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宇
專家觀點
美國公佈 3 月 ISM 製造業指數為 49,低於 50 榮枯線,也低於 2 月的 50.3、更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49.5,顯示川普效應己開始出現實質影響,在關稅這個大問題尚未有答案前,各大企業皆暫緩投資計劃,而台灣時間 4/3 的凌晨 4 點,川普將公佈關稅的細節,有說” 考慮” 一律加徵 20% 稅率,也有說會採累進稅率、更有說會採客製化稅率,市場眾說紛紜,但因為股市己提前下跌,美股靜默沒太多反應,台股因為逢清明連假,也是量縮觀望的態勢。
專家觀點
川普汽車關稅 25% 的大刀,只要非美國製造包含零組件一律中槍,法拉利率先宣布相關車種漲價 10%,而對於歐洲及加拿大的反抗,川普又烙下狠話表示要徵收更多關稅,讓他們體驗看看萬萬稅的滋味,國際汽車股股價全面倒,通用及福斯大跌 7% 及 3%,只有川普愛將馬斯克的特斯拉漲 0.3%,但在此之前特斯拉也跌很多了。
專家觀點
在關稅措施上,川普雖然髮夾彎釋出放緩消息,但以他反覆的性格,實在說不定會不會突然翻車,在缺乏詳細資料加上不確定性下,美國 3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92.9 來到 4 年低點,拉長未來半年來看,更進一步降低至 65.2,此為 12 年來的低點,這個數字己低於標準 80,表示消費者普遍對未來經濟並不看好,也呼應許多美企財務部長對於今年將陷入衰退的看法。
專家觀點
川普關稅猶如當年的俄烏戰爭,歹戲拖棚不會一時就能解決,不過起碼在 4/2 日後會比較明確,在此之前股市預估會持續震盪,而聯準會鮑爾近期姿態偏中立,昨天談話採【安全措施】,不鴿也不鷹,川普當然希望鮑爾降息,但鮑爾無法降息的禍首就是川普,兩者間沒有取得適當的協調,預估這個拔河也會繼續下去,美股四大指數 3/20 下跌 0.03%~0.7%,拖累台股漲一天後又陷入整理,但其實我也預告過,台股高機率就是在年線附近整理下去,直到有改變局面的好消息出現,屆時才會全面做反彈。
專家觀點
美國 GTC 大會開跑,但市場目前更關心關稅及聯準會動向,此前連續上漲二日的美股出現壓力,四大指數在 3/18 下跌 0.6%~1.7%,NQ 再度跌回年線下、費半守在五日線上、SP 則剛好壓在年線,仍然脫離不了近期低迷的局勢。另一方面,FED 會議市場估持續利率不變為共識,川普當然希望降息,但對鮑爾來說,無法降息的源頭又來自於川普,這是個兩難的問題,需要時間給出答案!說到這裡,世界局勢也還是動盪不安,在川普周旋下,普丁表示可「暫停」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 30 日,致使航運報價開始回升,但台海這邊卻因為賴清德演說,有局勢升高的情形,軍工股目前成為資金流動的方向,諸如寶一 (8222-TW)、雷虎(8033-TW) 等都開始有表現。
專家觀點
台股陷入低迷已經將近兩週,真要說起來,其實造成目前局勢的原因是複數的,包括川普關稅、包括台積電變美積電的疑慮,包括台海局勢升級,可以看出外資近期在大量脫出台股,這不是個好現象,但要知道外資佔據台股達半數以上,真要脫走絕不是只跌這樣而已,所以可以看成是外資避險的小幅轉移資金,目前還不到真的長線空頭,預估今年台股還有挑戰前高的可能性,不用太過悲觀,正視手中持股並汰弱留強,才是正確的操作策略。
專家觀點
本次台股從 23760 一路狂跌到 21769,兩週內跌點將近 2000 點,跌幅約為 10%,這次的急挫的主因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川普的不可預測性確實嚇壞許多人,也讓檯面上幾乎所有個股下修 10~15%,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多的投資人多半都是滿手套牢的窘境,但我還是要向大家信心喊話,那就是空頭行情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全球經濟沒有衰退的理由,也沒有實質會造成衝擊的黑天鵝,目前都只是紙上談兵,盤勢終會歸於多頭,或是多空交錯的正常局勢。
專家觀點
川普引起全球混亂,雖然近期對墨西哥、加拿大寄出髮夾彎,也有望讓俄烏戰爭就此落幕,但強硬的風格己引起其它國家不滿、不安,德國宣布要加強國防基建、法國表示和談後仍會派兵駐留烏克蘭。雖然 3 月 6 號公布美國首次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 2.1 萬人,比預期的 22.1 萬人來的低,但市場認為美國經濟將面臨更大麻煩,四大指數當天下跌 0.9%~4.5%,台股同樣受到影響,本週是近期最差的一週,基本上所有股票都下修 10% 不等。
專家觀點
川普對關稅態度強硬下影響市場消費,TGT 及 BBY 等零售業財報,上季營收皆優於預期,但對本季財測則都偏向悲觀,主因是關稅帶來的殺傷力仍然令人畏懼,美股四大指數 3 月 4 號續跌 0.3%~1.5%。近期態度過於強硬的川普,引來其它國家不滿,包括加拿大及墨西哥還有中國,都相繼推出對等關稅的策略,其實我早預測,這樣關稅戰亂打下去對美國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互相課來課去狀況下,只會使物價越來越高,川普很可能只是威脅不會真的下那麼大重手,果然,川普臨時又髮夾彎,宣布” 可能” 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達成妥協,加上烏俄那邊澤倫斯基態度軟化,表示「願意跟隨川普簽署協議」,各項黑天鵝利空有出盡的氣息,接下來大盤應該會趨於穩定。
專家觀點
川普的關稅黑犀牛一次次破柵而出(關稅 + 收緊出口中國半導體限制),其結果就是持續引發市場不安,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 3 年半來最大跌幅,美股 02/25 除道瓊小漲 0.3 % 外其餘三大指數下跌 0.4%~2.2%,輝達跌 2.8%,台積電 ADR 跟跌 1.1%,連帶台股也受到影響,26 號以開低走高的震盪形式在走,接下來又逢 228 休市一天勢必會有一些賣壓,近期觀望會比急於買進要來得好些。
專家觀點
沃爾瑪公布財報,上季表現優異,但本季財測不佳,一月領先指標下降 0.3%,比預期的 0.1% 多,這些相關數據引起市場對經濟前景有疑慮,聯準會官員談話態度也曖昧不明,再加上川普說「可能」與中國達成新貿易協定,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下,美股週四除費半小漲 0.01% 外,其餘三大指數下跌 0.4%~1%,表現還是差強人意,台股則持續與美股脫鉤,週五上漲兩百多點,主要還是台積電再次反彈,直接反應到指數上。
專家觀點
川普再度放話,說「可能」對進口汽車、半導體、藥品徵到 25% 關稅,最早會在 4 月 2 日前實施,剛好在愚人節後,也說明又是一則先聽聽就好的訊息。所謂課徵關稅目前就是川普的談判手段,若廠商紛紛抵制漲價,又會再掀起通膨,所以真的加增關稅多半也不會太過誇張,投資人也會漸漸習慣川普的狂言。
專家觀點
近期鮑爾國會演講,表明聯準會"無需"急著放鬆利率,通膨雖然己下降,但離 2% 目標還有一些差距,所以鮑爾這個論調和預期的相差無幾,暫時看來聯準會政策短期不會有太大轉彎。另一方面,川普持續對關稅開大刀,有的國家選擇周旋、有的國家強硬面對,比如中國、於歐洲目前都予以反擊手段,歐盟表示如果加稅,會施以【報復性】關稅,關稅大戰還有得吵,台股上漲到 23500 勢必會迎來壓力。
專家觀點
2 月 7 日晚間要公佈 1 月非農就業報告,預估 1 月新增人數為 16.9 萬人,比去年 12 月 25.65 萬人下降,週初領失業金小幅上升至近疫情前水準,顯示就業市場目前正在降溫,現在已經進入密集財報週,美股在前幾天上漲後開始休息,道瓊小跌 0.2% 以外,其餘三大指數上漲 0.02%~0.5%,表現趨向整理。
台股新聞
農曆年後美國關稅戰開打,墨西哥、加拿大進入協商觀察期,簡單來說就是放軟姿態投降,而中國畢竟是亞洲老大哥,選擇對美祭出反擊計畫,包括對美國進口之原物料進行 10%~15% 加徵關稅、對 Google 進行反壟斷調查、將兩間美商列入不可靠清單等,檯面上針鋒相對,檯面下也暗濤洶湧,川普雖說不急著與習進平談話,但隨後又有美國官員表示「將於今天進行通話」,總之川普髮夾彎真真假假,目前局勢很難一語斷定,我們只針對較為直觀的主題開講。
專家觀點
川普上任後美股上演慶祝行情,01 月 21 號四大指數上漲 0.6%~1.2%,輝達漲 2% 收 140 美元,市值來到 3.45 兆超車蘋果 3.35 兆,成為全球第一,三年前如果您說輝達會超車蘋果沒人相信,三年後跌破眾人眼鏡,這代表的是產業的興衰,同時也代表與輝達關係匪淺的台股將有新契機,許多科技股都在醞釀能量,這我此前已多次預告,只等年後一個個爆發!今天台股正式封關,代表我們將與國際股市脫鉤一個多禮拜,此前川普就任首天就發佈 20 項行政命令,除了箭頭指向墨西哥、加拿大外,其餘還算收斂,當然台股休市期間川普還是會有動作,請加入我的 LINE 粉絲團︰https://lin.ee/iUFmPOP,我們將持續追蹤,今天來看最近投信、外資都在買進的標的,因為台股封關的緣故這些標的更具「指標性」,可以窺見法人們的想法。
專家觀點
綜觀一月的台股表現,曾經一度大跌 1500 多點,但是又在 01 月 16 號一口氣就大漲了 510 點,這樣上上下下的超級震盪,很難跟川普即將上任脫離關係,有在股市闖蕩五年以上的人一定都知道,川普上一次上任搞得全球雞飛狗跳,雖然這個雞飛狗跳不完全是貶意,因為賺錢的機會也很多,但是,真的是要「心臟夠大顆」的人才能從中如魚得水,所以現在許多心臟不大顆的人,紛紛選擇退場,至少在盤勢穩定下來以前,這些人都會維持觀望態度,這種情況對留下來的人來說,反而是很大的機會,因為等觀望的人入場時,就是給前面的人抬轎了。
專家觀點
美國 14 日公佈 12 月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月 + 0.2%、年 + 3.3%,這個數字低於法人界預期,讓物價壓力看起來在和緩狀態,10 年美債殖利率下降至 4.787%,若後續通膨不是那麼嚴重,聯準會降息機率就會增加,公債利率較高的話,相對也會比較吸引人,消息公開後美股除 NQ 下跌 0.2% 外,其餘三大指數上漲 0.1%~0.5%,雖然 PPI 看起來過關,不過重點在 15 號公布的 CPI,最近盤勢尚未回穩,操作上不追高,也不要太過躁進,好股票止穩後會有好點位再進場有鑑於此,目前建議是找已經被盤勢壓回、且具備好題材的股票,這基礎的操作策略是不會變的,我最近在歸納我的「2025 惠珊投資池」,將挑出今年做為主角的 50 檔股票,後續會再精挑細選,選出最強的股票帶家族成員買進,有興趣了解可以上我的 LINE 洽詢。
專家觀點
美股昨日 (1/09) 休市,台指期夜盤收漲 56 點、台積電期貨盤收 1105、ADR 溢價幅度 23%,但這似乎不能阻止台股最近的下跌,原本元月應該要穩定上升的行情,被川普搞得雞飛狗跳,最近他甚至揚言要動用『經濟緊急狀態』,似乎無論如何他就是要徵到其它國家的稅才開心,川普此番言論用意為何?是威脅性還是『真的要』?這些暫且都不得而知。
專家觀點
美股近期兩個重要事件︰一是 11 月的工作職位空缺 809 萬人,比預期要高,也比上次的 783 萬高,另一方面 12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 54.1,同樣比預期的 53.5 及前值 52.1 高,這意味著美國經濟仍然是好的,但對於股市來說一月降息的可能性就會被限縮,屬於利空消息,最新預估本月不降息機率為 93%,甚至官員放話今年可能都不降,後續狀況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