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稀土





    2025-06-17
  • 德國商用車製造商戴姆勒卡車 (Daimler Truck) 執行長拉德斯特羅姆 (Karin Radstrom) 周二 (17 日) 在瑞典哥德堡一場會議後對媒體表示,因應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加劇供應不確定性,公司已決定短期內提高稀土與關鍵原料庫存,以降低潛在生產風險。






  • 最近幾周,由於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全球供給短缺,從印度、美國、日本、南韓到德國,汽車產業都感受到影響,而擁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儲藏量的印度日前明確表態稱「將加速國內稀土資源勘探與開發」,印度稀土礦場計畫更被美國視為替代中國的選項。印度此舉是在嘗試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及爭奪全球供應鏈話語權,但產能與現實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 台股新聞

    稀土資源成為全球焦點,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 (2492-TW) 旗下閎暉 (3311-TW) 轉投資 FDK 掌握關鍵稀土材料資源,也成為集團競爭優勢。華新科暨閎暉董事長焦佑衡今 (17) 日表示,FDK 主要產品為電池,而稀土對電池來說是很重要的材料,為了確保供應,FDK 在中國蒙古包頭有個全資公司,掌握稀土材料以及冶煉加工技術及研發人才。






  • 美股雷達

    路透社日前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上週已向美國三大車企的供應商發放稀土許可證,特斯拉 (TSLA-US) 未列入其中,在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馬斯克直言不諱的外交政策立場之下,市場越加質疑特斯拉是否被針對。報導指稱,通用通用汽車 (GM-US) 、福特汽車 (F-US) 和吉普母公司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STLAM.MI)的供應商上周一已獲得中國的稀土許可證。






  • 《路透》周一 (16 日) 報導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領袖在最新聲明草案中初步達成共識,將攜手建立應對關鍵礦物供應鏈風險的戰略機制,以確保成員國經濟與國安利益不受中國干擾。不過該草案尚未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批准,仍有調整空間。根據草案內容,G7 成員將加強預警機制,及早發現稀土與關鍵礦物可能出現的短缺風險,並規劃多邊回應架構,以防範市場遭人為破壞。






  • 2025-06-16
  •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直言,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的成功「改變了貿易談判的力量平衡」,歐盟日韓外交官緊急訪中,焦點仍鎖定這個「工業糧食」,中美倫敦經貿磋商雖稱原則一致,但稀土議題餘波仍在蕩漾。《智谷趨勢》報導,中國稀土的故事始於 33 年前鄧小平那句「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遠見。






  • 2025-06-15
  • 根據《路透》報導,最新一輪中美談判於倫敦舉行,雖緩和部分貿易緊張關係,但對稀土、晶片出口限制等核心爭議仍無實質進展,導致雙方在達成全面貿易協議方面仍存重大障礙。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至今未同意出口用於美國戰機與飛彈系統的軍用稀土磁鐵,而美國方面也維持對中國採購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管制,原因在於這些晶片具備潛在軍事應用風險。






  • CNBC 報導,和許多國家一樣,印度也正面臨中國管制稀土元素出口的打擊,但其實印度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元素的儲備量,據說最近開始積極開發國內的稀土資源。專家指出,印度有望成為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替代選項,但將需要更多的公共和民間投資,以具備從開採到提煉的能力。






  • 2025-06-14
  • 據《巴隆周刊》,儘管有分析師指出稀土公司 USA Rare Earth(USAR-US) 可幫助美國解決稀土開採、提煉與成品製造的需求,該公司股價周五 (13 日) 仍重挫 8.88%,收報 13.24 美元。標普 500 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則分別下跌 1.1% 與 1.8%。






  • 2025-06-13
  • 根據《CNBC》周五 (13 日) 報導,儘管北京近期批准深圳三家上市企業出口含稀土的磁鐵產品,中國對稀土的控制仍未鬆綁。例如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公司 (Baotou INST Magnetic New Materials) 指出,新增的出口許可僅能使用一次;歐洲汽車協會也表示,即便拿到長期授權,通常有效期僅六個月。






  • 據《彭博》周五 (13 日) 報導,福特汽車 (F-US) 執行長法利 (Jim Farley) 表示,中國實施稀土出口新審批程序導致供應鏈受阻,迫使旗下芝加哥工廠停產一周。法利形容,目前供應狀況是「過一天算一天」。稀土磁鐵是汽車雨刷、座椅、影音娛樂系統等零件必需材料。






  • 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稅和支出法案,可能讓美國關鍵礦產公司更難與中國競爭,理由是法案取消了促進國內生產鎳、稀土等先進電子產品和武器材料原本享有的抵稅。由於川普和共和黨議員亟欲削減綠能計畫享有的政府支持,上個月通過的眾院版「大而美」法案,刪除了所謂的 45 倍抵免 (45X credit)。






  •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美中最新的貿易「協議」凸顯了對經濟與市場而言的兩個令人不安的現實,即關稅不會消失,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 Truth Social 上表示,美中談判代表於倫敦達成恢復先前貿易停火的共識,允許中國恢復稀土出口,惟仍需經雙方領導人最終批准。






  •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研擬動用冷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以優先推動並資助被視為有國安重要性的稀土發展計畫,消息帶動美國國內唯一的稀土供應商 MP Materials(MP-US) 股價大漲。報導指出,官員正在討論利用國防生產法,為稀土元素相關計畫提供融資、貸款等支持,包括採礦、加工和其他下游技術,以強化美國打造國內供應鏈的能力。






  • 外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依法實施稀土出口管制,要求企業提交生產細節、客戶名單等資訊以落實措施,引發部分西方企業「商業機密洩露」擔憂,但更多企業因庫存枯竭選擇配合。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多數西方企業面對日益緊張的稀土供應,願意接受中國的審查要求,儘管部分企業仍對「敏感資訊」提交存疑。






  • 2025-06-12
  • 高盛周四 (12 日) 公布報告表示,隨著美中重新確認貿易協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該行將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從 35% 下調至 30%。本周稍早,美國與中國的談判代表就關稅架構達成協議,內容包括取消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並恢復中國學生赴美就學的權利。






  • 美股雷達

    Stellantis (STLA-US) 目前尚未受到中國稀土供應瓶頸的影響,但該公司歐洲業務負責人周四 (12 日) 表示,該汽車製造商過去曾在應對這一情況方面遇到困難。中國控制著全球超過 90% 的稀土加工產能。稀土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戰鬥機和家用電器等各個領域。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 11 日在社群台平上發問表示,中國將預先供應磁鐵和必要稀土,美國也同意讓中國學生就讀美國大學及學院。對此,外媒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要求中方證實或提供細節,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一向言必行,行必果。川普在貼文中寫道:「我們與中國的協議已完成,尚待我與習主席最終核准。






  • 經過兩天密集談判後,中美倫敦貿易談判迎來關鍵突破,雙方代表在第三天會談中宣布達成貿易框架,但具體細節尚未公佈,談判核心議題之一是稀土出口管制,這也是中美長期存在的經貿分歧之一。稀土作為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廣泛應用於軍工、電子和航空航太領域,尤其是美國的國防產業。






  • 美中在倫敦的第二輪貿易談判周三 (11 日) 落幕,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雙方已完成貿易協議,只待雙方領袖簽字同意,但專家指出,美國強力施壓,最終只有很小幅度的進展,雙方基本上只是回到日內瓦會談後的狀態,反觀中國仍握有籌碼,明顯比較有等待的底氣。根據美中本周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中國同意出口稀土礦物,美國將放寬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並收回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威脅。