銀行 (BAC-US) 管理階層從 13 級壓至 7 級,微軟 (MSFT-US) 也打算裁員數千人。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微軟 (MSFT-US) 繼 5 月裁減 6000 人之後,計劃再削減數千個工作職務,主要鎖定銷售人員,時機正逢這家科技巨擘精簡組織和加碼人工智慧 (AI) 投資。微軟可能在新一會計年度展開時宣布此消息,也就是 7 月初。
美股雷達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微軟 (Microsoft)(MSFT-US) 已準備好在無法就關鍵問題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中止與 OpenAI 之間數十億美元的合作談判。這家 ChatGPT 的開發商正尋求轉型為營利公司。熟悉微軟計畫的知情人士透露,若雙方無法解決包括微軟未來在 OpenAI 中所持股份規模等關鍵問題,這家軟體巨頭可能會終止談判。
美股雷達
根據美媒《The Information》周三 (1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OpenAI 近期開始對其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企業版提供折扣優惠,並對微軟 (MSFT-US) 的相關產品銷售產生負面影響。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FT) 周三 (18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創辦人比爾蓋茲與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支持的兩間核電公司,在投資人看好核能將為人工智慧 (AI) 革命提供電力的樂觀情緒推動下,合計已募得超過 10 億美元資金。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報導,微軟 (Microsoft)(MSFT-US) 旗下 Xbox 部門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達成一項戰略性的多年合作夥伴關係,將攜手開發用於包括新一代 Xbox 主機等未來裝置的晶片技術。雙方將在多項裝置的晶片設計上展開共同工程合作,重點在於推進遊戲技術的發展。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在 AI 硬體供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圖形處理單元 (GPU) 是大多數 AI 模型訓練和部署的基礎。由於對 AI 硬體的需求持續超過供應,輝達的收入和收益大幅增長,自 2023 年初以來,其市值已增加驚人的 3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公司。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OpenAI 有意對微軟 (MSFT-US) 提出反競爭指控,雙方合作談判瀕臨破局,緊張關係已達到沸點。報導稱,OpenAI 希望削弱微軟對其 AI 產品和運算資源的控制,並尋求微軟批准其轉型為營利性公司。微軟是否同意這項轉型,是 OpenAI 能否繼續融資並最終上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