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
銀行
第一銀行昨(27)日與台灣高等檢察署正式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專案合作意向書》(MOU)。此項合作由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與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代表簽署,並特別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及金管會副局長王允中親臨見證。截至今年 9 月,第一銀行攔阻詐騙案件數高達近 400 件,阻詐金額突破 2.6 億元,不僅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台股新聞
國內詐騙猖獗,銀行祭出管控警示帳戶新規定,但「AI 誤鎖帳戶」引發不少民怨,多位立委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關切此議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13) 日備詢時表示,金管會會督促金融機構精進偵測系統、提高準確度,同時要求設立 24 小時專線,讓誤鎖個案能即時處理,不過,今年 9 月警示帳戶首度出現負成長,顯見控管已見成效,強調「阻詐決心不變」,將在兼顧打詐與民眾權益間取得平衡。
銀行
為因應金融電信詐欺、洗錢犯罪防制及避免金融帳戶遭犯罪集團利用作為詐騙工具或洗錢管道,合作金庫銀行 113 年度臨櫃成功攔阻 344 件詐騙案件,阻詐逾 2 億 6 千餘萬元,成效排名金融機構前十,且借重 AI 阻詐,警示帳戶戶數較去年同期已顯著減少 26.4%。
台股新聞
玉山金 (2884-TW) 今 (25) 日宣布與新北市府、新北地檢署簽署防詐 MOU,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指出,玉山銀前 8 月成功阻詐 546 件,攔阻金額達 5.53 億元,當中最大筆超過 1 億元。他強調,防詐是一條「通往正義之路」,玉山已自 9 月啟用 AI 防詐模型,預計 10 月針對數百萬帳戶的每筆交易進行每 5 分鐘的全面掃描,透過資源的投入提升阻詐效率,守護國人財產安全。
銀行
自 2024 年下半年至今,川普 2.0 推出的相關政策成為當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最大變數,更不斷考驗金融業韌性與應變能力。臺灣銀行 22 日舉辦「川普 2.0 全球經濟金融情勢展望暨公平待客趨勢」研討會,邀請專家深入剖析川普政策影響,並探討金融業如何在追求成長與創新之餘,持續落實公平待客原則。
銀行
金融詐騙與洗錢手法不斷翻新,為保障民眾財產安全,臺灣企銀今(10)日與臺灣高等檢察署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專案合作意向書」(MOU),加速雙方資訊互通、協助從源頭防範詐騙。臺灣企銀是第一家與臺灣高等檢察署簽 MOU 的公股銀行,雙方結合司法偵查與金融科技打擊犯罪,展現建構防詐守護網的堅定決心。
台股
第一金控 (2892-TW) 旗下第一銀行積極守護客戶財產,持續強化各項阻詐措施,截至今年 7 月已成功攔阻 312 件詐騙案件,總金額逾 2 億元,件數及金額同創新高,分別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7 成及 8 成,警示帳戶則較 2024 年減少約 15%,在臨櫃關懷與防杜人頭帳戶部分均展現成效,顯示第一銀行阻詐之決心。
銀行
金融業守護客戶資產安全,借助金融科技之力事半功倍,兆豐銀行率先導入「短碼簡訊」、「ATM 臉部辨識阻詐」兩大機制,更榮獲「114 年金融科技打詐高峰會」頒發「積極投入防詐之金融機構」的肯定。在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務部及內政部指導下,由銀行公會主辦,金融研訓院執行的「114 年金融科技打詐高峰會」,今 (13) 日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菁業堂盛大舉行。
銀行
兆豐銀行統計去年成功攔阻 261 件、守護客戶資產約新台幣 2.2 億元,而自今年初截至今年 6 月底止,成功攔阻件數亦高達 171 件,阻詐金額約 2.45 億元,其中有一分行上半年阻詐高達 6,500 萬元,其中有行員三度攔阻某位八旬長者遭詐騙,守住逾 3,000 萬元財產。
台股
數位金融時代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其中 SIM 卡交換詐欺(SIM Swap Fraud)」已成用戶資產與隱私新威脅。臺灣企銀(2834-TW)、中華電信 (2412-TW)、全盈 + PAY、精誠資訊(6214-TW)及鼎盛資科今(9)日宣布攜手合作,舉辦「跨域合作,防詐新紀元」SIM 卡聯防機制發布會,發表全台首創「SIM 卡交換詐欺聯防機制」,為用戶財產安全再築防線。
期貨
期交所統計,自 114 年 4 月 1 日舉辦「期心期力 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迄 6 月 30 日止,累計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共 172 件。觀察 6 月期貨詐騙案件,與 5 月相件數大減 3 成,但詐騙類型仍以非法地下期貨及招攬開戶交易最多,但出現兩項值得注意的詐騙趨勢:一、期貨詐騙案件使用的社群平台,已從臉書延伸到另一近年來廣受台灣網民喜愛的 Threads(脆);二、冒名期貨商詐騙交易人個資的案件有增多的情形。
台股
近一年來成功阻詐 178 件詐騙案,土地銀行防詐利器再加一。為防堵詐騙集團假冒銀行名義,土地銀行即日起正式啟用「68005」專屬簡碼簡訊服務,搭配既有的 AI 模型、臨櫃關懷、員工教育與宣導活動,藉此打造防詐五大核心,幫助民眾即時辨識訊息,降低受騙風險。
台股新聞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今 (114) 年 1 至 5 月詐騙受理案件逾 7 萬件、損失金額近新台幣 400 億元,其中,自動櫃員機 (ATM) 是詐騙集團經常利用的工具,兆豐銀行力阻 ATM 成為防詐破口,即日起將部分 ATM 導入 AI 臉部遮蔽辨識技術、升級 ATM 安全機制,只要在使用 ATM 時出現配戴口罩、安全帽遮住臉部五官或使用手機通話等可疑行為,經系統辨識後,ATM 就會發出警示音,希望藉此即時阻斷可能的詐騙行為。
台股新聞
配合政府打擊詐騙,強化金融安全,新光保全 (9925-TW) 協助永豐銀行導入「AI 臉部辨識門禁管理方案」,透過 AI 臉部辨識機串接門禁管制,將 ATM 服務區的自動門「鎖上」,消費者需露出完整全臉才能開門進入,守護民眾財產安全,實現金融防詐的新典範。
台股
據期交所統計,近兩個月 (114 年 4 月至 5 月) 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計 119 件,詐騙類型以非法地下期貨及招攬開戶交易最多,占 56%,其次為網路開設期貨交易課程之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占 30%,冒名期貨業亦占 11%;詐騙刊登媒介以 Meta(臉書) 為大宗,高達 77%。
銀行
為加強打詐力道,合庫金控率旗下合庫銀行等 7 家子公司,今(27)日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簽署反詐騙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由合庫金控董事長林衍茂與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共同主持。合庫銀去年阻詐金額高達新臺幣 2 億 6,972 萬餘元,成效名列全體金融機構前十;今年 4 月警示帳戶戶數較 3 月下降 20.3%,較去年同期更顯著減少 32.3%。
台股新聞
為積極應對金融詐騙,「金融與科技反詐大聯盟」召集人公股龍頭兆豐銀行創業界先例,推出「T+2 延後交易猶豫期」反詐新服務,提供客戶 2 天的匯款猶豫期,爭取多一點冷靜思考的時間,避免因衝動匯款,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兆豐銀行有感假投資詐騙的財損金額居高不下,民眾長達數月遭詐騙集團投其所好,以投資股票、基金、期貨等高獲利說詞,誘導投入大量資金,目前僅透過第一線銀行員懇切的關懷提問,難於短時間內說服客戶,故兆豐銀行率業界之先,推出「T+2 延後交易猶豫期」反詐新服務,客戶可以透過預先申請,以及適用單次交易模式,在辦理匯款交易後的第二個營業日,銀行才實際將款項匯出,客戶等於多獲得兩天的猶豫期,在猶豫期內可以多求證、多想想是否遭遇詐騙。
台股新聞
為響應行政院「打詐綱領 2.0」,期交所舉辦「期心期力 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總獎金高達 100 萬元,以鼓勵期貨商落實反詐,以具體行動達到提高交易人識詐防詐目的,並今(24)日舉辦「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說明會」,由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主持,證期局期貨管理組組長王秀玲蒞臨指導,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亦出席致詞,各家專營期貨經紀商打詐專責主管全數出席,展現期貨業共同攜手打詐的決心。
台股新聞
為激發業務動能及鼓舞士氣,兆豐銀行昨 (18) 日於總行大樓舉行 114 年全行行務會議,會中邀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進行專題演講,以實務案例分析詐騙集團的最新手法。展現兆豐銀不僅要當公股銀龍頭,更要當「打詐領頭羊」持續推出創業界先河之防詐措施。
台股新聞
隨著科技發展推升數位金融服務快速成長,詐騙手法亦日新月異,民眾資產安全深受威脅,為有效防堵詐騙,第一銀行強化各項阻詐措施,2024 年成功攔阻詐騙案件 376 件,金額達新臺幣 2.7 億元,件數及金額同創新高,並較 2023 年分別成長 3%及 34 %,其中更成功攔阻多起千萬元以上詐騙案件,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