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
美股雷達
美國日前對伊朗境內主要核設施發動空襲,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美國國防部暗示,針對福爾多鈾濃縮設施的打擊行動,實際上是美方耗時 15 年規劃的結果。然而,歐洲多國情報單位最新指出,在美軍行動前,伊朗早已將關鍵的伊朗 400 公斤濃縮鈾分散至其他地點,令此次攻擊的實際成效備受質疑。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四 (26 日) 報導,美國和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後,該國此前累積的高濃縮鈾庫存去向不明,而這批核材料經進一步處理後足以製造 10 枚核彈。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總幹事葛羅西表示,伊朗的高濃縮鈾最後一次被監察員發現是在 6 月 13 日以色列開始轟炸前幾天,當時這批庫存位於伊斯法罕 (Isfahan) 核技術研究中心。
國際政經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周三(25 日)報導,伊朗將於 28 日在德黑蘭為在以伊衝突中喪生的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和科學家舉行國葬。另伊朗將於 6 月 26 日為以伊衝突中遇難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 · 薩拉米及其辦公室主任哈吉 · 馬蘇德 · 沙內伊舉行葬禮,地點位於薩拉米的家鄉戈勒派耶甘。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23 日) 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聲稱,在美國五角大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鑽地彈攻擊後,有「多個國家」考慮向伊朗提供核彈頭。不過核武專家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技術上不可行且政治風險極高。梅德韋杰夫曾於 2008 年至 2012 年擔任總統、現為普丁高級幕僚。
國際政經
在美國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空襲後,美國總統川普於週日(22 日)晚間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通話。根據唐寧街聲明,雙方強調伊朗的核計畫對國際安全構成「重大風險」,並一致認為「絕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根據《CNN》報導,川普和施凱爾討論了「伊朗盡快重返談判桌並在達成持久解決方案方面取得進展的必要性」,並補充說,兩位領導人同意在未來幾天保持「密切聯繫」。
國際政經
隨著美軍針對伊朗三大主要核設施發動空襲,《CNN》詳細介紹了納坦茲(Natanz)、福爾多(Fordow)與伊斯法罕(Isfahan)三大據點的地理位置、運作功能與戰略意涵,凸顯它們在伊朗濃縮鈾與核研究體系中的關鍵地位。納坦茲核設施:伊朗最大鈾濃縮中心遭重創根據《CNN》,納坦茲核設施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南方約 250 公里,是伊朗最重要的鈾濃縮設施之一。
國際政經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美軍已「徹底摧毀」伊朗三座核設施,伊朗方面做出回應,指控川普誇大其詞,強調關鍵設施損害輕微,尤其位於深山的福爾多(Fordow)核設施並未有「嚴重損壞」。據《CNN》報導,代表福爾多所在地庫姆(Qom)的國會議員 Manan Raeisi 週日(22 日)表示,該核設施「受損相當表面」,破壞主要集中於地面結構,設施本體未有重大影響。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20 日)受訪時明確表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所稱「沒有證據顯示伊朗正在研發核彈」的說法是錯誤的。他直接指出:「她錯了。」根據《路透》報導, 對此,加巴德則表示,媒體「斷章取義」了她 3 月的證詞,並試圖「製造分裂」。
國際政經
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 (Rosatom) 總經理利哈喬夫 19 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警告稱,對伊朗布什爾核電廠的打擊可能導致一場「與車諾比核事故相當的災難」。他還呼籲以色列,不要有任何打擊布什爾核電廠的想法。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五 (20 日) 報導,歐洲國家主導推動以伊衝突降溫,伊朗外交部長在日內瓦與英、法、德外長會談。據《金融時報》報導,馬克宏表示,歐洲國家已準備「全面談判方案」,要求伊朗朝向零鈾濃縮目標推進,並限制伊朗飛彈活動和對恐怖組織的資助。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則表示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軍事介入,為外交努力提供緩衝期。
國際政經
近期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級,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歐洲多國積極斡旋,試圖透過外交途徑降溫局勢。然而,在預定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關鍵會談前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 (Abbas Araghchi) 突然表示,在以色列持續襲擊的情況下,伊朗不準備與任何方面進行談判。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18 日)就當前以伊衝突表示,美國不是尋求停火,追求的是徹底勝利,也就是伊朗沒有核武。他還表示,仍有可能達成協議。當天稍早時,川普已就伊朗問題發表一系列言論。他表示,尚未決定是否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他還說,伊朗想要談判,已表示願意來白宮談。
國際政經
美國川普總統於週三 (18 日) 與高層顧問結束了戰情室會議,期間他正在考慮是否讓美國介入以色列與伊朗之間持續中的戰爭,但白宮對於他是否已決定加入旨在摧毀德黑蘭核計劃的攻勢,並未透露太多線索。在會議開始前,川普告訴記者他尚未做出最後決定,但他再次責備伊朗領導人遲遲未與他展開談判,同時重申他不會讓伊朗獲得核武的決心。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17 日) 晚間已告知高層幕僚,他已批准對伊朗發動攻擊的計畫,但暫不執行,將觀察德黑蘭是否有意放棄其核計畫。以色列對伊朗已發動持續六天的「雄獅崛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自上週起空襲伊朗境內逾 1,100 個目標,包括軍事基地與飛彈設施。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報導,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 主角原型人物、以預測 2008 年金融危機著稱的知名投資人 Steve Eisman 表示,他認為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雖然至周二 (17 日) 已進入第五天,並持續震撼市場,但其中其實藏有利多。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週一(16 日)表示,伊朗議會正著手擬定一項法案,可能推動德黑蘭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PT),作為對以色列空襲與國際壓力的回應。伊朗同時重申,發展核武不符合其宗教與國策原則。根據《路透》報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eil Baghaei)在記者會上指出:「鑑於最近的事態發展,我們將做出適當的決定。
國際政經
儘管以色列近日對伊朗境內多個核設施展開一系列精準空襲,但關鍵福爾多(Fordo)濃縮設施未受損,使伊朗依然具備生產核武的潛在能力。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以色列已對伊朗的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核設施造成重大破壞,並造成多名頂尖核科學家死亡,但位於庫姆(Qum)山區的關鍵設施福爾多濃縮鈾基地仍未遭破壞。
國際政經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周日(15 日)表示,如果伊朗接受美國提出的放棄核計畫的要求,以方願意停止行動。尼坦雅胡表示:「現在的問題是阻止那些威脅我方生存的事情。我方致力於阻止他們。我認為我方可以實現這些目標。現在,如果他們願意接受川普總統的條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國際政經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於週五(13 日)在聯合國安理會針對中東局勢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強烈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並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軍事冒險行為。傅聰重申,中國堅決支持以外交方式處理爭端,反對任何形式的武力升級。傅聰指出,以色列 13 日凌晨對伊朗多處目標發動襲擊,導致伊朗核設施損壞並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國際政經
伊朗政府於週五(13 日)嚴正譴責以色列對其領土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攻擊,並指控美國在背後默許甚至協助行動,嚴重破壞美伊之間的核協議談判進程。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直言,與美國對話已「毫無意義」。根據《路透》報導,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eil Baghaei)表示:「美國一邊高喊談判,一邊卻默許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即以色列)攻擊伊朗,這樣的對話毫無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