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火箭





    2025-09-11
  •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三(10 日)報導,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表示,SpaceX 將推出運載能力超過 100 噸的第三代星艦,明年有望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目前第二代星艦運載能力約 35 噸,公司僅能回收助推器,新版本將可同時回收助推器和太空船。馬斯克通過視訊在 All-In 科技峰會上表示:「除非遭遇重大挫折,否則 SpaceX 明年將展示完全可重複使用,同時回收助推器和太空船,並能將超過 100 噸送到軌道。






  • 2025-09-06
  • 國際政經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五(5 日)呼籲俄羅斯航空太空產業領導者,持續推進火箭助推器引擎的研發工作,並鞏固俄羅斯在太空與航空技術領域的傳統優勢。根據《路透》報導,在過去一週,普丁先後訪問中國與俄羅斯遠東港口城市海參崴後,飛抵南部城市薩馬拉(Samara),會見航空太空產業專家並參觀庫茲涅佐夫(Kuznetsov)設計局的飛機引擎製造廠。






  • 2025-08-14
  •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 13 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放寬對商業航太產業的管制,其中包括加速火箭發射的許可審批流程。這對日益壯大的商業航太領域,以及他曾經的盟友馬斯克的 SpaceX 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白宮的一份情況說明書指出,這項行政命令指示運輸部長審查相關法規要求,以「消除針對發射和重返大氣層載具的過時、重複或過度限制的規定」。






  • 2025-08-08
  • 美股雷達

    美國商業航太公司 Firefly Aerospace (FLY-US) 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繼 Rocket Lab (RKLB-US) 之後又闖出穩定成長路徑的民營火箭企業。此次 IPO,Firefly 將發行股份數量增加至 1,930 萬股,定價 45 美元,募資約 8.68 億美元,高於先前計畫。






  • 2025-07-22
  •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二 (22 日) 獨家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與馬斯克關係惡化,美國政府正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參與「金穹」(Golden Dome)太空飛彈防禦計畫,包括亞馬遜 (AMZN-US) 旗下的 Project Kuiper 與多家國防承包商都已被五角大廈接洽,顯示美方正試圖降低對 SpaceX 的依賴。






  • 2025-07-16
  •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最近決定靠競爭對手 SpaceX 將其下一批 Kuiper 衛星發射到太空。根據報導,亞馬遜將於本周三(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利用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從美國佛州的發射場發射 24 顆 Kuiper 衛星。






  • 2025-07-11
  • 美股雷達

    亞馬遜的「Kuiper 計畫」正在快速發展,成為馬斯克旗下 SpaceX 公司在太空領域的強勁競爭對手。根據美銀證券分析師 Justin Post 報告,Project 計畫是 10 年內部署超過 3,200 顆衛星的太空基礎 Wi-Fi 服務,最終將為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客戶及其他用戶提供數據服務。






  • 2025-07-08
  •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在美國總統川普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的新一輪衝突之下,火箭實驗室 (Rocket Lab)(RKLB-US) 股價周一 (7 日) 大漲 9%,創下 6 月 26 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當時該股曾躍升 11.7%。






  • 2025-06-15
  • 科技

    中國於週六(14 日)15 時 56 分,成功將第二顆電磁類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 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任務圓滿完成,顯示中國在地球物理場高精度觀測領域再邁進一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拍攝發射過程畫面顯示,火箭順利點火升空,並成功完成衛星部署。






  • 2025-05-28
  • 美股雷達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 27 日從德克薩斯州發射其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並實施第九次試飛。然而,這次試飛並未如預期順利進行,火箭的第一級助推器發生了爆炸,導致第二級飛船失控並與地面失去聯繫。全國廣播公司(NBC)27 日消息,SpaceX 方面證實,他們在幾分鐘前與「星艦」失去了聯繫。






  • 2025-02-13
  • 美股雷達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 (AMZN-US) 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支持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正計劃進行大規模裁員,以削減成本,專注火箭發射業務。據《彭博》周四(13 日)報導,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藍色起源預計至少將裁減數百人,甚至裁員人數可能超過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