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禁令
日媒近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官員正為川普的訪中行制定行程計畫。且不是自己一個人來,而是要帶一個最頂尖的 CEO 天團來,包括輝達黃仁勳、蘋果的庫克,還有貝萊德、花旗、波音的執行長,都在川普訪中團的名單上。《北向財經》報導,這項安排明顯是在效法川普今年稍早的中東之行。
科技
在中美貿易問題持續引發全球關注的背景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福斯商業台》專訪時就中美晶片合作與稀土博弈作出強硬表態,進一步凸顯兩國在高科技與戰略資源領域的角力。當被問到中美電話會談後是否會向中國市場出售輝達等先進晶片時,盧特尼克直接否定說:「這根本不可能。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為規避美國對先進輝達 (NVDA-US) 晶片的出口限制,部分中國人工智慧(AI)企業採用攜帶硬碟方式,將海量數據轉移至馬來西亞。這些企業在當地租用數據中心伺服器,利用遠端方式訓練 AI 模型,繼續推進 AI 研發。
A股
根據《路透》報導,台灣政府已更新出口管制名單,正式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及上海中芯國際 (688981-CN) 納入戰略高科技商品管制對象。《路透》指出,根據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14 日在網站上發布的最新公告,華為與中芯國際還有其多家子公司,已被納入「戰略高科技貨品實體管理名單」,但這項公告並未特別對外宣布。
美股雷達
在結束 Computex 2025 主題演講後,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接受知名科技媒體《Stratechery》 主持人 Ben Thompson 的專訪,罕見地針對美國政府對 AI 技術擴散的管制政策發表看法,直言 AI 擴散規則限制美國技術出口的初衷就是錯誤的。
台股新聞
美國商務部昨 (7) 日證實,計畫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針對 AI 晶片出口的限制措施,激勵伺服器機殼族群今 (8) 日勁揚,其中,晟銘電 (3013-TW) 第一季表現亮眼,稅後純益 1.72 億元,年增超過 1 倍,今天股價一度觸及漲停。 晟銘電早盤以 88.2 元開高走高,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價 95.4 元未鎖住,隨後漲幅稍收斂,截至 11 點股價暫報 92.7 元,仍漲逾半根停板,一舉站回 5 日線,成交爆量超過 1.5 萬張。
科技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的執行長黃仁勳最新表示,該公司正建立美國供應鏈並計劃未來四年採購千億美元的美國生產的晶片和電子產品,他還讚賞中國科技大廠華為的持續成功,並認為美國帶頭限制華為的努力「效果不佳」。在《金融時報》周四 (20 日) 刊出的專訪內容中,黃仁勳相信川普政府可加速美國 AI 產業的發展。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周二 (18 日) 表示,川普政府正尋求企業和外國政府的幫助,以防止中國獲得美國晶片,並重申他認為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不當使用了美國晶片,還警告美國若失去台灣晶片將無法製造汽車。
國際政經
《彭博資訊》與《路透社》等外媒周一 (24 日) 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尋求加大對中國晶片產業的限制,並向主要盟友施壓,要求他們與美國保持一致,中國外交部今 (25) 日回應稱美國脅迫他國打壓中國晶片產業,將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知情人士向《彭博資訊》透露,美國官員最近與日本和荷蘭官員見面,討論限制 Tokyo Electron 和艾司摩爾工程師維護中國半導體設備事宜,此舉也是拜登時期的首要任務,讓主要盟友對中國採取與美國相同限制。
美股雷達
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 (AMAT-US) 表示,受到中美晶片禁令影響,迫使該公司對部分中國客戶停止設備維修服務,導致今年度營收恐損失 4 億美元,其中大約一半列入本季計算。應用材料 14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及獲利均達財測中高標,表現優於預期。
科技
美國總統拜登在任期倒數一個多月持續加大對中國科技業,打算授權谷歌 (GOOGL-US) 、微軟 (MSFT-US) 等大型科技公司作為「守門人」來管制 AI 晶片出口,美中科技戰正逐漸走向零和對決。《路透社》上周五 (13 日) 引述兩位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政府正打算授權谷歌、微軟等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作為全球 AI 晶片分銷的「守門人」,負責審查並控制高端 AI 晶片的流向,確保中國、俄羅斯、伊朗等被美國視為潛在威脅的國家無法輕易獲取這些關鍵技術。
科技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類股自 9 月 24 日以來累計上漲 72%,在滬深北三市領漲,其中市值最大的前六家逾千億人民幣中芯國際、海光資訊、寒武紀、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韋爾股份,分別大漲 102%、71%、160%、42%、82%、19%。目前,中國半導體族群最新本益比為 87.8 倍,高於近十年平均估值 75.4 倍,更遠高於 2022 年 10 月週期低點的 32 倍,但專家最新指出,中美兩國近來的半導體管制與反制措施,將對中國半導體業產生深遠影響。
港股
港股主要指數周三 (4 日) 結束連三日走漲表現,截至收盤,恒生指數(HSI) 小跌 0.02%,報 19742.46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 0.32%,報 4404.04 點,國企指數上漲 0.18%,報 7085 點,紅籌指數收漲 0.32%,報 3633.02 點。
大陸政經
中國半導體行業等四大產業協會周二 (3 日) 發布聲明表示,美國晶片產品不再安全可靠,並呼籲中國企業慎選慎購,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今 (4) 日發布社評指出,儘管美國政府及一些美媒賣力誇大晶片令的效果,但事實已經反覆證明,這樣的打壓既不可能嚇倒、更阻止不了中國科技業發展進步。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周二 (3 日) 發佈公告,決定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並自公告發佈之日起正式實施,對美國針對 140 家中國半導體公司的禁令進行迅速反制。根據公告,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鎸、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並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使用者和最終用途審查。
大陸政經
美國週一 (2 日) 宣布將 140 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台灣與南韓在內的部分業者將半導體設備、先進晶片、高頻寬記憶體等產品銷往中國,華府這一最新限制舉動也引發市場對北京當局可能反擊的擔憂。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近年累積一系列工具可用來報復,主要有四大工具,分別是安全審查、不可靠實體清單、關鍵礦物出口管制以及雙重使用限制。
港股
《路透社》週四 (21 日) 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華為打算明年首季開始大規模生產自家最先進的 AI 晶片,這家中國科技大廠已將自家最新晶片 Ascend 910C 樣品發送給一些科技公司,並開始接受訂單。該晶片旨在與美 AI 晶片製造商 Nvidia 生產的晶片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