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
歐亞股
近日,德國豪車品牌寶 BMW、賓士與奧迪相繼公佈今年上半年財報,三大品牌集體遭遇利潤大幅下滑,創近年最差業績表現,其中賓士淨利跌幅高達 55.8%,幾乎「腰斬」,奧迪淨利年減 37.5%,BMW 淨利亦年減 29%。汽車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指出,BBA 正面臨美國關稅衝擊與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雙重挑戰,尤其在中國市場,它們不僅受到本土豪華品牌崛起的競爭壓力,還要應對整體車市價格戰的衝擊。
歐亞股
日本敦促美國儘速落實雙方同意的汽車關稅削減措施,並尋求釐清其他商品的關稅問題,因為對雙邊貿易協定的不同解讀,進一步加劇了首相石破茂本已搖搖欲墜的執政壓力。日本政府表示,6 日於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克會面時,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敦促美方儘早執行對日本汽車與零件關稅的削減承諾。
《路透》周三 (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盟可能還需再等幾天,美國總統川普才會簽署下調歐盟汽車及零件進口關稅的行政命令。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暫時仍需面對 27.5% 的高關稅,涵蓋德國寶馬 (BMW) 與賓士 (Mercedes-Benz) 以及瑞典 Volvo 等車款,而非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蘇格蘭談判時所達成的 15% 稅率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 6 日表示,日本將接受進口福特的大型 F-150 皮卡車,這是兩國對上個月宣布的貿易協議理解存在分歧的最新跡象。川普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東京的首席談判代表正前往華盛頓,敦促川普政府履行承諾,將汽車和汽車零組件的關稅從目前的 27.5% 降至 15%。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31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同日表示,將暫緩調高對墨西哥商品關稅 90 天,給予鄰國時間達成貿易協議,但維持現行 25% 芬太尼關稅、25% 汽車關稅及 50% 金屬關稅不變。川普先前威脅將對墨西哥進口商品的整體關稅稅率調高至 30%,不過這在他與墨西哥總統 Claudia Sheinbaum 進行一場「非常成功」的通話後,決定暫緩任何關稅調整。
歐亞股
豐田汽車 2025 年上半年銷量超過 554 萬輛,時隔三年再度創下新高,主要受益於核心市場對油電混合車的強勁需求,抵消了川普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豐田公司週三表示,包括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公司與日野汽車公司的銷量在內,豐田在 1 月至 6 月間的全球銷量成長了 7.4%,達到為 5,544,880 輛。
歐亞股
美日貿易協議雖為日本汽車業帶來一絲喘息,但其根本問題並未解決,包括來自中國的全球性競爭,加上日本國內經濟的結構性挑戰,日本汽車業的硬仗才剛開始。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將對日本汽車關稅從原定的 25% 降至 15%,此消息一度引發日本汽車製造商股價狂飆。
國際政經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期與歐盟及日本達成的關稅協議在市場上引發積極反應,但其對美國消費者的實際影響正悄然浮現,尤其是在汽車產業。據多家產業機構的測算,在 15% 的新關稅全面實施後,美國市場新車的平均售價預計將首次突破 5 萬美元大關。這項政策變革不僅牽動汽車製造商的利潤,更直接影響數百萬家庭的購車與用車成本。
歐亞股
美日貿易協議 23 日意外宣布,可能成為股市多個族群命運的轉捩點:輸家可能轉為贏家,反之亦然。在協議初步消息傳出後,股價漲幅最大的公司多為汽車製造商,因美國關稅下調而出現一波反彈。這些股票在年初時曾是表現最差的一群。與此同時,近期表現強勁的國防與零售股,則出現了幾乎相等幅度的拋售。
國際政經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和南韓正討論創立一個投資美國的基金,作為美韓貿易協議的一環,這個做法類似日本與美國前一日宣布達成的投資承諾,目的在換取關稅減讓至 15%。根據報導,美韓討論的範疇仍不清楚,但美國一直希望能獲得總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的貿易協議中再次提出一項熟悉但略顯被遺忘的要求,即日本「開放國內市場」允許更多美國汽車進口,這可能會讓這個在 1980 與 1990 年代曾引發爭議的話題重新活躍起來。數十年來,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美國車廠一直試圖將他們的汽車銷往日本這個島國,但銷售數字依然微不足道。
黃金
黃金周三 (23 日) 繼續下跌,媒體報導,美國和歐盟愈來愈接近達成 15% 關稅協議,消息讓避險需求受到打擊。白銀則觸及 2011 年 9 月以來最高。紐約黃金期貨下滑 1.4%,報每盎司 3396.9 美元。黃金現貨價下滑 1.3%,報每盎司 3387.67 美元,稍早曾觸及 6 月 16 日以來最高。
國際政經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內部要求首相石破茂下台的呼聲愈演愈烈,選舉對策委員長木原誠二最新表示,鑑於執政黨在眾參兩院均淪為少數派稱「下野也是可能的,這是選項之一」。《共同社》報導,多位自民黨幹部周三 (23 日) 透露,首相石破茂就執政黨在參院選舉慘敗後的自身去留擬於 8 月做出最終判斷。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2 日)表示,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進口商品關稅稅率降至 15%,且知情日本政府官員透露,雙方已就汽車關稅達成共識,將減半調低至 15%,激勵日本汽車股周三盤中大漲。日經 225 指數周三盤中大漲逾 2%,豐田汽車股價勁揚 10%,三菱汽車暴漲 13%,馬自達汽車飆漲 12%。
國際政經
美歐關稅談判陷入僵局,為了不在 8 月 1 日被美國總統川普強徵關稅,歐盟打算在重點產品汽車上退一步,打算放棄德國車廠提出的「出口抵消進口機制」設想,轉而向美國提出一個更簡單的「關稅對關稅」方案。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四(17 日)報導,根據歐盟談判代表提出的最新提案,如果川普政府將對歐盟汽車關稅降至 20% 以下,歐盟將取消對美國汽車出口的 10% 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開始新一輪的極限施壓,分析師最新分析指出,此輪施壓的重點在於東亞和東南亞,其中不乏中美博弈的考慮,但最新稅率相較 3 個月前整體有所下降,說明川普的關稅政策仍在回歸理性。本周原本是各國與川普政府完成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川普周一 (7 日) 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 7 月 9 日延後到 8 月 1 日,並在社群媒體上稱日韓兩國、泰國、印尼等 14 國若無法在 8 月 1 日前達成協議,將面臨 25%-40% 不等的對等關稅,新關稅不與先前宣布的汽車、鋼鋁等產業關稅疊加。
歐亞股
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三 (9 日) 表示,關稅談判是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被對方看扁。石破茂是在千葉縣為自民黨參議院選舉候選人拉票的街頭演講時,發表上述言論。他表示,就算日本是美國的盟國,那也要「堂堂正正地說出來」,日本政府將會保護應受保護的事物。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8 日) 報導,歐洲聯盟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歐盟官員透露,雙方可能很快就協議大致內容達成共識,儘管協議仍充滿不確定性,但此舉已考驗歐盟內部團結,因部分條件可能使特定成員國受益大於其他國家,引發內部分歧。
國際政經
關稅戰緊要關頭日本「背叛」美國 東京擬對北京拋出橄欖枝日相石破茂今 (8) 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綜合對策總部會議,就美國再度提高關稅一事表態稱「非常遺憾」。這位上任不久的首相明確要求相關閣僚在 8 月 1 日前繼續與美國談判,尋求既能維護日本國家利益又能實現雙贏的協議。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對日本出口商品的關稅暫緩措施將於週三(9 日)到期,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進行了兩次電話會議,就雙邊關稅議題展開協商。根據《彭博》報導,日本內閣官房聲明指出,赤澤於週四(3 日)與盧特尼克通話 45 分鐘,週六(5 日)再次進行了約一小時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