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16 日) 報導,儘管市場擔憂 AI 泡沫,高盛 (GS-US) 認為這波投資熱潮才剛起步。分析師指出,相較 AI 可能帶來的 20 兆美元經濟價值,目前投資規模僅占美國 GDP 不到 1%,遠低於過去科技革命的 2% 至 5%。
美股雷達
根據數據商 Adobe Analytics 周一 (6 日) 最新預測,人工智慧 (AI) 將帶動年底購物季的網購活動出現爆發性成長,在生成式 AI 驅動下,AI 為各大零售網站導入的流量預料年增 520%,並將在感恩節前 10 天達到高峰。
美股雷達
知名科技雜誌《Wired》週一 (29 日) 報導,OpenAI 即將推出 Sora 2 影片生成 AI 模型的獨立應用程式,界面採直式影片串流設計,用戶可透過滑動瀏覽,風格類似 TikTok,但平台上的內容將全數由 AI 生成。報導指出,這款應用將提供類似「For You」的推薦頁面,由演算法驅動。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五 (26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本周宣布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這是該晶片大廠有史以來最大手筆投資案,凸顯自 2022 年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後,輝達正加速擴張投資版圖。在宣布 OpenAI 投資案前一周,輝達才剛承諾對昔日勁敵英特爾 (INTC-US) 注資 50 億美元,同時還宣布投資自駕車新創 Wayve 5 億美元,以及英國雲端業者 Nscale 5 億英鎊 (約 6.68 億美元)。
國際政經
根據 IDC 最新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支出指南》,AI 產業正以爆發速度擴張,2024 年全球 AI IT 總投資達 3159 億美元,2029 年料將增至 1.26 兆美元,五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1.9%,其中生成式 AI 成長率更猛,五年複合成長率有望達 56.3%,2029 年規模將佔 AI 總投資近一半,也就是 6071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25 日) 報導,投資銀行 MoffettNathanson 認為,儘管 Alphabet(GOOGL-US) 目前市值排名第四,但憑藉在 AI 領域的強勢地位和多元化優勢,有望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分析師 Michael Nathanson 表示:「市場領導地位、多元化經營和規模優勢的組合,讓 Alphabet 不僅是生成式 AI 時代的贏家,更應該被視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有力競爭者。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23 日) 報導,求職平台 Indeed 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 AI 正大幅改變職場生態,41% 的工作技能面臨高度轉型,軟體開發是最容易被 AI 改變的職業,而育兒、護理等需要人際互動的工作受影響最小。Indeed 創建了一個指數來追蹤這些職場變化。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17 日) 報導,Reddit(RDDT-US) 正與 Alphabet Inc.(GOOGL-US) 旗下 Google 進行初步談判,希望達成新的內容共享協議,從未來交易中獲取更多價值。自一年半前首次與 Google 簽署據報價值 6,000 萬美元的數據共享協議後,Reddit 正討論與 Google AI 產品更深度整合。
美股雷達
隨著企業級應用需求呈爆發式成長態勢,中國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熱度正被重新點燃。根據高盛最新出具的研究報告,在企業加速採用大模型與運算需求持續強勁的雙重驅動下,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全端式雲端廠商正迎來重要發展機會。數據顯示,生成式 AI 在中國商業領域的應用進程顯著加速。
美股雷達
創投公司 AZ-VC 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 Jack Selby 近日發出嚴厲警告,指出當前圍繞人工智慧(AI)的投資狂熱,可能已經在私人科技投資領域催生了「史上最大泡沫」,並預示新創公司的估值修正即將到來。Selby 在新加坡一場會議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正湧入全球各地的 AI 公司,然而,許多投資者開始擔心,在商業模式與利潤尚未跟上的情況下,企業估值已被推得過高。
美股雷達
Alphabet 旗下 Google 在最新出爐的裁定中,躲過被迫出售 Chrome 瀏覽器的最嚴重懲罰,根據主審的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 Amit Mehta,雖然 Google 在網路搜尋仍是主導者,但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AI) 已經成為搜尋市場的重大競爭者,才讓官司有了巨大轉折。
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全球關注,但也伴隨著市場過熱的警訊。哈佛高級研究員 Paulo Carvão 近日發表文章,深入探討 AI 是否正處於泡沫破裂的邊緣,並將其與 2000 年的網路泡沫時代進行對比,指出儘管 AI 潛力巨大,短期內卻可能面臨調整。
美股雷達
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生成式 AI 的廣泛採用已開始衝擊美國勞工就業前景。22-25 歲從事客服、會計、軟體開發等容易被 AI 取代的高工作年輕員工,自 2022 年來就業率下滑 13%,但經驗豐富員工就業保持穩定。據《CNBC》周四 (28 日) 報導,史丹佛大學三名研究員周二發布此份報告。
台股新聞
Google(GOOG-US) 今年初表示,將透過 Google Distributed Cloud(GDC) 把 Gemini 導入地端環境,並於今 (28) 日正式宣布,GDC 支援 Gemini 的功能已正式向客戶提供服務,企業與政府能在符合嚴格資料安全與資料主權要求的條件下,同時採用最先進的生成式 AI 技術。
美股雷達
麻省理工學院 (MIT) 分支機構的一份報告成為美股科技股週二 (19 日) 拋售的原因之一,拖累輝達 (NVDA-US)、Palantir、Arm (ARM-US) 等主要科技公司,並動搖市場對 AI 前景的樂觀情緒。MIT 報告發現,高達 95% 的組織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投資回報為零。
美股雷達
截至 8 月 15 日,全球半導體巨頭輝達 (NVDA-US) 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市值達到驚人的 4.4 兆美元。這不僅使其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4 兆美元的公司,更引發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潛力的熱烈討論。根據《巴隆》中文網報導,華爾街 58 位分析師一致給予「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指向 5.2 兆美元市值,這讓大家開始思考,究竟這 5 兆美元是當前科技巨頭的市值上限,還是輝達下一個飛躍的起點?輝達的驚人市值源於其在 AI 晶片領域的絕對壟斷地位。
台股新聞
光通訊股眾達 - KY(4977-TW) 因近期公告第 2 季財報獲利大增,單季較上季由虧轉盈激勵股價繼昨日漲停後,今 (13) 日開高走高,拉上漲停板 111 元,帶量上揚,股價連 2 日漲停站上年線大關,外資也連 3 日買超 2,198 張。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三 (6 日) 報導,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 Tyler Cowen 示警,大專院校未能讓學生為 AI 轉型的就業市場做好準備,正在培養一代「完全沒準備好面對職場要求」,造成的後果可能不只是經濟層面,更包括心理創傷。隨著生成式 AI 工具在白領產業快速普及,熟練使用這些工具已成為職場基本技能,各界也開始討論 AI 將如何重塑知識型工作。
科技
中國生成式 AI 正迅猛發展,並快速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中國國家網信辦上周三 (7 月 30 日) 發布的《國家資訊發展報告(2024 年)》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有 302 款生成式 AI 服務完成備案,註冊用戶超 6 億,全年新增 238 款產品,頭部應用日活用戶突破 3000 萬。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亞馬遜 (AMZN-US) 周四 (17 日) 在旗下雲端運算部門 Amazon Web Services(AWS)裁撤至少數百名員工,據悉這是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 先前所暗示,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導入將引發人力縮編後的最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